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学术研究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02月0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早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千百年来,我国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及保护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学者们看来,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正呈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特征。

  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呈现何种态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要聚焦哪些问题?未来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

  中国社会科学网: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较,农业文化遗产有哪些特征?在您看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您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您的观点。

  孙庆忠: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其他遗产类型,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基于此,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复合性、活态性和战略性。具体来说: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复合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保证人们的生计,提供各种需要的产品和保护环境,具有复合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遗产,因此必须考虑到系统中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需要,这也是他们在保护中获得发展的权利;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为了保护过去的传统,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保护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此而言,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战略性遗产。

  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这种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位,既彰显了这项国际计划的深远意义,也在总体上明确了保护试点的遴选标准。

  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计划,其动因之一是反思现代农业的危机与弊端,意欲在传统农业系统中寻找农业可持续发展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对世界各民族传统农耕智慧的刻意存留,更是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哲学考量,其深层的价值则是对现代农业的反思和超越,是对“后现代农业”思想的启蒙。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国进行了哪些探索,进展如何?当前的农业文化遗产层面学术研究主要聚焦哪些问题?

  孙庆忠:自从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李文华院士和闵庆文研究员的带领下,积极地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的试点保护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探索和进展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基金、农业部国际合作交流基金等,成功完成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11个保护试点的申报,并在保护地进行了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探索;其二,围绕传统农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与适应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生态农业与多功能农业发展、旅游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对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基础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先后组织出版了“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丛书”,组织召开“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并通过“农业遗产的启示”等系列专题片和“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成果展”,全面地展现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

  由于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民族文化丰富等特点,农业的多功能特征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保持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维护乡村风貌、传承乡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点,学者们围绕着“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产品开发与管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以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文化发展”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并取得了基本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学者认为,相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而言,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仍然比较陌生。您认为应该如何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请您围绕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等层面谈一谈您的看法。

  孙庆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都是风景名胜,无论是其自然禀赋还是文化特质,早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与之相比,公众对农业文化遗产比较陌生这很正常。作为一种遗产类型,公众对它的保护理念和终极诉求还缺乏基本的了解,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农业的多功能性(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认知程度不高,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智慧疏于了解;其二,在与工业和城市的相互参照中,农业和乡村的处境愈发窘迫,几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急切追逐现代化的现实,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农业文化遗产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干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这项大型的国际计划以来,我国已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11个传统农业系统作为保护试点,位于全球之首。2012年,农业部正式发文开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两年后又专门成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使申报和审批工作进入了规范的程序。截至目前,已有两批共计39个农业文化遗产地纳入保护名录。2014年5月,又启动了第三批的申报工作。这些事实都说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到国家推动的层面。我们之所以重视政府的推动和作为,就在于对农业系统的保护必须是政府行为。农业的处境和它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它的保护主体必须是以县为主的各级政府,这样才能实现整体性的保护。在这一前提下,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才能顺利进行。

  如何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学术研究是基础,这决定了我们保护的原则和方向,是保护实践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目前的状况是,我们对这些入选的遗产地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已有的成果也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理论上的提升。因此,建立多学科合作的参与机制、以科普的方式宣传农耕智慧、全面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总结中国经验,便是学术探讨的当务之急。就保护实践而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自己的观察角度和推进路径,我们人文社会科学亟须做的首要大事,就是要抢救那些行将消逝的农耕技艺。2014年我曾带学生在陕西佳县和内蒙古敖汉旗驻村调查40天,核心工作就是记录村民的生活形态,问询那些传承久远、此时濒危的生活记忆。在我看来,这是文化的根脉,是农耕民族文化乡愁的栖居之所。与对农业古籍的整理和对考古文物的挖掘相比,这项工作尤为急切。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杰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1月30日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标签:农业文化遗产 孙庆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