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让高校党建扎根在乡土大地

新华社 2018年06月0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 2018年是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教育部党组部署全面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为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教育部将于2018年下半年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培育创建工作。该计划将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面向全国高校培育创建10所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00个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000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训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学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党建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增添基层党建活力。为服务脱贫攻坚,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开展支边、支教、支疆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结合农业学科优势,中国农业大学在西北、华北地区建设了3个重点试验站,并在试验站设有临时党支部3个。其中,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建设的石羊河试验站扎根西北艰苦环境,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对接乡镇党支部,向农民传授先进科研成果,努力使旱区变绿洲。

  以“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党日活动一直是石羊河试验站临时党支部的特色活动,每一次党日活动都是由站长康绍忠带队从武威奔赴民勤(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考察干旱地区,早晨五点起床出发,晚上六七点钟才返回。

  “‘艰苦奋斗’这四个字始终让我感到震撼,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理念,我们是要带着这四个字去奋斗的,这是青年学子和青年党员们最不应该摒弃的精神。”曾任石羊河实验站临时党支部书记的硕士研究生史碧娇说。这个来自太原市的姑娘,在石羊河和农民兄弟们一起在乡村地头摸爬滚打,经历了一年的科研锻炼,用实际行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获得了成长。

  在中国农业大学,为了转变以往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师和研究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83个科技小院,党员师生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民解决增产增效问题。

  “虽然学生们在农村,但对党建学习并没有放松,还利用寒假举办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10个镇342个村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十九大精神送到村 农技培训全覆盖’的活动,把十九大精神宣讲和农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在参与过程中,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说。

  曲周实验站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张书华的两年研究生时光都在农村度过,即将硕士毕业的他仍牵挂着对点帮扶的村民们水果玉米的种植销售情况。在科技小院的科研实践中,他曾经尝试着调整村里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还从山东引进小麦种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减轻负担,让农民们的腰包鼓起来。将要毕业的张书华选择了去商贸公司工作,他希望未来能为农民搭建一个销售平台,精准对接市场,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题。

  另一所农业类高校——北京农学院,则以“双百对接”活动为载体,实现学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学校党委对首都创新型乡镇的57个村进行调研,了解每个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学校每个教师党支部的专业优势,采取“一对一”“一对二”等方式,精心安排教工党支部与村支部建立对接关系。

  北京农学院在与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党支部的对接共建中,针对当地红杏品种单一、退化严重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果农送去书籍和病虫害检测仪器设备,为果农讲授果树病虫害防治知识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推动了北寨村红杏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党支部把农民的需求带回来。”北京农学院园艺教工党支部党员韩莹琰说,之前老党员发现有些乡镇生菜生产出现“先期抽薹”的问题,影响产量与品质,便向学校党支部寻求解决方案。针对这个问题,农学院相关学科的老党员带领年轻党员对生菜耐热性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经过20年研发,北京农学院现已培育成了多种生菜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9万多亩。

  扎根基层,用科研的力量振兴乡村发展,让鲜红的党旗飘扬于乡土大地。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科学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的优良效果,正如以上两所农业类高校,将专业优长与党建质量提升进行了创新性的融合。而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对于青年学子和青年党员来说,只要心中有阳光,脚下便有力量。

新华社2018年6月5日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