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农业大学教授张龙:巴基斯坦此轮蝗灾须用化学防治 晚间清晨效果最好

中国经济网 2020年05月2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图为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防治专家张龙在“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活动中发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鹏 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3日讯(记者 廖一帆)巴基斯坦正经历27年来最严重蝗灾,第二波蝗群正在陆续形成。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防治专家张龙在“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活动上介绍,在特别必要的时候,比如现在巴基斯坦蝗虫大爆发的情况下,就要采取化学防治。

  张龙提醒,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对环境和农产品带来一些污染,对非靶标生物也不安全。因此,喷药者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做好安全防护。另外在喷洒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农作物直接喷洒,以免造成农药残留超标。

  张龙说,目前国际上的蝗虫治理策略主要以可持续治理为主,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生态治理。在生物防治手段方面,蝗虫微孢子虫和绿僵菌都对沙漠蝗防治有效。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化学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包括高氯、敌杀死等。还有一些是有机磷农药,比如马拉硫磷。

  今年2月,张龙作为中国蝗灾防治专家组成员前往巴斯坦进行了实地考察,协助巴基斯坦制定蝗灾防治方案。

  张龙说,有效监测非常重要。要精准掌握蝗虫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孳生程度如何。比如在蝗虫孳生前期,可以采用一些昆虫生长调节剂抑制蝗虫脱皮。而当蝗虫到了成虫期开始迁飞,可以施用一些广谱的高效化学农药,比如马拉硫磷和菊酯类农药。

  张龙强调,沙漠蝗有个特点是在晚间和清晨,它们大多在树上休息,不怎么活动,这个时候喷洒化学农药效果比较好。总之,在蝗虫防治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蝗虫自身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包括它的生长发育、行为学等等来进行防治才能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

  据张龙介绍,沙漠蝗虫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蝗虫。巴基斯坦蝗灾爆发成因复杂,防治相对困难。目前,巴基斯坦蝗虫防治手段相对比较缺乏。在这个情况下,大爆发蝗灾将给巴基斯坦的农业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现在正值第二波沙漠蝗爆发阶段,巴基斯坦正积极地组织防控。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地援助巴方进行沙漠蝗灭杀。

  “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于5月20日中巴建交69周年前夕举行。中国专家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向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卢旺达、尼日利亚等4国的169名观众演示植保无人机、加农炮(高效远程喷雾机)的使用方法并讲授治蝗农药的施用注意事项。云沙龙由中国经济网主办,中国经济网中经云端、巴基斯坦《论坛快报》脸书账号同步直播。 

中国经济网2020年5月2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