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旧版回顾

田志宏、潘彪:扩大中非农业贸易 助推双边互利共赢

中国贸易报 2018年09月1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田志宏 潘彪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始终与非洲各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已经连续多年成为非洲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农业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南南合作”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中国政府对众多非洲国家施行了一系列零关税待遇政策,使得中非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数量和范围都呈现出不断增长和扩大的态势,双边贸易地位不断提升。

中非双边农业贸易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双方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显著增加非洲国家农业生产者收入、提高就业水平和消减贫困,对促进世界跨区域农业合作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

2001年以来,中非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整体上高于中国对全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统计,2001至2017年,中非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从6.28亿美元增加到59.94亿美元,增长了8.5倍;其中,进口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29.47亿美元,增长了13.3倍,出口额从4.22亿美元增加到30.47亿美元,增长了6.2倍。双边贸易规模在经历了2015年、2016年的短暂下滑以后,2017年得以恢复扩大。中非农产品贸易整体上基本平衡,双方各有所得,有利于进一步合作。

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非洲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非洲进口农产品数量在中国从世界进口农产品数量中的占比从2001年的1.7%增长至2017年的2.4%,出口占比则从2.6%增长至4.1%。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中非农产品贸易规模仍然偏小,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长期以来,中非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较为稳定,产品集中度高且互补性强,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农产品以棉麻丝、油籽、烟草、水产品等为主,绝大部分是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与非洲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密切相关。在20大类农产品中,2017年前5大类进口品依次为油籽(7.30亿美元)、水果(3.03亿美元)、畜产品(2.46亿美元)、水产品(2.32亿美元)、棉麻丝(1.84亿美元),占中国从非洲农产品进口总额的64.6%。棉花、芝麻和烟草及其制品是中国自非进口的重点产品,其中,棉花进口规模占比一度达到60%以上,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的阶段性变化,从2001年的0.09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42亿美元,最高时为2012年的11.73亿美元;芝麻的进口规模从不足0.01亿美元增加至6.26亿美元;烟草及其制品的进口规模从1.33亿美元增加至5.97亿美元。对于非洲具有优势特色的农产品可可及其制品来说,2017年中国进口规模仅为0.71亿美元,占比2.7%,贸易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中国对非洲出口的农产品以茶叶、蔬菜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20大类农产品中,2017年前5大类的出口品依次为饮料(5.94亿美元)、水产品(5.76亿美元)、蔬菜(4.35亿美元)、谷物(2.66亿美元)、糖料及糖(1.11亿美元),占中国对非洲农产品出口总额的73.1%。茶叶和番茄罐头是中国对非洲的重点出口产品,2001年至2017年,中国对非洲的茶叶出口规模从1.56亿美元上升至5.65亿美元,占比保持在20%左右;番茄罐头出口规模从0.04亿美元上升至2.86亿美元,占比超过10%。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特征

在非洲国家中,南非、津巴布韦、苏丹、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埃及、尼日尔、毛里塔尼亚、多哥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2017年中国从这10个国家进口了21.50亿美元的农产品,占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口总额的82.0%。从中国对非的出口贸易看,南非、摩洛哥、加纳、尼日利亚、埃及、科特迪瓦、阿尔及利亚、贝宁、塞内加尔、多哥等始终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国,2017年中国对这10个国家的出口规模达到18.46亿美元,占中国对非洲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8.1%。

就市场分布来看,中国在非洲的农产品贸易对象同样呈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贝宁、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等世界重要生产国的棉花,以及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农产品逐渐进入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非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良好的发展前景可预期。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从非洲进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可以促使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市场竞争优势,获得自身的产业发展能力,实现中非农业合作从援助到发展的转变。

近年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目前的规模还不大,有必要把握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从多个方面促进贸易发展。具体来说,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双方地理距离遥远,而农产品大多具有易腐性,长距离运输困难、成本较高。二是非洲国家的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但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且各国的政治、文化、消费习惯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客观上增加了双边贸易的难度;三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制约了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四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非农产品贸易面临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应该看到,当前中非农产品贸易稳定持续发展面临着多重机遇:首先,在南南合作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和机制下,中非政治经济关系日益紧密,为加强双边贸易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逐步落实,特别是《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的制定和发布,为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再次,中国对众多非洲国家的部分进口农产品实行零关税政策,有利于非洲国家产品进入中国;最后,中国农业“走出去”也有助于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

农产品贸易增长是双边农业合作成果的体现,促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双方农业合作的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双方可进一步加强在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展示和推介等方面的合作,促进非洲农业获得发展能力,促进非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促进非洲农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联合设立相关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等方式,加强对非洲农业投资和技术援助,提升其产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出口能力,不断探索、创新中非农业贸易合作的领域和方式,积极打造稳定、可持续、互利共赢的农业合作关系。

《中国贸易报》2018年9月11日第3版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更多
标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