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中国抗疫经验的全球分享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中国网 2020年03月2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徐秀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教授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已有超过170个国家出现病例,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5万例;与此同时,国内疫情逐渐趋于缓和,新增本土确诊病例0例。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不管是从抗疫防“输入”本身,还是从经济一体化考虑,如何积极贡献国内外持续抗疫,主动参与全球卫生治理,都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核心议题。除了物资捐赠、科技合作和专家派驻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邀请中国抗疫经验“走出去”。在此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向全球分享中国防疫抗疫的经验也成为国内外日益关注的焦点。

那么,中国抗疫经验的全球分享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注重遵循抗疫经验平行分享的原则。即面向全球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时,首先要避免在认知、态度和口气表达上将中国经验绝对化和唯一化的倾向。在经验分享中避免在认知上将中国防疫抗疫路径和经验作为全球唯一有效的方式而在态度和口气上产生洋洋得意、甚至傲慢的情绪。任何国家的防疫抗疫过程都有其医疗资源、经济实力、政社关系和国民文化等方面的考量,贸然以为所有国家都须采用一种方式,在知识上是短视的、在态度上是有偏见的。但是,承认各国国情差异并不妨碍各国之间互相借鉴学习,并对自身加以改进。作为在防疫抗疫上已积累一定经验的先行者来说,中国对外所秉承的态度应该是:“面对疫情,我们也曾经历类似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是这么解决的,这些做法是否对你们有借鉴?”这种经验平行分享的原则也是中国长期提供对外援助时所遵从的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并不基于系统化知识构建之上对他国进行政治经济或是社会的干预,而更多地注重技术性的合作和发展经验上的平等分享,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分享普通人的、人民的力量。看过世卫专家埃尔沃德博士介绍自己在武汉考察见闻的人们一定会被他叙事中的真诚与平和所打动。在他的讲述中,普通人的情感和行动贯穿始终。他提到了武汉人民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也强调中国人带给他的普遍向上的力量和强大的责任感。不管是翻译、火车站工作人员、医护人员,还是当地负责人、以及封闭在家的各行各业的人们,他们身上的克制和勤奋呈现了力保自己家庭和社区、乃至全球社会的坚强决心和强大的责任感。埃尔沃德博士的表述并非个案,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和中国对外援助的加强,中国抗疫为全世界争取宝贵时间和经验的做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甚至改变了许多西方人原有的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在中国抗疫经验的全球分享中注重讲述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呈现一个个守护在病房前的医生和护士、奔波在旅途中的物流工作人员、奋斗在火神山工地上的建设者、忙碌在实验室的科学家,以及一个个决策一线的领导者,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激发他国普通民众共同团结抗疫的决心和勇气,另一方面也利于向世界呈现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既有国家的整体性,也有普通人个性的故事。

注意分享国家和社会互动中的宏观领导力。尽管在防控疫情早期显现了一些我们在治理能力、应急能力和物资储备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但迄今为止的抗疫进展也充分反映了中央高层和中国政府在社会动员、社会组织和调整应变能力方面的优势,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在面对越来越频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危机时经常被倡导呼吁的一种快速反应力和社会整合能力,也是当前抗衡单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一剂良药。在这次防疫抗疫的过程中,中国国家和社会高层领导能力不断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提及,比如方舱医院的建设、地方政府之间的对口帮扶、根据疫情进展进行各省分级处理的提前部署,乃至在疫情趋稳后开始返工复工时政府、企业和民间社区多方联动的模式。与此同时,中国还与国际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及时的信息分享,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对外援助,所有这些过程都体现了中央政府较强的对内与对外的宏观协调能力,对于全球社会而言,这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和社会立体互动的知识,在现行的全球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中也是较为稀缺的。

注重经验分享主体的多元性和中欧互动的先行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的一个重大命题,如何开发出更多的知识分享主体性也是一个关键议题。高层政府官方的讲述和交流固然重要,民间的对话也很关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在于命相连。疫情当前,全球人民同气连枝,科学家团体、医护专家、民间机构、跨国企业、名人个体、普通人民都能通过自己的渠道和方式进行中国抗疫经验的平行分享。外方人士尤其是在华留学生、国际组织等也能使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表达所见所感。根据当前的疫情态势,中欧之间的守望相助、经验分享可以先行一步,加强共同抗击疫情的主导声音,强调合作,进而为后续的中美合作及全球更大范围内的共同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网2020年3月2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