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焦食品安全治理 多方发力保“舌尖安全”

农民日报 2015年12月28日 报道浏览次数:

  本报讯(记者郭少雅)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15”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论坛的主题是“食品安全治理:政策与法律框架”,旨在进一步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科学决策与法制保障的有关研究工作。

  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食品安全将成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的最佳“试验田”。首先因为食品安全是一种“底线安全”,它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其次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健康,同时在社会中广泛地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各领域。唯有构建主体多元协作、机制协调整合、环节无缝对接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才能满足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巨大需求。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在主题报告中提出,食品安全涉及多个环节、多个主题、多种调整手段,必须进行宏观设计和整体布局,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治理的探索,将会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丰富的经验。

  “食品安全事件本身直接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波及影响很大。”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论坛上以2013年的禽流感事件为例,“2013年的禽流感事件真正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大,但是对于整个禽业造成了1000亿元左右的损失。这就意味着,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生产者的事,更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四方面共同努力。”

  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理念在实证性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刘增金对北京市5家批发市场和6家农贸市场的197位猪肉销售商进行了调研后发现,猪肉溯源能力的提升能否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取决于猪肉销售商是否具有责任意识以及现实中猪肉能否实现有效溯源。

  《农民日报》 2015年12月28日 02 版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食品安全 柯炳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