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快乐的“新农民”

中国教育报 2017年09月1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34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6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60多篇论文,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教授李晓林的学术生涯,可谓一路高歌猛进。

但在2009年,51岁的他却做出决定: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将主要精力投向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扶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前一头扎进实验室,从事基础研究;现在必须两条腿走路,让‘实用’这条腿也壮实起来。”为了学科的发展,也为了挑战自己,李晓林较上了劲。

教学科研得心应手,对农村却已陌生。从象牙塔到黄土地,能不能把庄稼种得比农民好,李晓林心里没底,“但一咬牙就下去了”。

第一个据点是河北曲周。2009年,学校在曲周建立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李晓林来到了这里。当地分散种植的现状深深触痛了他。李晓林在万亩基地中打造出核心示范方。核心方163亩,却分散为74块地,一块地最多4亩,最小才5分,“原本开拖拉机两三天就能播完的地,最后却用了11天,我们才发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效率这么低”。

农民的不信任也让李晓林头疼。他动员农民按技术规程种植,但有的人不愿冒险,有的嫌麻烦,有的打心眼里不服气:“我种了几十年地,还不如你们?”

“要把试验示范做好,与农民建立互信是第一位的。”李晓林反思,“必须先把自己变成农民!”

住得离农民太远,李晓林就在示范区找了一处满是荒草,没水、没厕所的废弃房子。“想一想,我们是来送科技的,这个小院就叫‘科技小院’吧。”他很乐观。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让广大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科技小院为曲周“吨粮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09年到2015年,当地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8.2%和41.5%,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曲周全县40万亩小麦玉米每年增产粮食1.15亿公斤,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8年探索,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也有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清晰路径。科技小院创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先后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什么是“科技小院”?“就是长期扎根农村一线,进行科学研究、科技示范、人才培养的一个综合性平台。”总结8年历程,李晓林这样定义,“其目标就是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幸福、让师生成长。”如今,80多个“科技小院”根植在大江南北。更加忙碌的李晓林说,他是一名快乐的“新农民”。(通讯员 何志勇

《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10日14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