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学子]陈延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图文)

学生记者 代雨君 2014年05月28日 报道浏览次数:

学生记者  周凯华 摄影

  在陈延玲的电脑里,储存着数百个文件夹:57日付家街播种,524日观看苗情,616日梨树小组汇报,625日科技村长任职……这些文件夹中,又包含着数目庞大的图片、工作总结、PPT、实验报告等。看似普通的电脑,因为这些文件,而成了陈艳玲的宝贝。

  她说,这些文件记录着她5年来在科技小院扎根800多天,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陈延玲是我校资环学院植物营养专业的博士生。入校后,她常被老师们“灌输”这样的思想:要到生产一线去、到农村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践这一思想的时间终于到来了。200912月,老师带着包括她在内的5名研究生走进吉林省梨树县开展工作。看到教授和研究生来到田间地头,农民纷纷来“取经”:“什么样的玉米种子好?”“什么样的肥料好?”“玉米丫子该不该掰?”

  面对一个个生产实际的问题,研究生们纷纷被问倒了。“当时,我的自尊心收到了强烈的打击。”陈延玲回忆,正是因为遇到了“挫折”,他们鼓足勇气留下来,决定在这片土地上做出点什么来。

  接下来的一年中,陈延玲和她的同伴们不停地忙碌着:白天在田间地头跟农民探讨本土化的农业生产问题。晚上回到住处,不仅要认真查阅文献资料,把收集的问题进行剖析以便为农民解答,还要安排自己的科研实验。一边为农民服务,一边进行科学研究。渐渐地,当地的农民开始把他们当成了“小专家”,他们居住的小院多了许多前来问问题的农民,很多农户还主动拿着自己家生病的玉米苗,瓜苗找到小院里让他们进行诊断。

  2010年,学校在陈延玲驻扎的梨树县设立了“科技小院”,陈延玲和同学们成为长期在小院中提供科技服务的研究生。“科技小院”,是由我校资环学院主建、面向生产一线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平台。如陈延玲一般,不少研究生们将其作为扎根基层的阵地,力争通过这一途径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

  科技小院的成立,更要求陈延玲和同伴们长期在这里服务,为农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陈延玲也正准备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尽情挥洒在这片土地上。随着对当地的日渐熟悉,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编写了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玉米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秋收产量测试中,20户高产科技示范户的玉米产量比普通农户增产20%, 其中梨树县双河乡陈大窝仆村的农民刘行军家的3亩多地,以每亩1085公斤的产量首次在吉林省中部取得产量突破,真正实现了“吨粮田”;并且,这块吨粮田是在高校老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农户自主实现的——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技术规程具有推广性。

  在高产高效创建的同时,陈延玲和同学们还响应学校的号召,在资环学院分党委的指导下,在梨树建立了研究生临时党支部,与王家桥村党支部开展了红色“1+1”共建活动。他们组织农村老党员参观四平烈士纪念馆,每年与王家桥村小学的小朋友们共同纪念六一儿童节,还在北京积极募捐图书及电子琴等教学设备,送到王家桥小学,受到师生的高度赞扬。王家桥小学的校长曾说,农大研究生的到来,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由于得到北京大哥哥、大姐姐的鼓励和帮助,王家桥村小学夺得了全乡20个村统考的第一名,这是这所小学至今取得的最好成绩。

  陈延玲在科技小院近5年来开展的高产高效创建,得到了回报:梨树县政府连续4年授予陈延玲社会服务突出贡献奖,她还曾获得我校博士科研成绩奖、4次获得我校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授予的“服务三农突出贡献奖”。

  在陈延玲看来,她更大的收获是对农村、农民与农业有了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扎根梨树800多天,每天都很充实——跟科技农民学习新知识、给农民开展培训会、到田间进行指导、对作物进行营养诊断、指导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等等,每天都有新收获。

  有人听说了她的经历,曾很好奇地问:“整天在农村,怎么写论文呢?”而事实上,在服务农村的过程中,这些研究生们一直把生产中发现的科学问题作为科研论文题目,这些题目真正实现了“从生产中来,又应用于生产”。因此,每当陈延玲遇到这样的问题,便会引用老师当初对她说的:“我们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五四青年标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