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张宏彦:从大地走出来的“基层科研者”

科学中国人 2018年03月1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重农固本,安民之基。农业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但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也日趋恶化,土地、农产品种植以及生态环境都亮起了“红灯”。因此,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应运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自“十二五”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进入“十三五”后,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就显得十分迫切。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十九大工作会议上,政府同样明确表示会继续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加大投入力度,也鼓舞了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大计中。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就承载了这样一份理想与担当,他常年带领学生驻扎在河北省曲周县,无论是在寒冬腊月的农村街巷和农家院里,还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田间,都能找到张宏彦的身影。“扎根田间,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农民和生产急需的实际问题。”对于张宏彦来说,真正的课堂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一望无际的土地上。

■“小”院中的“大”智慧

科技小院作用大,传授技术到农家。

依靠科技走富路,基地盛开科技花。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在曲周县白寨乡北油村、甜水庄等村,相继建立了一批科技小院。10月22日,在甜水庄村科技小院正式挂牌成立仪式上,曲周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胡耀东即兴创作了这样一首小诗。如今,九年风雨背后,这批由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共同建设的科技小院并没有辜负这样的馈赠,相继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和应用成果。

这份沉甸甸的成果得来却并不容易,诚如《孟子》中所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009年3月,在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张福锁教授的组织下,张宏彦和王冲等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李晓林教授带领下,走出校园来到条件艰苦的河北省曲周县,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大任,默默担在了肩头。

当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表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由此看来,深入农村,切实推动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发展必不可少。科技小院的发展同样经历了一番“彻骨寒”才迎来了飘香时节。最初,为了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农民提供指导,张宏彦和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几乎每天都要亲自下地。他们白天在地里进行调查、试验;晚上会在科技小院里组织农民培训,为大家普及科学种田的知识和技术,工作到深夜已成为科技小院师生们的常态。“与其说农民需要我们,倒不如说我们更需要农民。从农民和田间发现问题,获得第一手资料,再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双赢。”张宏彦说道。

可要打开实现双赢局面的大门,并非易事。张宏彦所在团队的师生当初执意离开北京,克服万千困难深入河北曲周县白寨乡,就是希望能将所形成的已经获得国家奖励的多项科技成果,应用到广大农民的地里,实现增产、增收,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断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途径。

探索绿色农业离不开创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创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路径。既然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途径,就不能回归传统农业,也不应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其他类型农业给予否定,而是应该扬长避短,避免各类农业的种种弊端,从而走一条新型农业道路。

曲周县多产小麦玉米,在创建这条新型农业道路过程中,张宏彦和驻曲周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就从小麦和玉米入手,他们为了推动小麦和玉米高产高效(简称“双高”)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和曲周县政府一起创建了万亩小麦、玉米“双高”技术示范基地。他们在示范基地建立了核心示范方,并在其中应用了夏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为了及时掌握示范方生产和技术应用情况,更为了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张宏彦和师生索性住进了科技小院。“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提出了以“选用耐密高产优良品种、增密晚收高产栽培、测土配方高效施肥和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四大关键技术”为核心的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实施方案。坚持应用技术方案半年之久,核心示范方玉米喜获丰收,与示范方外的农民地块相比增产16.7%,资源效率大幅度提高20%以上。玉米每亩平均增产183斤,亩均增加纯收入90元。

方案应用的成功极大增强了农民的信心,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要求加入到双高技术示范的队伍。夏玉米技术虽然取得成功,但在冬小麦高产高效技术示范中,他们却碰到了“麻烦”。根据当地生产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提出的应用深耕技术的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碰到农户地块面积小、深耕机器无法下地的难题。

时间紧,任务重,为此,张宏彦和李晓林教授等老师们与示范区的村干部和农民不眠不休地工作几个日夜,制定了新方案:把各家各户组织起来,实现大方(几十户人家耕地连片组成的方田)操作。这一操作打破了农户地块界限、同时用大机械深耕的办法,最终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应用过程中,他们还总结出基于大方操作条件下的“按方组织、形成规模、统一操作、集中服务”的技术服务模式,实现了“土地不流转、也能规模化”。为此,曲周县政府授予科技小院团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称号。

从生产中发现问题,是“科技小院”一直秉承的原则。除了示范基地里应用的多种技术外,2009年以来,科技小院还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玉米精播、玉米机械追肥、西瓜嫁接等25 项单项技术,形成了适合曲周农业特点的小麦、玉米、西瓜和苹果等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此后在开展的小麦—玉米/西瓜体系以及果树体系试验中技术应用得到验证,粮食种植效益终于得到了提高。

接下来,科技小院建立的第二年,恰逢邯郸市提出三年内建设吨粮市的计划,曲周县也不甘落后,提出“科技领先、苦干两年,提前实现吨粮县”的计划。科技小院及其推广的一系列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在此时派上了用场,一度成为吨粮市和吨粮县建设的支撑技术。

多年实践下来,“科技小院”里走出了“大智慧”,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生产观念的改变,真正加速了农业生产的步伐。

■冲破困难的“牢笼”

建设中免不了“磕磕绊绊”,科技小院的建设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建设过程中,张宏彦和科技小院师生们始终把农民放在主角位置,没有忘记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他认为农民来自农村,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通过不断实践,他探索出适应当地特点的农民培训体系和培训方法。

可培训的号角声还没吹响,张宏彦的农民培训之路就“遇冷”了:愿意来听课的人寥寥无几。几经思考,张宏彦决定以学生为试点探探路子。于是人们每天都能看到科技小院里,围着满满一圈人讨论问题。这种形式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吸引了一部分村民的目光。

张宏彦再接再厉,率先在村庄开展小规模农民培训,他发现:在小麦玉米主产区,3/4以上的村民对农业科学培训的形式很有兴趣,也愿意去了解怎样科学种地;而且这种意愿在以经济作物生产体系为主的农民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比例高达90%。明确目标,对症下药,科技小院师生和当地农技人员通过入村培训摸索出了提高农民培训效率的方法,也得到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长期驻扎农村,深入了解农民生活与劳作的规律后,张宏彦发现,在冬季寒冷季节来临到第二年开春,以及农忙期间7点之前或晚上8点之后是开展农民培训的最佳时间。而在培训内容上,他时刻提醒不能过于复杂。此外,每次培训时长要控制在30~50分钟。“时间长内容肯定丰富,但这样一来,一些年龄大的农民难免会注意力不集中。”张宏彦说道。

每次培训,张宏彦都提前准备好要讲解的相关幻灯片,尽量将授课内容以简明的图片形式来表达,避免过多的文字。“我们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越具体简单越好,要让农民一下就能听懂。”张宏彦补充道。

他还发现如果有村干部组织并能到场学习,对农民参与培训的效果影响很大。一是村干部可以使用村里的宣传喇叭召集村民,二是村干部本身具有的号召力也使村民对培训更加信服。因此,每次培训张宏彦都尽量争取得到村干部的有力支持。于是,无论黄沙满天飞,还是冰天雪地时,在科技小院组织的培训课堂上,总会被挤得满满当当。

人员不足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下一步就要让农民真正了解技术。但由于农民大多是老人、妇女,文化程度不高,如何让他们学会技术,是摆在张宏彦和师生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此,他们提出了“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农民培训方法。利用冬闲时间、农忙的早晨和晚上,深入农民家里,面对面开展技术培训。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田间地头的观摩,进行现场培训。

在2009年—2010年期间,科技小院师生们走遍了曲周县342个村庄,宣传技术,组织培训,并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为了让农民更好地理解技术,他们还在田间地头建立科技长廊,把高产高效技术以漫画的形式写在科技长廊上,方便过往的群众随时随地观看、学习。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科技小院所在村,成立了农民田间学校,招收村里的农民,把他们培养成种田能手,通过他们再带动乡亲们学习技术。

现在看起来可能简单易做,但在当时却不容易。一开始,当地农民对这些半路跑出来的科技“秀才”并不看好,还质疑道:“我们种了一辈子的地了,难道还不如他们?”事实证明当地农民在种植庄稼时,收获确实时好时坏。张宏彦经过反复观察检测后,发现浇水的时间和量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他就此劝说:“浇水是门学问,要讲时节、看苗,既不能早,也不能晚。”可村民听不进去,偏要水浇早、浇得多,这样一来了,小麦不但没长高,反而一下雨全倒了。从此以后,村民都信服了,时不时总会到“科技小院”里询问科学种地的方法,也会定期参加“田间学校”的培训。

说是科技小院,其实也就是师生将村里闲置的农房改造而成的,但就是在这个既是住处,又是培训教室,又是研究基地的场所里,张宏彦等科技小院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了一片新天地。而且科技小院真正实现了农民和科技的“零距离”接触,科技型农民更是层出不穷。

村里的妇女就是这些科技型农民最好的例证。曲周县每年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农村的人员大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对于农事作业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多次技术培训实践中,张宏彦意外发现农村留守妇女是个很好的为农民传播农业技术的突破口。“因为深入农村的研究生,女生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农村妇女对农业新知强烈的求知欲与超高的接受能力让我很惊喜。”的确如此,与男性相比,村里的妇女更乐意去学习科学种地,科学浇水施肥,而且在田间劳作时嘴里还会时不时蹦出几个“化学名词”,看到这一切,张宏彦很是欣慰。

在当地政府与妇联的支持下,科技小院的三名80后女研究生组织白寨乡范李庄村的妇女们成立了“三八科技小院”,面向农民,尤其是妇女传授农业科技。“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付出没有白费,自2009年以来,全国科技小院突破建设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已陆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仅有详细记录的农民培训就达900多场、累计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

十九大召开以来,科技小院师生与时俱进,为了使村民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和相关配套政策,也为了更好地把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送进千家万户。他们根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振兴乡村战略联盟的部署,再次组织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向河北曲周县的300多个村开展学习十九大精神、送绿色发展技术进百村行动,助力曲周绿色发展之路。

■新模式 新气象

众所周知,中国农业目前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口众多,土地相对紧缺,生产投入大且资源利用率低。如何实现农业转型,怎样在生产更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2017年9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科技小院积极响应,并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改革迫在眉睫,“科技小院”的改革也跟上国家步伐,说到改革就不得不提到科技小院采用的多种新模式。

在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上,张宏彦注重将农民培养成“科学家”。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带着学生来到地里,和农民面对面进行交流,教会村民在玉米地受到苗期病虫害危害时的应对措施,玉米发生倒伏时应该如何处理,小麦遇到冻害时又该怎么办。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农民切实获得了实惠。

生产模式使曲周县的农业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科技小院也趟出了一条新路子。张宏彦及老师们选择常年驻扎在生产一线,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使学生发现了不会发现直接关系的科学。就这样,在曲周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基础上,依托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建立起来,它采用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培养方式,着重培养三农急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集研究、服务、组织、协调、沟通和传播等角色于一身。“我们了解到农村的真实情况,在与农民增进感情的同时,服务‘三农’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了。”张宏彦朴实无华的话语恰好诠释了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

此外,《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正式发布,都无一不将农业改革目标聚焦“三农”,且意义重大。

为适应“三农”发展需要,张宏彦和科技小院老师们更加意识到培养有理想、有能力、能吃苦、肯奉献的创新型人才是重中之重。多年下来,“科技小院”先后培养了200多名研究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市校级、地方级等各类奖励共计240人次,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这种模式还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还对此培养方式给予肯定,称他们“走对了路子”。

2010年7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一行人来到吉林省梨树县考察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对正在梨树“科技小院”辛勤建设的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韩长赋高兴地说:“解决饭碗问题还需要高科技,希望你们把先进的科技真正用到农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就是这样一句朴实无华却又发人深省的话语,鼓舞与激励了无数在“科技小院”扎根奉献的农大师生,也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平时,张宏彦时刻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在张宏彦的悉心指导下,把实验室搬到了农田里,在帮助农民的同时也获得了农民帮助,切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全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指出,科技小院既是引导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又是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中国科学院朱作言院士在考察吉林梨树科技小院后也表示,科技小院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国际小农户研究专家 K.Giller认为科技小院这种扎根农村助推小农户增产增效的创新模式是全球最成功的典型案例。科技小院取得的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还总结发表到国际一流学术刊物Nature上。

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研究生的科研素质不仅得到很大提升,而且为推动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地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表面上看,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但事实上,也是科技下乡的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中,研究生、农民以及学校科研等多方得到受益,张宏彦对此表示:“我们讲的知识,要让农民听懂,让农民去教给农民,接受程度会更高。”截止到2013年年底,曲周、梨树、建三江等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科技小院研究生,就获得各项奖励100余项。

农业科技知识在农村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造就了更多的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2013年,以“科技小院”为依托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作为“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课题,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人才培养,科技小院始终走在“新”路上。

时光飞逝,现在,已经是“科技小院”走过的第十年了。起步于曲周的“科技小院”并没有止步于此,相反,它跨越了从北到南,从小农业到大农业,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的一系列转变。如今,“科技小院”已在河北曲周、黑龙江农场、吉林梨树、广西南宁等地遍地开花,“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的覆盖面积、作物种类、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扩大延伸……

顺境中不骄矜,逆境中不放弃,是张宏彦和每个在“科技小院”奋斗过的师生不变的信仰。他们始终坚持,不忘初心,时刻响应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号召,坚持绿色农业发展道路,无论对农业发展,还是对农民科学种地,他们都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科学中国人》2018年2月上刊 记者:王涵》


责任编辑:何志勇
分享到: 更多
标签:科研 基层 张宏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