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立德树人好老师 | 吴学民:谨记校训,解民生,育英才

理学院 2019年10月08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吴学民,男,1968年生,现为我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现任九三学社中国农业大学第四支社主委,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农药制剂与助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常聘专家,农业农村部农药进出口审批专家,国家林业局病虫害应急防治专家,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化工强制标准评审专家,商务部对外援助司、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评审专家,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入选专家。

谆谆教导,严师益友

吴学民老师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职,在科研教育这个岗位上一待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如一日,谨记校训,不忘初心,“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培养出了大量的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曾多次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实验室已毕业硕士26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3人。吴老师认为,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学生,内心的成长和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他治学严谨,对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每周一次的汇报总结不仅仅是要了解每个人的工作进展,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自身能力。

初见吴老师时,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严肃,但是吴老师实际上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开得起玩笑,跟得上潮流,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热情地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每年元旦在大家都回不了家的时候,吴老师总是和大家一起吃饭,和学生们谈心,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实验室的凝聚力非常强,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包括毕业了很长时间的师兄师姐们,经常也会“回家”看看,每年教师节都会回来和大家一起给吴老师过节,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吴老师非常热爱运动,足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上都经常能看到吴老师矫健的身影,也经常组织同学们一起踢球、爬山,锻炼身体。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科研生活,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言传身教,服务三农

吴老师的专业是应用化学方向农药学专业,“我们学的是应用科学,能让我们的科研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也是最好的科研;同时,农业大学的技术应该在服务三农上发挥作用”,吴老师说。目前正值金秋时节,“科技助农示范小院”又是硕果累累。在多方力量的协助下,2014年初吴老师建立了北京市第一个科技助农示范小院,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村摆脱贫困,为国家三步走战略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小院(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yard)是建立在生产一线(农村、企业)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和零费用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高效(双高)为目标,引导农民进行高产高效生产,促进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农民增收,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安坨科技小院于2014年初筹划,同年4月吴学民老师带领团队研究生郭鑫宇、佟雨佳、宗会娜等同学入驻,6月28日正式授牌“黄安坨科技助农示范小院”,是九三学社“8+1”活动的成果之一;并于2018年10月24日被北京市委统战部和中国农业大学授牌“北京科技小院统农005号”。

起初同学们都不理解吴老师的做法,别的研究生都在实验室做实验,而自己要进村下地干活,调查田间病虫害、指导农民合理施药用药,山上条件艰苦同学们要忍受严寒酷暑,当时通讯也不便,一进村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一待就是好几个月。吴老师教导鼓励同学们:“科学技术不应该只留存于实验室里,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的,必须要让科学技术走出实验室,把科研成果切切实实地落实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我们的新型药剂能够做到高效低毒低残留,在保证植物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的前提下,保证低残留,才是最好的药剂;我们的保鲜技术是国内国际的新技术,也需要在农业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因此,我们要把这些优秀的技术落地,落地在我们的科技小院”。吴老师会经常带着同学们走访村民,一起干活。后来村里的李子、杏、苹果、猕猴桃等开始增产,并且果品比以前提升了好多,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当吴老师再次带着同学们走进村里,看到村里叔叔阿姨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同学们也都感到由衷地开心。吴老师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让同学们理解了他的做法,也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局限性,将科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性。同学们通过在科技小院的驻村、服务三农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了“一懂两爱”的意义,我们就是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科学技术不应该只留存于实验室里,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的,必须要让科学技术走出实验室,把科研成果切切实实地落实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每年吴老师带领新同学去科技小院都会说这句话,让新同学更快地融入的团队中,这句话也是吴老师团队的宗旨。后来也应了总书记的话:“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吴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下黄安坨小院的“果实”越来越大,村里的李子、杏、苹果等连年丰收,销路也越来越广,小院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在这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村里的容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修的原来越好、通讯也方便了、村里大多数人都盖了新房子、农民收入也提高了。

 现在科技小院有教育部专项经费支持,第一届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也已经入学了,科技小院的工作会更加成功。吴老师团队的付出也有了回报,吴老师始终教导同学们“科技成果惠民生”,要把自己论文写到田间地头去,不论在读还是毕业要始终谨记自己所学的知识都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中发光发热,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而感到自豪。

诲人不倦,不断探索

吴老师在积极服务三农的同时,团队在科研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吴老师主要从事农药原药、助剂和制剂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农林业病虫害防治、农药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药物的控制释放、纳米农药、药物界面性能等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十一五”攻关、“十二五”攻关、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4项。近年来开发了以白僵菌、甲维盐、噻虫啉、印楝素和1-甲基环丙烯为代表的十几个农药制剂品种,其中甲维盐、噻虫啉和印楝素的单品制剂销售额过亿元。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主编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2015年和2018年被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全国先进个人”,2017年获得九三学社“8+1”行动突出贡献奖。

吴老师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以学生为本,既是学生们学术上的引领者,也是生活中指导者,在为培养我国农药制剂加工人才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吴老师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农药制剂学》及《农药制剂学实验》,对农药制剂加工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系列微乳剂及微胶囊剂等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农药制剂加工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设《农药制剂学》和《农药制剂学实验》课程,20余年积淀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的实验教学讲义。为了提高农药加工实验的教学水平,2008年,吴老师团队根据多年的教学讲义,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增减,编成了包括14个实验的《农药制剂加工实验》教材。该书的出版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为国内农药制剂加工实验课程提供参考。2013年,吴老师团队又组织对《农药制剂加工实验》第一版进行了修改和增减,重点引入农药制剂产品理化性质评价FAO、OECD、CIPAC等国际标准,目前该书第二版已正式出版。

吴老师热爱这个行业,培养学生们的科研方面、“和工厂企业打交道”的项目方面、“和农民打交道”的社会服务方面,不断引导学生们要注重于将科学成果应用于解决农业实际生产问题之中。吴老师始终谨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不忘初心,敢于担当,默默燃烧着自己。吴老师的这种精神也激励着实验室一届又一届每一位同学,吴老师衷心希望自己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无悔的“农大人”。

 

责任编辑:潘彩清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