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乡村振兴须先“留住人”

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8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就乡村振兴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有两位县委书记不约而同谈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浙江省德清县委书记项乐民说,德清县西部有一个仙潭村,过去偏僻的穷山沟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洋家乐”的带动效应下,山清水秀的仙潭村迅速成为民宿经济的集聚区。现在仙潭村共有民宿120家,其中80%是由返乡创业人员开办的,他们一年当中能够为村里村民带来各类收入近千万元。2017年仙潭村人均收入已经突破3.4万元,比五年前足足翻了一番。

  贵州省湄潭县委书记魏在平则说,湄潭是贵州第一茶县,种植了60万亩茶园。为把茶山培育成为老百姓长久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在发展茶旅一体时,当地老百姓和一些企业也搞了民宿客栈,不过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和营销推广人才,这些客栈节假日爆满,平时却少人问津。

  不难看出,两位县委书记讲述的都是当地旅游扶贫的实践,相同思路带来不尽一致的结果,魏在平认为首要的制约因素是人才瓶颈。留不住人才,政府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就缺乏落到实处的执行者,农村发展产业也缺乏有足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带头人。正如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所说,分析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乡村振兴典型,一个普遍的事实就是因为有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他们或是县委书记,或是乡镇党委书记,或是村支部书记,他们有乡土情怀,又发现和掌握了乡村发展的基本特点。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过去农村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异悬殊,导致人才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单向流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特别是美丽乡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出台,极大改善了农村人才流失的现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应双管齐下。一方面,要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另一方面,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引来人才,用更加优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机制用好人才,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的新热潮。

  (作者:钟超

《光明日报》2018年2月7日第2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人才 农村 乡村振兴 发展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