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开学典礼 | 研究生导师代表杜太生:加强“三点认识”,培养“四种能力”

烟台研究院 2019年09月1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金秋九月扬帆起航,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200名2019级研究生新同学。非常荣幸作为导师代表发言。首先祝贺你们即将在这所有114年办学历史的中国农业最高学府深造!祝贺你们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开启梦想旅程!

21年前,我与同学们一样踏上了研究生求学之路,不同的是你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是在偏僻的黄土高原杨凌小镇。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家谈一谈对科学研究的三点认识和研究生期间应该培养的四种能力。

一、对科学研究的三点认识

1、科学研究的灵魂是创新

创新就是想前人所未想,但这些想法不是空中楼阁,通常都是对已有的理论具备了深刻的洞察力之后才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在今年的基金委地学部人才项目评审中,探索强调四类创新:一是方法学创新,是否创立了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可被用来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二是关键科学证据,是否为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关键的、可靠的证据;三是理论认知或社会需求,是否对所在学科的认知体系或对解决重要社会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有实质贡献;四是学科发展,研究工作是否可以导致领域研究方向、范畴、视野或视角的变革或者领域认知体系的显著进步,从而促进学科发展。这四点可以供我们参考,也是研究生未来创新努力的主要方向。

2、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国家使命与担当

习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担当就是责任,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在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就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2020-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对同学们来讲,这30年正是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创新期和奋斗期。希望你们把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融入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之中,开启奋斗青春的新篇章。

3、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我们的根本遵循

作为导师,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应大力倡导和弘扬新时代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农大人从曲周走向黄淮海、走向石羊河、走向黑土地,走向全国各地的200多个野外场站、教授工作站和“科技小院”,今天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又走到了烟台这片神奇的热土。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研究生都可以做到立地顶天,创造奇迹。立地就是用你们的知识和才干解民生之多艰,顶天就是解决科技难题、出一流成果。这是几代农大人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情怀,也是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根本遵循。

二、研究生期间需要培养的四种能力

研究生教育是做事之法与做人之道的教育,对研究生的能力自然有更高的要求。什么是导师?导之以行,师之以诚。导师“导”什么?主要是导方向、导方法、导创新。这就需要研究生具备四种能力。

1、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把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终表现在创新的物化成果上。研究生的创新一般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新问题;二是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老问题;三是用旧理论(老方法)研究新问题;四是用旧理论(老方法)研究老问题。今天,你们能在这里参加开学典礼,说明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运用已有知识体系进行科研活动的思维定势,但还需要提高对相关知识和信息批判、综合、组合,并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能力;加强发散、直觉、归纳、形象与抽象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我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你是否主动地去理解导师的研究思路?是否明确课题的创新之处?是否为了课题研究需要主动地补充自己的知识?是否在课题的进展中主动地加入自己的思想?在研究工作碰到困难时是否积极地寻找对策?如果研究生不是主动的,而是在每周工作汇报或论文压力驱使下被动开展工作,再好的科研条件和思路都会大打折扣。

2、主动学习能力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研究生不能只满足于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也不能满足于学习培养计划中所设置的十几门课程。要在导师指导下编制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大课程表”,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中提高自己,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导师一般采用宽松式管理。除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老师会主动找你以外,其余时间都需要你主动联系老师。同届的几个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指导,这是由平时研究生的主动交流频度和质量决定的。尤其是你们与导师不在同一个校区,更要主动加强联系,主动向导师汇报进展、主动沟通想法,获取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3、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

对研究生来说,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同等重要。科学共同体评价学者主要还是看学术论文,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也是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这就要求大家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毕业之后,你们更要面对项目任务书、基金申请书、研究报告等等书面表达的更高要求。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这也是研究生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

研究生阶段,无论是聆听学术报告,还是日常实验室生活中陈述研究进展,或者是参加会议做poster或学术报告,都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并积极通过交流讨论学习他人好的想法,这都离不开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这种口头表达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演讲和口才,它所体现是基于严密科学思维和扎实科学实践的语言逻辑。

4、沟通与协调能力

沟通协调的目的是形成共识、赢得认同和获得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研究生的沟通,首先是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目前沟通方式多元化,你可能会跟导师面谈,也可能会打电话、发微信、发短信。我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三点:第一是互相尊重,第二是注意必要的礼仪,第三是沟通之前要做点准备,提点建议或想法而不只是问我该怎么办。

大多数科研活动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协同作战”。希望同学们有意识的补短板,提升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我们在西北石羊河流域20多年的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通过研究生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机融合。沟通协调能力越强的同学,得到的帮助也越多,科研进展也比较顺利,就业后的发展空间也很大。极少数不善于沟通协调的同学,往往会被自己或被别人无形的孤立起来,研究进展和发展潜力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同学们,你们现在处于最具创造力、最容易做出成就的年龄段。预祝大家以平和的心态,持久的毅力,打好基础,做好研究,出好成果!希望大家以“解民生之多艰”为己任,用真才实学服务乡村振兴,共同谱写中国农业大学面朝大海的蓝色华章!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马文哲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