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学子]何碧程:最简单的幸福

学生记者 唐乐融 2014年05月22日 报道浏览次数:

  何碧程是农学院昆虫学系硕士,曾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学术论文,影响因子14.829。今年秋天,她将赴德国公派攻读博士学位。

  三年来的科研经历,寂寞相随,更要长期与昆虫为伍。何碧程承担的实验任务是对昆虫的发育和行为进行干扰,主要工作就是昆虫的饲养和喂养,观测昆虫发育等。而这个工作要求定时给昆虫喂“药”,且周期相对较长,节假日不能中断。在别人娱乐休息的时候,自己仍要待在实验室静观虫变。谈起20136月在材料科学国际权威刊物《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她只是淡淡笑着说:“是我比较幸运”。

  然而,何碧程的经历却讲述着这样的一个道理:踏实走好每一步,时刻准备,幸运来源于必然。

  这篇文章完成初稿,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却做了长达一年多的准备。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与观察记录,她掌握了最新进展的第一手材料。在实验成功后,她并没有急于成稿,而是将所有的材料细致梳理。这篇论文涉及生物与化学交叉学科,而自己对于化学以及分子等方面了解并不多,就借助大量文献来弥补、积累。在日常“组会”中对英文文献的大量学习,又使她的英文的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都获得提高。最终,这些积累与努力才成就了最后的结果。

  何碧程认为,一些付出总会收获回报,如果没有,大概是付出得还不够。因此,她平时十分刻苦努力,以作积累。她说,平时的学习积累,离不开导师沈杰教授指导,也得益于课题组每周召开的“组会”。

  组会的任务就是通过讲解、讨论、讲评等形式,让参与者相互交流,又好又快地了解国外高质量英文文献所承载的科研信息。为了达到期望效果,沈杰教授对“组会”有明确的要求:所选文献必须是国际权威或知名刊物公开发表;讲解、讨论等必须全程用英文交流,不得使用汉语;实验室所有成员按既定顺序轮流主讲。

  何碧程说,两年多来,她介绍文献80多篇,听取别人介绍文献300多篇,以书面形式作报告20多次。为了筛选主讲文献,准备讲稿,她检索浏览了大量相关文献,特别要以报告形式讲解时,会提前一周就做准备,反复阅读,细心琢磨,对搞不明白的学术问题请教老师或者学长学姐来解决,为此常常在零点后才睡觉,双休日不休息也是经常。

  组会的任务虽然繁重,可是只要认真完成,便会受益匪浅。何碧程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感到自己逐渐熟悉文章写作。2013年国庆节长假前夕,沈杰教授布置何碧程写一篇介绍纳米材料在昆虫学中应用的中文综述,并且表示要在假期前完成初稿,以便在十月中旬在线登载。何碧程全心投入在文章中,用三四天的时间完成了初稿并交予老师。让她意外的是,老师只对展望部分进行了补充,其他部分几乎未做修改。

  第一次做中文综述就得到了导师的肯定与表扬,她自然十分高兴。在高兴之余,她也更明白了认真付出积累的重要性。她说,付出得到收获,这是最简单的幸福。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五四青年标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