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分享中国经验莫陷入误区

环球时报 2014年09月25日 报道浏览次数:

  李小云
  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其中最受关注的应是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范围减少贫困。在上世纪80-90年代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减贫的可持续性,曾经有很多的质疑。但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长时间运行在快速轨道,经济增长对减贫的作用虽开始下降,但是随着普惠性社会保障性制度的推进,中国的发展由过去相对倾向于穷人的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包容性的发展模式,中国经验开始受到国际领域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学习和分享中国发展经验的热情持续高涨。因此,如何正确地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非常重要。

  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着眼于提升软实力和增加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支持、举行了各种高级别发展对话和培训等活动,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支持类似的交流和分享。毫无疑问,这些活动都极大提高了中国发展经验在全球范围的影响。“摸着石头过河”,“经济开发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中国元素已经成为国际发展领域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

  然而,应该看到,中国经验的交流和分享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正如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的,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特定国情的产物,各个国家的发展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故事”的核心就是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实际上也为学习分享中国发展经验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在与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中国经验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这个原则,避免将中国自己的特色普世化和避免带着发展优越感进行交流分享。

  其次,中国发展经验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总结远远不够。一方面由于西方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很大,来自中国本土的解释往往在国际交流中很难得到理解,而且中国很多学者的研究又受到西方影响;同时,西方主导的解释框架又往往基于其自身的理论,不能充分反映中国发展的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要素。例如过分强调市场改革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就是其中一例。给很多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好像中国的发展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发展经验的客观和科学呈现。

  第三,很多关于中国发展经验的介绍都存在很大误区。如在介绍经济发展和减贫的经验时,忽视了一个事实——实际上,从1978年至1985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同时农业增长年均达到8%,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增长,这个阶段中国贫困人口已减少50%。1985年之后很长时间,乡镇企业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很多交流的材料极少提到这些,给国际上的印象是中国吸引外资如何重要等等。

  最后,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中很少介绍中国农业如何从劳动密集和农民自身的投入,发展到今天相对现代化的生产,给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印象是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就是机械化和高补贴。这种误导应该尽快减少。

  ▲(作者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

  《环球时报》 2014年9月25日 14版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中国经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