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110周年校庆】这个特殊日子,我们这里重逢(图文)

何志勇 2015年10月1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潘彩清 摄影

  “跟上我,可别走丢了!”“走,我们一起走一走曾经走过的台阶。”“同学们,我们一起同老师合个影!”10月17日,校友返校日的农大校园,华发长者,青丝少年,数代农大人相聚于斯,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来,我们扫一扫校友联系人的微信。”设立在主楼广场前的校友报到处,一大早就迎来了一波波校友。报到之后,大家兴奋地贴上校庆标志贴纸,纷纷拿起手机在全球校友联系人微信图中扫描二维码,“以后走到全世界都能找到我们农大人了!”

  毕业30年,今天再相聚!82级土化专业的同学们专门借来了学士服,在主楼前、在老校门前留下了一张张合影。“我们毕业时没有穿学士服,今天我们重温毕业时刻!”老同学们把学士帽抛向空中,齐声大喊:“农大,我们毕业了!”

  校庆签名墙前,校友们纷纷签名留念,不一会儿偌大的一面墙就签满了姓名。“高淑芝”,推着轮椅,从山西赶回母校的老夫妇,郑重地签名后,还特地加了三个字:“遗传63届”。

    “老师,您好,还认识我吗?”签了名,2001级的王立全同学回头看到了当年学校大学生记者团的指导老师,“我是合唱团的,您那时给我们拍过照片!”

  “校友们是今天的主角,把中心位置留给他们!”来到签名墙前,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柯炳生在签名墙边缘并排写下了他们的名字,热情的校友簇拥上来,围着校领导热情寒喧。“多为校友们拍摄照片,多留下校园的美好回忆”,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东军叮嘱在场的校庆志愿者和大学生记者们。

  “柯校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合个影吧!”畜牧专业77级的张若寒签名时看到了自己在德国留学时的老同学——柯炳生校长。“我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看到学校取得的成就,心里由衷的高兴!”在中国农大度过了大学、研究生时代,也曾在学校任教,后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张若寒,如今已经回到北京工作,他与夫人、也是自己当年的同班同学黄曼莉携手重返母校:“现在可以常回家看看了!”

  毕业才一年,2014届园艺专业毕业生刘家麟专程从辽宁赶回母校,拉着还在学校读研的同班同学宁娅妮一起签了个名。签了名,两人互相为对方拍了个照,“耶!”灿烂的笑容洋溢在青春的面庞。

  1957年入学,1962年毕业。从罗道庄到现在的马连洼,毕业53年后,植保昆虫专业62届毕业生们已经满头白发,大家写下班集体各个同学的名字,簇拥着自己的恩师曹增良老师兴奋地合影——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青春岁月。

  “我们这里是三代植保人!”曹增良老师介绍各自的学生,“这是王树;这是他的女儿王红艳,是87级植保专业的学生。”“我们不是一起回到母校的,早上也没有联系,居然在签名墙前相遇了!”王红艳拉着父亲和同样也是学农的母亲一起照了张特殊的合影。

  “老师,谢谢您!”时隔26年,食品科学系首批85级同学们从海外专程赶来,为当年的副班主任孙志健老师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用手机留下了又一个难忘的瞬间。

    “我们都是‘80后’!”毕业数十年,1953年农学系毕业的杨直民老先生,在校园里迎来了当年的“小伙伴”们,走过峥嵘岁月,“革命人永远年轻,母校永远年轻!”

  “我们班有一大半同学回来了!”01级社会学专业的李仕超穿着毕业10周年的纪念衫,招呼着同学们签名,大家摆出各种POSE合影留念。毕业十年,有的同学事业有成,有的同学已初为人父母。拍照时,小小的“农二代”闯入了镜头,“萌萌哒”的小朋友激起了一片欢呼……

  留一张影,铭记今天,这是一个欢乐的时刻。签一个名,憧憬明天,我们相信农大未来更美好!

责任编辑:陈卫国
分享到: 更多
标签:同学 毕业 签名 校友 老师 农大 一起 专业 母校 学校 合影 当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