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清教授团队水稻产量性状基因克隆取得重要进展(图)

农学院 科研院 2017年11月1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普通野生稻(左)和栽培稻(右)穗粒数的比较 

本网讯  我校农学院水稻研究中心在水稻产量性状研究上再次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了一个编码脂肪酸β-氧化途径关键酶的基因NOG1能够增加水稻的穗粒数,提高产量,并且不影响到其他农艺性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题目为“NOG1 increases grain production in rice”。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是从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驯化而来。在驯化和改良的过程中,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是重要目标之一。为了揭示产量提高的遗传机理,研究人员鉴定出一个影响水稻穗粒数和产量的基因NOG1(NUMBER OF GRAINS 1)。该基因位于第1染色体长臂,编码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中烯酰辅酶A水合酶。其启动子区域的一个12-bp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发生了拷贝数变异,在野生稻和低产品种中存在一个12-bp的功能序列,而在高产品种中存在两个紧密连接的12-bp片段。12-bp的插入能够增加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植物体内脂肪酸和茉莉酸的水平,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将NOG1导入不含此基因的品种“中花17”中可以使产量提高25.8%,在携带该基因的高产品种“特青”中过表达NOG1能够增产近20%,并且不影响株高、抽穗期、穗数、粒重等性状。NOG1的克隆不仅为培育高产水稻品种提供了一个重要新基因,也为揭示水稻产量性状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我校博士研究生霍兴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孙传清教授和谭禄宾副教授是通讯作者。清华大学谢道昕教授课题组参与了部分工作。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资助。

责任编辑:陈卫国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