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绿水青山发展经——生态文明、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问题

求是理论网 2014年07月29日 报道浏览次数:

  赵竹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绿水青山成为人人珍爱、人人受益的金山银山呢?实际上,人类文明发展最早就是从绿水青山中走来的,靠水吃水、靠山吃山,以至于把湖泊视为圣湖,把青山作为神山,可见绿水青山原本就是金山银山。遗憾的是,在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中,人们的发展视线不断偏离生态文明,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不惜竭泽而渔、焚林而畋、杀鸡取卵,把自然法则抛到九霄云外,实在是捡个芝麻、丢了西瓜。幸好科学发展警钟长鸣,当头棒喝,让我们重新解读绿水青山发展经。在新时期,我们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是把人们赶回深山老林里去生活,而是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的路子来。也就是,要让绿水长流、青山不改,这样才能生生不息;要使人人珍爱绿水青山,这样才是生态文明;要从绿水青山中生长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金白银,这样才称得上生态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绿水青山发展经,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生态现代化。

  一、生态文明的坎坷发展

  一是人类生态文明的艰难起步。在原始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们对绿水青山的珍爱,主要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一方面,绿水青山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衣食所需;另一方面,洪水猛兽也不时给人们造成大大小小的灾难。至今,我们不少民族仍有这样一些远古的历史记忆。佤族的史诗中唱道:“那时洪水曾漫天下,那时到处是拦路虎;为了记载曾经的生活啊,祖先刻画下多少崖画。”这种生存状况,说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同时,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原始的,有意无意破坏生态的行为也是存在的。有的学者认为,一些古老文明的消亡,就有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原因。我国各个民族则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有个大禹治水的故事,据说从禹的父亲鲧开始治水,到处筑堤修坝、堵截洪水,花了九年时间也没啥成效,最终把命也搭上了;禹接过治水的接力棒,继续跋山涉水,与大江大河斗智斗勇,又花了十三年时间,终于疏通了河道,平息了水患。

  二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孩童阶段。主要是农牧业文明时期,人们对绿水青山的珍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内涵。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逐渐从大自然面前站起来了,除了讲敬畏自然,还讲人定胜天,开始理性认识绿水青山,甚至创造性地建设起不少聚宝盆般的生态工程。比如,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神奇般地趋利避害,使洪水滚滚去,财富源源来,使得人们对江河的情感与审美别有一番滋味。又如,我们的哈尼梯田,千百年来,呵护了山水,养育着人民,绿水青山,生生不息,堪称农业生态发展的一面镜子。长期的农牧业生产生活实践孕育了“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顺天时,量地利”,“地力常新”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思想萌芽。然而,这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总体上还是低下的,特别是工业经济还不发达,再加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得绿水青山难以成为人人受益的金山银山。广大农民靠天吃饭,不少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生态与贫困画上了等号。

  三是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反思。从农牧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急剧提高,大规模生产与消费使得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紧张起来。在工业化早期,英国就发生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那些原本温情脉脉的绿水、青山、牧场、田园,一旦受到资本的驱使,就如同中了魔咒一般疯狂起来。几百年传统工业化道路,牺牲了多少大美环境,也打碎了多少田园梦境。一直到今天,不少地方的居民依然在饱尝生态恶化的苦果。人们开始在新的更高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反思传统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教训,以及生态文明与工业化的关系。生态问题,表面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则是落后的生产关系所致。要更加尊重绿水青山背后的群众利益,使绿水青山在资本面前挺起胸膛,以好山好水好价钱服务民生。要把工业化引导到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轨道上来,使流水线上的职工从大规模生产与消费中获得更大的生态利益回报,更加珍爱绿水青山这搬不走的金山银山。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很早就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并深刻地揭示了绿水青山背后的重大社会经济关系,明确指出“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积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从党的十六大把“生态良好”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直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反映了我们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破解生态现代化难题的决心。当前,全国各地正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生态现代化的五个重点问题

  生态现代化,通俗地说,就是要在绿水青山中过上好日子。好日子是一个与时俱进、富而思进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人们头脑中的好日子恐怕离不开工业产品、现代服务与文化的大规模消费。大规模消费,又离不开大规模生产。只有将现代大规模生产与消费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不断实现生态现代化。否则,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用不起汽车、电脑、彩电、冰箱,那么所谓生态文明是没有吸引力的;或者毁掉绿水青山富起来,有钱也买不到新鲜空气、喝不上干净水,那么所谓“好日子”也将是没有说服力的。这就要求我们着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脱离生态文明基础的弊端,不断以生态要素市场化、生态产业高效化、生态科技大众化、生态理念制度化、生态利益民生化,强力引导投资、消费、出口这几驾马车跑到生态现代化的轨道上来。

  一是生态要素市场化。也就是解决好山好水好价钱的问题。在长期短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生态要素的需求主要局限在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淡水等自然资源这类资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水青山所净化的空气、所繁育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所提供的大美景观、所承载的民俗节庆文化等,也都是货真价实、求之难得的生态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价”胜于“无价”。那么,如何解决好山好水好价钱的问题呢?这就靠产权、品牌、标准、营销、知识经济等措施。尤其是,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如山岭、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湿地、矿藏等)产权制度,让绿水青山一草一木的所有权权益都能够落地;要努力打造生态文化品牌,以独特的品牌经营起来、保护起来,实现真金白银般的应有的市场价值。

  二是生态产业高效化。也就是解决循环低碳不亏本的问题。大规模生产的主体是企业,影响企业行为的铁的定律是成本收益。要想某个企业以至整个产业克服粗放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发展模式,朝着生态化的方向转型发展,那就要使企业或产业从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中提高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那么,如何拓宽循环低碳不亏本的发展路子呢?一个时期来,比较成熟的经验是推进产业(企业)生态集群发展,当然也离不开企业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环保措施和新能源发展等途径。其中,影响面儿最大的还是生态集群,这就好比把种花的、养蜂的安排在一起,使企业在集群发展中互惠互益;把种萝卜的、腌咸菜的结成产业链,使生产原料在各个环节吃干榨净,得到比较充分利用;把一定数量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纳入产业集群,使企业也能沙里淘金,做到资源开发利用高效化。

  三是生态科技大众化。也就是解决技术好用得起的问题。生态科技是整个生态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现代化过程也是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生产生活实现低碳发展的过程。从生态科技的推广方面看,只有形成你用我用大家用的活泼局面,我们的生态现代化才能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把生态科技广泛地推广开来呢?这要在推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生态科技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推进本土化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要着力为企业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围绕升级改造加强自主创新,通过运用生态科技推动企业内涵发展。要着力推进生态科技进社区、进家庭,融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比如,垃圾分类回收这项技术,只有家家户户用起来,才能产生实际的生态效益。

  四是生态理念制度化。也就是解决生态环保硬道理硬约束的问题。人人都说生态文明好,然而排污水、冒黑烟、乱丢垃圾的现象并不少。大家都明白植树造林的道理,然而有的植树归植树、乱砍滥伐照不误。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生态环保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还没有形成硬约束硬道理。这就必须推进生态理念制度化,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呢?一般地说,应包括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等方面制度。比如,我们已从源头上建立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还不够,要进一步加强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的用途管制;从过程管理角度实行了生态补偿制度、排污许可制等,还要进一步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从后果严惩方面建立了损害赔偿制度,然而力度依然不大,还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使人不敢触碰生态红线,使损害者赔偿足额的真金白银。

  五是生态利益民生化。也就是解决绿水青山惠及民生的问题。如果人们觉得绿水青山即便就是金山银山又与我何干,那就偏离了生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让最广大人民群众从绿水青山感受到金山银山的幸福,才能够将珍爱绿水青山这样的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那么,怎样以绿水青山生态利益更多惠及民生呢?从全国层面看,要重点加强对西部地区、边疆山区的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从城乡发展来看,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从生态产业来看,要大力支持农(牧、渔、林)户旅游接待业的发展;从林权改革来看,要积极扶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下经济及相关绿色富民产业的发展,等等。这样才能在绿水青山中过上好日子。

  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改革工作相比较,带有特殊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主要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只有通过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到生态现代化的道路上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是可以缓一缓、慢慢来的改革,而是必须抓紧推进的;也不是某个单项改革,而是涉及全局的改革。那么,如何抓紧、抓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呢?这里主要从改革方法的角度谈四点认识。

  一要坚持理念为先,着力吃透和宣传好生态文明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生态现代化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虽然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其内涵很丰富,其中所蕴含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很深刻。森林建设有森林建设的规律,草原发展有草原地区的特点,不能把平原农业地区的经验、模式照搬过来搞山区、牧区现代化,也不能把森林、草原地区的做法简单地移植到沿海或中部地区。要具体地分析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实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顺应自然规律,改革那些违背规律、有违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瓶颈或习惯性做法。民间有不少乡土生态知识,是世世代代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有益经验,应该加以吸收和创新,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生态理念。同时,也要学习生态科学的最新成果,自觉地运用现代生态科技解决生态现代化的实际问题。

  二要坚持制度为本,着力建设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规范严肃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现代化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说到底,最终是要建立一套成型、管用的生态文明制度,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近期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即: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做到生态家底清楚,管理职责到位;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保护要求纳入地区、干部考核;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推动地区之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等;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无论生产过程,还是公共领域,无论农林区,还是城区,都要纳入生态环境的统一监管,等等。只有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才能形成比较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要坚持工业为重,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生态科技和生态产业体系强力支撑生态现代化发展。工业化战略,是现代化的核心战略。问题是,我们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过去,我们的工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相对粗放,今后要不断转到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以及更多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路子上来,实现根本转型发展。这种转型发展,就是经济领域最深层次的改革。其中,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放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攻坚战中去谋划,并以工业转型发展的生态贡献检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果。

  四要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生态文明进城下乡、走村入户,以生态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家园来承载生态现代化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们破解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深层次问题的有效对策。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更要坚持这个策略。一个时期来,农村污染、农业废弃物处理、农家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农村农业污染问题突显,反映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也存在“城乡鸿沟”。在各地推进城乡建设的实践中,美丽家园建设的经验尤为宝贵。这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城乡统筹的改革魄力。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城乡发展(包括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全过程,使生态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在城乡社区、家庭扎下根来,使城乡人民共同在绿水青山中过上好日子。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

  求是理论网 2014年7月28日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生态文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