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拓国际视野 展青年风采——发展学子的坦桑之行

人发学院 2018年08月1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实习师生在剑麻农场

本网讯 7月2日至16日,人发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国际发展方向)2015级7名本科生在王妍蕾、宋海燕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坦桑尼亚进行了为期15天的暑期海外实习。这是人发学院本科生自2013年以来第六次赴非洲进行专业实践。本次实习旨在通过深入坦桑尼亚城市与乡村内部,加强学生对发展干预的认知,提升其海外发展实践能力,拓宽其国际发展视野。

深入乡村,体会中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历程

师生们先后来到莫罗戈罗省佤辛巴村和佩雅佩雅村(Wa Simba and Pea Pea, Morogoro Region)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村长、村主席、农技员进行深入访谈,同学们了解了村庄的基本信息、中国农业技术在村庄的推广过程以及中国项目为村庄带来的改变与影响。“我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们是很好的朋友,每一次他们来都会带来许多新的好点子。看到你们我感到非常开心。我也希望学到更多的中国农业技术。”佩雅佩雅村的农技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并详细介绍了中国农业技术在村庄的推广过程。

同学们向村干部了解村庄基本信息

同学们为了收集更多信息、挖掘更多故事,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不同批次采用中国农业技术的示范户和非示范户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和分组访谈。在入户访谈之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村庄与项目信息,讨论了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提问和记录,对发现的新问题深入探索,将课堂上学到的调研方法付诸实践。每天的调研结束后,同学们都会对当日访谈的信息进行整理,在晚间交流各自的调研发现与感想,并及时对第二天的访谈内容进行调整。

同学们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

同时,同学们还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观察农作物的长势与种植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农业技术在当地的本土化过程与实际效果。同学们走访了村里的小学、医院、集市,观察和体会当地的社会形态与风土人情。在两周的时间里,同学们不仅获取了关于中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的丰富一手资料,也通过观察与思考对异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触。

师生们在佤辛巴村公所门前合影

考察农场,了解中国企业在坦发展状况

在入村调研之后,同学们对位于莫罗戈罗省基洛萨县鲁代瓦乡(Rudewa, Kilosa District, Morogoro Region)的中非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坦桑尼亚公司的剑麻农场进行了调研。同学们跟随农场负责人邱斌先生,驱车前往农场育苗基地、剑麻加工厂、晒场、种植田、员工宿舍等地考察访问。邱斌先生向同学们介绍了剑麻纤维的用途及剑麻加工程序,大家受益匪浅。剑麻农场为附近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免费的住宿和医疗条件、丰富的娱乐场所,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中资企业在坦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师生们与剑麻农场工作人员进行座谈

在此期间,参与专业实践的发展管理系本科生党支部4名党员与剑麻农场党支部的6名党员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日活动——听剑麻农场的同志们讲述党支部在非洲的发展历程。此外,实习师生与剑麻农场的几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农场负责人汪路生先生介绍了剑麻农场的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中国企业家在非洲的创业经历以及中国企业在非投资与发展的现状及挑战等。这些故事深深激励着在座的每位同学,大家纷纷为老一辈在非洲发展行动中的开创精神所感动。

走进南南合作,感受中坦合作的未来新路

同学们不仅深入非洲乡村,还参加了“坦桑尼亚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转化机制海外培训项目”的开幕式。这一海外培训项目是由商务部资助,我院组织协调,莫罗戈罗省省长、坦桑尼亚农业部副部长、苏克因农业大学校长、中国驻坦经济和商务处代表、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院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师生们参加培训项目开幕式

“中国农业技术之于坦桑尼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南南农业合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这是同学们在村庄调研时一直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这次开幕式上得到了答案。“中国农业的发展经验对坦桑尼亚的农业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坦桑尼亚农业产量的提高、增进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的南南合作项目不仅应该在莫罗戈罗省推广,更应该推广到整个坦桑尼亚,提高农户的生计水平。”坦桑尼亚农业部副部长这样说道。

人发学院李小云教授也在开幕式上分享了中国农业技术适合转移至坦桑尼亚的有利图景。他指出,“中国南南农业合作是一种‘平行经验的转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把自己农业发展道路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转移到正在经历发展的坦桑农业”。同学们加深了对南方国家之间农业合作的认识。对于人均GDP只有美国1/50的坦桑尼亚而言,高度机械化的农业技术还不太现实,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国农业技术或许更适合其国情和农业发展,且能够解决农业人口过剩的现状。

同学们与李小云教授交流实践收获

开拓全球视野,搭建人才培养的国际平台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是此次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国际发展方向)在坦桑尼亚开展暑期海外实习的最好总结。坦桑之行是一场对本科生三年国际发展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考试。三年的国际发展本科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程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检验,社会研究方法、参与式工具在与村民、农技员等人的沟通和交流中得到了强化理解与应用,国际发展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在这里得到了温习。坦桑尼亚的调研过程既满载着对往日理论知识的熟悉感,也充满了对现实与实践的新鲜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实践是一场认识自我的旅行,在不断打破旧有认识和刻板印象中,建构起一个包容、多元、开放的认识世界的态度和品性。正如有同学分享的“这次坦桑之行最大的感受就是领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国度的风土人情,拓宽眼界是作为发展学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了解了他者,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同学们在佩雅佩雅村中合影

坦桑之行,同学们收获良多,在实践中将课堂和书本知识学以致用,在异文化的交流中学会了感知与理解。深入村庄访谈,同学们听故事,品文化;考察剑麻农场,同学们学技术,知责任;参观坦赞铁路,学习中坦合作的悠久历史;参加南南农业合作培训会,展望中坦合作新的未来。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践,提升了实践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对发展专业的学习产生了更多的热情,也向坦桑人民展现了农大发展学子的青年风采。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