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曲周记忆:刻在石碑上,住在人心里

经济日报APP 2019年06月16日 报道 浏览次数:

自1973年改土治碱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农大师生就再没离开过这个叫做曲周的地方。只是年轻的面庞在变,服务的内容在变,曲周精神没有变,他们的初心没有变。

光阴流转,沧海桑田。如今的我们还是能在实验站里、在田间地头、在人们的交谈中感受到曲周的记忆。那不仅是曲周的记忆、是中国农大的记忆,还是曲周精神的记忆。

曲周记忆铭刻于石碑上

1988年,曲周县代表前往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为农大树碑一块。碑身是乳白色大理石,高2.3米、宽2.2米、碑文:“北京农业大学:改土治碱,造福曲周。曲周县盐碱项目区农民立,1988年8月23日。”

一块石碑,寄托着曲周人多少的感激之情。这段记忆被铭刻于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里,也激励着新一代的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科学之工具解民生之多艰。

↑1988年大学校园内树碑场景。(资料图片)

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在曲周县召开大会庆祝曲周实验站成立20周年。曲周县在实验站内为北京农大树碑立传,铭记多年来60多位专家、学者改土治碱的功德和业绩。

↑曲周实验站内石碑。

曲周记忆铭刻在田地间

开展改土治碱工作之前,农民吃的是高粱米、辣椒、红薯、野菜。别说白面馒头,玉米糊糊都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味。那些饥饿、绝望的记忆,这片土地一定记得。

盐碱土壤治理好了,地里的大片小麦、玉米,洋溢着丰收的气氛。家家能够不需要救济粮、吃饱饭,还能通过农业种植获得收入的增加。那些喜悦、满足的记忆,这片土地一定记得。

迈入绿色发展阶段,如何科学投入,获得增产?如何在农业生产中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新的时期新的问题,中国农大师生在带着曲周人民进行新的探索。那些科技带来的记忆,这片土地一定记得。

曲周记忆铭刻在人心里

中国农大教师过来之前,有许多工作组来治碱,信心百倍地来,半途而废地走。村民戏称他们是“飞鸽牌”,中国农大师生不一样,他们是“永久牌”。这些故事被曲周人一代代地讲了下去。

中国农大人发扬曲周精神,敢叫日月换新天,盐碱地的治理成果,是写在大地上的论文,无比真实;让地里的小麦产量增倍翻番,是收纳口袋里实实在在的粮食,不会造假。如今林丰果香的曲周不是一日打造。是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腾飞。

46年来,中国农大帮助曲周从改土治碱到米粮川,从米粮川到增收致富,再到现在的发展高产高效现代农业,中国农大为曲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曲周培植了创新创业的“科技基因”。这段记忆,铭刻于中国农大和曲周人心里,这段佳话将被更美地续写。

经济日报 记者:常理 于浩 责编:胡达闻

经济日报APP2019年5月31日报道

【专题】中央、地方媒体对我校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事迹的报道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