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搞检测到做全产业链,何方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人民日报 2016年01月13日 报道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黄 娴

  戴着眼镜,说话腼腆,有几分书生气的何方洋(见上图,资料照片),说起自己的经历,谈的最多的是“变”与“不变”。从研制细小的试纸条,到编织庞大的电商网络;从简陋实验室走出的科学家,到站在食品检测业前端的企业家——“我们守护国人食品安全的初心从未改变,不断变化的只是接近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方式。”贵州勤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方洋说。

  实验室走出来的企业家

  1997年,来自贵州省凤冈县花坪镇一个偏僻山村的年轻学子何方洋,到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某天下午,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的他发现了“瘦肉精”这个陌生名词。那是一篇来自欧洲的食品检测报告,就此点燃了何方洋理想的火种。

  “国外特别重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这个产业的发展。而在我国,当时的企业都是把自己的样品送到一些大型检测机构去商检,耗时费钱。”何方洋想,如果能够研发出一种检测快、价格低、准确度高的产品,肯定有市场。

  心动不如行动。经过反复实验,1999年,何方洋研制出全国第一个“瘦肉精”快速检测试剂盒。3年后,从导师那借来的两间临时实验室成为何方洋探索食品安全起步的地方。“其实就是两间空屋子,资金、设备和人员都得自己想办法。”2002年,何方洋注册了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勤邦前身),专攻食品检测试纸卡、试剂盒的研制生产。

  之前,人们不相信国内企业能够研发出既便宜、性能又媲美进口产品的检测试剂盒。何方洋就和唐山一家食品加工厂定下赌约:当场做实验,如果他的产品和国外标准一样,企业就买下5个试剂盒。一个试剂盒价格为1500元,何方洋最终拿到了7500元钱,这是珍贵的第一桶金。2005年,公司销售额300万余元;2006年,这个数字翻了三倍。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何方洋实验室快速反应,仅用4个月时间就在国际上首先开发出三聚氰胺检测试剂盒和检测卡,并推向蒙牛、完达山、三元、飞鹤等大型牛奶制品企业。2011年,“瘦肉精”事件震惊全国。勤邦公司在国内的首个商品化“瘦肉精”检测试剂立刻被应用到双汇集团、雨润集团等知名肉制品企业。

  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和远低于外国试剂盒的价格,何方洋公司的产品逐渐打开了市场,到2011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已接近35%,成为国内食品安全检测行业的领军者。

  从检测终端到全产业链

  在食品检测领域取得成功后,何方洋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检测只是威慑手段,如何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

  从广州的果蔬批发市场到贵阳市各类餐饮企业、社区超市,一圈儿调研下来,何方洋发现:只有解决了销售和优质优价的问题,才能让生产者心甘情愿从源头开始注重食品生产安全。

  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在何方洋脑海里逐步成型:运用“检测技术+大数据+电商”模式为消费者提供生鲜产品,一来解决菜农卖菜难,二来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难。

  2015年9月,何方洋的第一家“王婆电商吧”开业。电商吧利用互联网数据在全国各地筛选特色食品,然后通过“云端”物流调配到店里售卖,直接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和成本。

  除了平价,还有放心。电商吧追溯系统扮演了“安全卫士”角色,农副产品上市之前都会被贴上二维码“身份证”,其中记录了整个生产过程。

  在何方洋的计划里,电商吧和勤邦“云栈”配套经营,勤邦在每个县城建设一个“云栈”,除了承担周围电商吧冷链物流集散和线下体验功能外,还是食品加工、种养业和配送运输、第三方检测的基地。

  电商吧曾经采取直营模式,何方洋为此交了不少学费,“亏了几千万,一直在摸索”。目前电商吧采用创客的模式经营,“创客来加盟电商吧,我们会为其量身定制,提供配送、宣传、订购、信息等服务,把创业的门槛拉到最低,成功率抬到最高。”

  “未来,我们计划在全国建1.5万个‘王婆电商吧’,串联起功能较为齐全的生鲜供应系统。”重新创业的何方洋对守护国人“舌尖上的安全”,充满信心。

  《人民日报》 2016年1月13日 06版

责任编辑:闻静超
分享到: 更多
标签:食品安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