学校网站 ENGLISH

[中国经济网]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在京成立 力促国产奶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13年11月2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9日讯 (实习生 韩喣)11月16日,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成立启动仪式。该中心由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荷兰菲仕兰坎皮纳乳品公司三方联合成立,旨在通过对荷兰乳品专业知识与经验的分享与引入,改善中国乳品产业链的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出席了签约仪式。

  当前,中国乳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都面临着挑战。中国奶牛单产水平与奶牛质量相对比较低,导致了奶源的缺乏。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及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人的乳品消费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开放二胎的政策,有可能到来的生育潮使得乳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缺口;同时,耕地面积有限、乳品质量不高和此前出现的乳品信任危机,大量消费者转向对进口的依赖,也制约着国产奶的发展和乳品行业的转型升级。

  针对中国乳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成立可谓生逢其时。据了解,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最初发展的工作重心将围绕中国乳品生产、安全和质量以及可持续性的重大研究项目展开,并注重对高级学术人才的培训与科研项目的交流互动。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特点正如皇家菲仕兰坎皮纳公司首席执行官郝瀚思所言,集政府、大学和企业三方的知识与经验。中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中荷企业的资金与技术的助力,将使得中国乳业在未来更好地发掘潜力、发挥优势。郝瀚思表示,他们非常高兴能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140年的奶牛养殖和乳品生产经验。

  作为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主要执行方,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科研机构该如何在三方合作中发挥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表示,“中国农业大学要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尤其是针对提高牛奶品质和饲料转化效率。要在培育人才和技术创新提供支持。”这种让学校参与到奶制品产业链之中的做法,是借鉴荷兰“乳业校园”的发展经验,依托高校科研技术优势,建立示范农场,组织奶农参观学习,同时也为在校师生提供了实践场所,为企业提供优质奶源甚至自创品牌,做到了兼顾各方利益,值得推广。

  “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国际化合作,我们有信心不断提升国内乳制品品质,重新恢复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中国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授、国家牛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同时,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校长兼理事长阿洛托·戴克豪森也分享了他们有效渡过农产品信任危机期的经验。

  中国经济网 11月19日报道

  原文链接

分享到:
标签:中荷奶业发展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