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全国人大代表孙其信:在农业科技“卡脖子”技术上下功夫

人民网 2020年05月28日 报道 浏览次数:

360截图-270630687.png

人民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林露)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就助力脱贫攻坚和农业科技创新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

师生扎根乡土乡村 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孙其信告诉记者,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中,中国农业大学拿下了两个奖项。“这是学校连续第三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在全国高校中也是名列前茅。”据了解,该校农学院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杨宁教授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孙其信介绍说,中国农大农学院发起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牵头组织全国农科师生深入扶贫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调研形成专著并引领推广扶贫实践经验。通过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农学院扎根乡土乡村,在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灵丘县开辟有机旱作助贫道路与模式,打造“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品牌,助力灵丘实现脱贫摘帽。同时,还设立精准扶贫研究生专项、乡村振兴青年农场主菁英班和种业菁英班,打造“三全育人”模式,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持续提供资源和动力,形成了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高校“范式”。

中国农大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宁获得的是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这是中国农大教师连续第三年获得这个奖项。杨宁教授作为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探索养鸡产业扶贫新模式,培育出“农大3号”“农大5号”节粮型蛋鸡,饲料转化率达到1.99:1,比普通蛋鸡节约饲料约15%以上,每只鸡增加9.15元纯收入。2016年以来,在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等贫困地区推广养殖节粮型蛋鸡501.35万只,实现增收6016万元。此外,针对大别山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自然特点和产业特色,杨宁教授还带领团队为各地产业扶贫“开方抓药”,帮助金寨县、霍邱县等贫困县实现脱贫。

“中国农大将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不断作出新贡献。”孙其信说。

在农业科技核心关键领域和“卡脖子”技术上下功夫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涉农高校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孙其信表示,中国农大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在农业科技核心关键领域和“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努力发挥创新的引领先导作用。

抢占生物育种和兽医公共卫生等基础前沿制高点,实现国际领跑。“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的制高点”,孙其信介绍说,中国农大立足国际前沿,在国际上首次克隆控制玉米紧凑株型、密植增产关键基因,建立玉米紧凑株型分子调控网络;针对动物育种技术,学校建立奶牛、蛋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奶牛、蛋鸡生物育种技术与产业应用处于国际前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更凸显出兽医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学校围绕动物疫病防控与公共卫生安全,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超级耐药菌和耐药新机制,推动WHO、EMA等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及时调整多黏菌素使用风险管理政策。”

中国农大还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大幅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面对饲料蛋白质资源严重短缺,该校李德发院士团队研发出基于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技术,可替代进口大豆15%以上,年节约大豆1470万吨,氮排放减少20%。无线跨网适配技术和无线采集控制器等水产集约化养殖精准测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则打破了国际垄断。

此外,中国农大一直致力于集成农业产业重大技术,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战略。针对过度施肥、水资源紧缺等农业产业重大瓶颈,中国农大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创建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增产5%至20%,节本20%以上,水土流失减少60%以上。在华北平原粮食主产区传承“曲周精神”,建设“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绿色吨粮田”,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科技小院”网络,带动2090万农民实现5.66亿亩农田粮食增产11.2%、减肥15.6%、增效30%以上。

人民网2020年5月28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