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热议脱贫攻坚:用产业、金融、土改一整套机制克服返贫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19年03月0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2月26日,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在高度肯定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同时,也指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比如产业扶贫项目单一、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仍显不足、脱贫的贫困人口再次返贫等问题依旧存在。

  对此,在会议分组审议调研报告时,如何解决当前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2020年后脱贫政策怎么制定等,成为与会人员热议的焦点。

  委员建议设防返贫保险基金

  2018年,全国有1386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预计有28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调研报告认为,贫困地区摘帽退出后仍将长期处于经济欠发达、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持续稳定增收基础仍很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中,广东、青海、安徽等省反映,贫困线标准附近的低收入群体增收和发展问题应高度重视,该群体极易形成新的贫困人口;湖北反映,虽然中央明确脱贫后要有3~5年的扶贫政策稳定期,但从长远看,不解决长效机制的问题,不走出良性发展的路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返贫的压力仍将长期存在。

  那顺孟和委员认为,现有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是没有问题的,而更应该关注的是返贫问题,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的问题。贫困主要发生在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所谓边缘贫困户;第二个重点群体是因病致贫,比如内蒙古现在因病致贫占53%。

  孙其信委员说:“2017年,我们做了一个调研,涉及30万农户,脱贫以后的返贫率是相当高的。返贫的因素也很复杂,我们当时关注了一个点,就是在经济下行背景下,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减少和农产品价格下跌,导致相当比例的人口返贫。”

  对于解决返贫问题,孙其信委员认为,核心就是要有一套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可能是一种产业机制,也可能是一种金融机制,也可能是一种农村土地改革机制。

  “现在消灭贫困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越来越难,特别是建立防止重新返贫的长效机制困难较大,办法不多。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保险政策介入,特别是对已经消灭贫困的这批人,应当建立防返贫保险基金。”姒健敏委员说,如果每年发动区域性人口交纳防返贫资金,政府配套建立起保险基金,以后这部分钱以保险形式来保证他们生活和生产。“我认为防贫或者抗贫基金的建立很重要。国家应该考虑支持建立一个大的保险基金。作为人大来说,应作出决定支持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

  需尽早研究明年后的政策

  调研报告中提出,建立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体制机制。尽早启动2020年后的减贫战略研究。要立足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着手研究2020年后的减贫政策,研究构建市场化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农村减贫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探索构建农村减贫和城市减贫并重、全面统筹的城乡贫困治理体系。

  孙其信委员说:“到2020年后,按照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相对贫困依然是长期存在的,所以依然存在如何可持续脱贫的问题。”

  李培林委员说:“我们也要考虑2020年以后怎么办?一个办法就是继续提高标准。现在是按2010年价格年收入2300元,折合成现在的价格大概是3200元。2020年后标准提高多少,要根据财力和可能涉及的贫困人口数量来确定。”

  李培林委员表示,还有一个办法是采取国际的通常做法,用相对的比例标准。如果把相对贫困线定在人均收入的25%以下,大概就会有1亿多人。另外,还要考虑2020年以后,城乡要统一起来,制定城乡统一的贫困标准,并与现行低保制度衔接起来。

  “对于2020年之后怎么办,社会上有很多议论。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可能要划一条线,解决贫困问题对我们国家来讲,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很重要的必须走的一步,实际上是要彻底地摘掉中国积弱积贫的帽子,是国家面貌转变的一个阶段性任务,是一个翻篇的意思。”傅莹委员表示,需要从理论上研究和设定一些概念、定义和标准,要考虑到当前许多发达国家也存在相对贫困的现象。

  沈跃跃副委员长强调,尽早研究2020年后的减贫政策。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虽然绝对贫困将消除,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要立足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着手研究2020年后的减贫政策,进一步研究建立农村减贫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贫困治理体系。比如,可以通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将已经脱贫摘帽的县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用乡村振兴的措施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2019年3月1日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