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队的师德传承——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果蔬贮藏与加工团队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06月19日 报道浏览次数:

  刘铮

  在中国农业大学里,有一个果蔬贮藏与加工团队,团队依托的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自组建以来,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的研究课题,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教材与专著40余部,发表SCI 论文200多篇,授权专利50余项,鉴定的科研成果30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1项。

  团队领军人物、中国农大科研院副院长胡小松深情地回忆起该团队的前辈周山涛、刘一和、蔡同一3位先生创办果蔬贮藏与加工学科并让其发扬壮大的历史,并反复强调要向三位先生学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不敬、父不敬、母不敬,一个人再有学问是没用的,做老师要先做人、后做事。”

  从传承来说,这3位先生是这个团队及其研究的开创者。先生们传给后来者的,不仅仅是学术。从2008年到现在,胡小松先后主编了《树》和《路》,回忆3位老师的创业史,也让其中传递的师德为更多的人所知。

  筚路蓝缕中走出来的果蔬团队

  1947年,清华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的成立拉开了果蔬人75年辛苦拼搏的序幕。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来自解放区的华北大学三校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周山涛先生成为了园艺系贮藏加工教研组的一员。

  万事开头难,那时的果蔬贮藏教学和研究工作缺少参考材料,周山涛他们就一面深入基层调查,一面亲自动手实验,得到了大量数据以丰富教材,同时也着实为农民实际生产提供了许多帮助,解决了实际技术难题。果蔬贮藏与加工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他们经常下工厂、进冰窖、钻冷库,在艰苦的拼搏中渐渐积累起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也奠定了果蔬贮藏与加工的学科基础,更造就了这个学科的拼搏精神。

  1980年左右,刘一和、于樑、蔡同一等老师也加入了果蔬加工教研组,一次,周先生他们与铁道科学研究所合作水果蔬菜运输方面的实验研究,这项研究需要住在火车最后一节车厢里,少则几天,长则上月。有时列车在空旷的大地上行进,方圆几十里听不到人声,耳朵里只有“咣当,咣当,咣当……”,这是车轮压过铁轨发出的声音,每天伴着这样的声音起床,又伴着这样的声音入睡,加上车上物资匮乏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生活,他们却自得其乐,坚持开展科学研究。

  有一次,周先生等负责押运一批柑橘,从成都到满洲里再回到北京,前后一个月时间,他们和值班人员一同挤在最后一节车厢里,条件可想而知。但是他们还是每日坚持对柑橘进行观察、收集数据,甚至还会趁列车到站的时候走进城里,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他们也不会忘记研究,特别留意当地特色的水果、蔬菜,和当地居民交流,这些都为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素材。

  烧鸡烤鸭里流露出的师生深情

  上世纪末,胡小松和同事孙志健在河北做柿子脱涩、保脆、长期贮藏实验,当时的伙食标准是每天每人五毛钱,本来钱就不多,当地食堂的伙食还没有半点油水,两个小伙子做实验到晚上十一二点,肚子就会开始叫唤,那种饥饿难耐的劲非常难熬,有时候他们只好出去找个馒头来填填肚子。

  在向刘一和汇报工作时,他们向先生随口抱怨伙食跟不上,没想到,刘一和却记在了心里。

  一次,刘一和老师与同事赶到做实验的地方,和胡小松他们研究进一步的试验计划,一见面,顾不上寒暄,刘老师就开口了:“来,我给你们一人带了一只烧鸡,晚上还有两只烤鸭。先吃吧!”看着胡小松和孙志健狼吞虎咽的吃相,刘一和笑了。十几年后,回忆起这件事时,胡小松还感慨万千:“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富裕,但是先生还是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用在我们身上。这就是先生!”

  无独有偶,1992年初,龚国强作为周山涛的关门弟子正在为博士毕业论文的科研经费发愁。当时,博士点学科基金申请还没有批下来,没有经费,研究就不能开展,这可把他愁坏了。

  在龚国强愁眉苦脸的时候,周山涛找到了他:“经费不够,先花我的科研费好了,你放心花吧,只要给我留一点就可以了。”周山涛的话语不但给了龚国强免除了后顾之忧,也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他做科研的劲头更足了。在周先生的帮助下,龚国强顺利地完成了博士论文写作。当龚国强身穿博士服和导师合影时,周先生欣慰地笑了。

  做老师就是要关爱学生,这一点在果蔬贮藏团队里体现的非常明显,现在,胡小松把这个传统继承了下去,每年,他都会带领团队成员到外面游玩,老师们和学生们一起放松、一起欢笑。

  勃然大怒背后铸造出的认真严谨

  1988年,一名学生正在做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预实验,在统计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少工作量,凭感觉修改了两个和预想不一样的数据,并把数据交给了导师。

  他的导师蔡同一发现了这一点,勃然大怒,学生看到一向谦和的导师在自己的面前发火:“你这是对科学的极大不尊重!没有了客观真实,也就没有了科学。如果大家都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修改数据,那我们的科学永远不会进步。”他说,“我们这个学科是典型的实证科学,更是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希望你在科学面前,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不得有半点虚假!”

  学生被蔡先生的严谨所折服,“蔡老师在科研上始终秉持的科学求实、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深刻的影响了我”,他把数据改了回来,并认真开展了研究。

  不光是蔡同一,周山涛和刘一和对待科学研究也非常严谨,作为周山涛和刘一和的学生,胡小松有过9次修改硕士毕业论文的经历,那时,周山涛甚至对于最容易被忽略的“的、地、得”和“既、即”的错误也进行了修改,也正是这样的严谨才铸就了果蔬加工团队的辉煌。

  2008928日,在食品学院报告厅,周山涛、刘一和、蔡同一三位先生坐在主席台上,接受弟子们和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祝寿。这是胡小松特意为三位前辈举行的九十、八十、七十华诞庆祝会。

  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悠扬歌声中,三位老先生的中年学生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学校师生代表、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代表分别向“老寿星”敬献了礼物、花篮和“如意”,恭祝三位老先生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现场的很多人还记得:3位先生的弟子一起朗诵诗歌《树语》表达对师恩的铭谢,“我是一棵平凡的树,但我却有最不平凡的灵魂。我有荫佑后人的追求,甘做薪火的胸怀,成就森林的志向……”,在悠扬的朗诵声中,在场的人眼睛湿润了,他们仿佛看到周山涛在一张桌子边起家创办果蔬贮藏与加工学科的历史,看到了周山涛、刘一和、蔡同一三位先生并肩奋斗开创果蔬加工学科大好局面的经历,也看到了这个学科几十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动力,那就是传承,晚辈铭记长辈的功勋,长辈对晚辈的无私提携,也许,这就是果蔬加工学科长盛不衰的奥秘。套用胡小松和他的学生赵镭所做的诗《路语》就是:“路的风骨只有一个,那就是承载。倒下的身躯,挺起的脊梁。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们飞翔……”

  《中国农村科技》,2014年6月,总第229期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果蔬 胡小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