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先进典型]张凤荣:脚踏大地的土地科学工作者(图文)

新闻中心 2014年07月0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进入土地科学领域以来,36年未间断土地理论研究;入党以来,30载坚定信念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教师以来,28个春秋,始终站在课堂第一线……张凤荣认为,对待学问、人和事,应如他所研究的土地般沉稳、持久,耐得住寂寞。

  不管课程多熟,都要重新备课

  1986年,张凤荣开始走上讲台,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土壤地理学”、“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资源学”,土壤专业研究生学位课“土壤发生与分类学”;主持讲授土壤专业博士生学位课“农业资源与环境”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位课“土地资源管理专题”。

  从教28年来,无论身在哪个岗位,他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不管课程内容多么熟悉,在上课之前都要认真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张凤荣也注重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得到教学督导组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他常说,“教书育人是一名教师的天责”。

  比起教授学生知识,张凤荣更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和科研精神的培养。他对学生的每一篇论文稿件都会耐心地一字一句地修改,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引导学生坚持科学道德、严谨治学。张凤荣的一名研究生曾对师弟师妹们说,要学习张老师的严谨治学精神,不能“辱没师门”。

  耐得住寂寞,坚持传统理论学科的研究

  1978年3月,张凤荣进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后师从我国第一代院士(学部委员)著名土壤学家李连捷研究土壤发生学和分类学。还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张凤荣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开创了国内研究土壤系统分类学的先河,到博士毕业时,他已在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面对这个纯理论研究的学科,很多人耐不得寂寞,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开始转行搞应用研究。可张凤荣认为,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应该坚持不懈,并且,老一辈土壤学家建立的中国农业大学在土壤发生与分类研究方面学科地位不能丢失。

  因此,多年来,他始终没有中断土壤发生分类的研究,持续发表了20余篇学术文章和专著;推动了土壤发生分类向系统分类转变。如今,虽然已年近六十,但每次在野外搞土壤调查,他都走在前面。挖土壤剖面,他总是第一个挥锹铲土、最后一个爬上土坑。

  在张凤荣的带领下,我校有4名教师从事土壤发生分类学研究,传统学科得以继承和发扬。

  科研成果助力国家土地管理工作

  “土地科学是应用型学科,必须从国家需求中寻找研究方向”,张凤荣对此深信不疑。

  近年来,张凤荣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数17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5篇,主编出版多部专著和教材,领衔完成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励。

  张凤荣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结合紧密,为近年来国家土地管理工作贡献了力量。其中,“大都市区耕地多功能保护理论与技术方法集成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等成果都在科研服务生产实践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张凤荣提出的国家耕地保护工作重点应是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和产能,而不是开垦未利用地的观点,已被国土资源部采纳,他作为主要研制者编写的《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指导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用地质量等级调查,目前正在应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新增耕地质量评价;针对北京市的特点,张凤荣在主持北京市耕地保护专题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北京市耕地保护应突出耕地在绿化和生态服务方面的功能,将耕地纳入城市绿色空间,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红线限制城市无序蔓延,这一研究成果被北京市采纳……

  “搞理论研究要耐得住寂寞,搞应用研究要服务于国家目标;无论是土壤发生分类研究,还是土地科学研究,都必须脚踏实地。”张凤荣说,多年来,脚踏在祖国大地上,他感受到的是充实与多彩的科学研究人生。

  人物小传:

  张凤荣,我校资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我国土地科学领域著名专家、国土资源部特聘专家,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土壤通报》、《水土保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编委。199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进步奖项,2014年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标签:先进典型 北京市优秀党员 张凤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