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爱国奋斗 科学报国|现场评论:把农民的田放在心上

河北日报 2019年06月1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张 博

“搞科研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发论文、评奖,而是要真正让老乡们受益。”

初夏的曲周,麦子已金黄,人们在劳作。行走在曲周县王庄村的田间小路上,记者不时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边和村民们一样给小麦施肥、除草、打药,一边观察、测量、探讨,还时不时地解答老乡的问题。他们就是中国农大科技小院的老师和学子。

从最初的改土治碱开始,一批批中国农大师生从繁华都市来到曲周乡间。46年来,他们和农民打成一片,用脚丈量大地,用心丈量生活。让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米粮川”,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田野处处洋溢丰收的喜悦,把优异答卷交到乡亲们手中。“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实’‘思’两个字,‘实’是头戴帽子下田去,‘思’是把农民的田放在心上。”当记者问起在农村搞科研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晓林这样回答。

搞农业科研,方法有许多种。比如,在实验室里培育品种、观测数据、撰写论文,不用忍受风吹日晒、蚊叮虫咬也能出成果。但中国农大的师生们却选择了更为艰苦、更需要耐心的一条路。从北京到曲周实验站,再从实验站搬到农家小院,条件越来越艰苦、简陋,但农大师生和农民的心却贴得越来越近。他们年复一年奔走在田间地头,把目光放在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上。从小麦、玉米到西瓜、葡萄,再到鸡鸭养殖,老百姓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什么、推广什么。这是一种科研方法,更是一种情怀。有了这样的方法,做学问就有了清晰的方向;有了这样的情怀,搞研究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基层一线向来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把农民的田放在心上,把汗水挥洒在农民的田上,科技工作者就一定会有收获。“刚来的时候,我是一问就倒,老乡说我讲的‘中听不中用’。现在我已经是百问不倒。”说起来曲周之后的收获,中国农大的研究生贺敬芝一脸自豪。像农作物一样牢牢扎根在泥土里,让中国农大师生锤炼出更加扎实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科研成果。近些年,中国农大科技小院参与发表学术研究文章近200篇,其中一些发表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坚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的科研成果充分展现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随着中国农大一项项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曲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8.2%和41.5%,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农大的老师,不容易,了不起。咱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攀亲戚。”走在翻滚的麦浪旁,聊起中国农大的师生们,曲周老乡们赞不绝口。曲周田野上茁壮成长的庄稼和林果,曲周人民发自内心的点赞和感谢,都是对中国农大人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精神的高度赞扬,也是对更多科研工作者的深情召唤。

《河北日报》2019年6月13日第7版报道

【专题】中央、地方媒体对我校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的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