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丨姜洪喆:靠谱、认真、有态度的东北小伙儿

研工部 2018年11月2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姜洪喆,男,汉族,29岁,中共党员,吉林白山人,我校工学院在读博士,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期间研究课题为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的禽肉品质安全检测研究,发表文章30余篇,SCI收录12篇,EI收录18篇,一作SCI/EI收录9篇,学生一作软著6项,其他作者成果多项,获得2017-2018年度国家奖学金,2017-2018年度校长奖学金,2017-2018、2016-2017、2015-2016年度博士一等学业奖学金及2011-2012年硕士科研成就奖学金。

约十年前,还是一个先填志愿后高考的年代。姜洪喆怀揣着对农业的向往,填报了我校工院的农业工程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姜洪喆对于未来的人生方向也彷徨过,不过还好有室友的勉励。天冷不愿起床的时候,早起的室友就直接伸手进被窝里,冷得他一激灵,顿时睡意全无。但最后保研的时候还是留下了遗憾,第8名的他与6个保研名额失之交臂,不过这个遗憾也激励着他在硕士阶段的学习。

姜洪喆考研后,选择继续在本校深造,并担任班里的班长。硕士的班长相较于本科而言,尽管没有那么多杂乱的琐事,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都埋头于自己的研究与学习,精力比较分散,因此一般跟班级同学交待事情收取材料,姜洪喆都会亲力亲为,亲自到大家实验室以减少浪费大家的时间。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硕士毕业后的姜洪喆工作了两年,也可以说是迷茫的两年。因为在这两年里,他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其实是科研。但对于一个已然踏入社会的人来说,重返校园是一件进退两难的事。他得摆脱亲戚对他工作赚钱生活的保守期待,更得确定自己不确定的未来。尽管当时纠结再三,姜洪喆还是选择了热忱,去追寻心底的月亮——科研。

姜洪喆在博士期间研究的课题为:基于光谱及成像技术的禽肉品质安全检测研究。通俗来讲,就是用光学的办法快速无损的检测鸡肉的品质,例如检测肉质的鲜嫩或多汁程度等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全球消费者已经逐渐愿意花较高价钱去买品质更好的鸡肉,而如何快速无损检测这一块也是现阶段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这也是他读博的挑战和惊喜所在。说到这里,他特别感恩自己的导师王伟老师:“导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指引我科研的方向,锻炼我做人做事的综合素质,从导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受益终生的经验,心怀感激。” 科研用他说过的话就是:本科是捡兔子,硕士是打看的见的兔子,而博士则是打看不见的兔子。姜洪喆对于自己研究的课题侃侃而谈,不仅是出于喜欢,我想更是一个农大人对“解民生之多艰”的担当。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复制的,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成长对于姜洪喆来说:是一个不断犯错但不害怕犯错的过程。从前的姜洪喆其实和我们一样,在一个新鲜陌生事物面前,害怕考虑不周犯错而不敢轻易迈出第一步。可人哪有真正考虑周全的时候呢?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姜洪喆笑着说,又像是在反问当年青涩的自己。也许正是这些犯错后积累的经验,成长了今天这个靠谱、认真、有态度的东北小伙儿。

在做任何事前,他都会做好时间规划。如果有四个小时完成一项工作,那他一定会选择前两个小时心无旁骛地完成工作,后两个小时则奖励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打打篮球、去奥森转转。他对于时间的珍惜诚如他微信签名的感悟: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惜时之人也是热爱生活的人。亲近、拥抱自然,是姜洪喆科研之余最好的减压方式。譬如现在秋意正浓的日子,就是他邀约室友一起爬香山赏红叶的好时节。和爱人在海边散步,感受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的温情。又或是顺着东北人豪爽大方的性子,和哥几个大碗喝酒、大口吃饺子…

10月16日是农大校友返校的日子,奥运场馆外校友们合影留念、趣谈峥嵘岁月、展望未来,一片其乐融融。当被问到:自己希望日后以什么姿态或身份返校时,姜洪喆沉思一刻后抬头: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园丁”。即使走出农大的校门,我依然会将在农大收获的知识、理念以及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分享给未来的学生们,讲究这一份传承。

今年是农大建校113周年,也是姜洪喆在农大的第十个年头,一个是秉持“育天下之英才”理念的巍巍老校,一个是接过育人火炬的年轻生命,二者之间仿佛进行了一场无声的谈话。而像这样的对话在农大不曾停止,也不会停止。


责任编辑:潘彩清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