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资助深化行动 | 一个也不能少,人发学院多角度助力学生发展

学工部 2020年06月3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如何做好这一道疫情期间的“加试题”,如何跑出中国减贫的“加速度”,这一问题牵动着全国上下国人的心。为此,中国农业大学启动“深化资助育人、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重点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统筹运用各类帮扶手段,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其中,人文与发展学院综合利用学院资源,一对一建立结对关系,从经济、就业、学业、人生规划等多角度开展育人工作,精准对接,确保做到“一个学生也不能少”。

2020年,人发院共有建档立卡学生26名,其中,本科生16名,研究生10名,21名同学家庭已脱贫,5名同学家庭未脱贫;8名同学为2020届应届毕业生,18名同学为非毕业生。

为更好达到资助育人的总目标,学院由上而下,责任层层压实,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多次在党政联席会上商讨整体计划,部署导师责任制,动员研究生导师、本科生班主任积极参与其中;学院多次召开学生工作例会及资助育人专项讨论会,在细节上落实各项工作,共同商讨主要困难并逐一解决;在全院班主任工作会议中重点介绍资助育人工作进度,督促班主任们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开展工作。

 

结对帮扶导师:由点到点,打通最后关节

在工作伊始,人发学院着力构建“一对一”帮扶关系,根据建档立卡学生的基本信息、当下需求、未来发展等情况,点对点联系帮扶老师,打通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在本科生中,根据学生学业进程,低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实施帮扶,主要围绕学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困难等方面开展工作;高年级学生则由专职辅导员实施帮扶,主要攻克学生就业、职业规划、未来发展等重点问题,实现建档立卡群体100%就业的目标。而在研究生中,学院则把育人工作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由学生导师承担帮扶重任,将经济帮扶、学业帮扶揉入到学生日常科研、生活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学院组建帮扶导师联络群,定期在群内分享资助工作进展,方便导师们间互相交流,共享经验。

 

其中,发展182班班主任周津春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谆谆教导,因人制宜地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该班作为全院班内少数民族同学最多、情况最复杂的班级,总体量35人,含有3个西藏少数民族同学,4个新疆少数民族同学,周津春老师压力很大,但她却将工作做到了极致。面对班内3位建档立卡同学,周老师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质开展沟通工作。面对喜欢舞蹈的藏族同学,周老师鼓励他积极参加学院活动,树立自信心,在学院多个舞台上绽放光芒;面对转专业过来的新同学,周老师及时了解该生家庭情况,帮她分析如何选课,鼓励她联系课程老师增进沟通,并为学生介绍了关系不错的同学,开展有目的地学习提升帮扶工作;面对想要挣钱养家的男生同学,周老师为其联系了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他早日进行职业规划,方便其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未雨绸缪。

匹配资源:整合优化资源,精准匹配到位

在利用学校资源库的同时,人发学院也在着力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库,从而更好做到精准对接,为建档立卡学生提供更匹配的帮扶资源。统筹使用院内丰富的课程资源、校企合作的优质就业资源、校友资源,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匹配度高、具有人文特色资源库。学院与中公教育、学而思、励步英语等具有明显人文特色的企业达成长期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方面有众多的优质资源可以匹配。例如,学而思在学院筹建的实践就业基地,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践实习、行业研究三个方面,提供教育技能培训、职业能力培训、职场实操培训等课程和实地实习机会,为低年级学生创造就业能力培养的平台,为高年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基地,尤其对于经济方面较为困难的同学,更是可以享受到免费、高质的培训帮扶,助力他们学业就业双发展。

 

主动联系地方校友,帮助学生纾忧解困。2016级本科生陈同学目前便在校友师兄的帮助下,完成她人生中从毕业到就业的重要一步。陈同学来自广西省玉林市的一个小县城,当地经济发展滞后,家中姊妹众多,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自父母外出务工,至今家庭未脱贫。陈同学为减少家庭负担,早在今年初春,便开始网上投递简历,疫情情况好转后,更是奔波在面试、笔试的路上。因陈同学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以及今年整体就业大环境略显疲态,该生一直未获得就业机会。

 

在帮扶导师与该生进行多次沟通后,学院针对该生想在家乡工作的就业期望,为其联系了学院2016届毕业生校友,重点解决其就业难的问题。该校友是一位生于广西,长于广西的地道“老乡”,同时也在广西从事组织工作。在校友的帮助下,陈同学对自身优势、专业特色、兴趣倾向等特质进行了细化的自我剖析,也对玉林市各类单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始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心理焦躁情绪也逐渐得到了缓解。

帮扶策略:以人为本,挖掘学生潜力

在资助育人的工作中,人发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每个学生的特性出发,为其量身定做帮扶方案。除为每个建档立卡学生建立“一人一册”外,帮扶导师将工作细化到实践中,一对一指导发展方向,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从导师帮扶转为自我进步,从而实现学生原动力的开掘。

以2016级本科生陶同学为例,陶同学作为建档立卡学生,自大四上便开始了实习之路,以便顺利毕业,尽早减少家庭压力。在与该生的沟通中,帮扶导师发现该生具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较为完善的职业发展计划。对此,帮扶导师改变原有帮扶其就业的目标,转为帮助其更加全面认知自己。在该生收到7个offer的情况下,鼓励其将时间多用在自我思考和定位上,而不是一味追求offer的数量。最终,陶同学顺利入职苏宁易购,并在签署合同后第一时间与导师联系,表示其已规划好就业后1-2年的职业目标,着重在编程、计算机语言上跨专业学习发展。通过此案例,学院发现资助育人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更是引导学生时刻充电,注重自我进步,这样才能形成育人工作源源不断的原动力。

 

同时,面对非毕业生时,资助育人的目标则转换为如何提升学业成绩和其他能力水平。本科生2018级农同学便是一个兼有各类特点的特殊学生。首先,他在2016年征兵入伍,2018年退役返校,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于当下的学习生活略有生疏;其次,降级转入2018级全新的班级,陌生的人际关系让他常有不适;同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在2020年暑假并没有回家,而是留校做兼职,适逢疫情,自1月份以来一直滞留在京。面对这种情况,学院和导师对农同学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辅导。第一,为了减轻其经济压力,疫情留校期间,学院为他单独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在院内帮助行政老师发放防疫物资、日测体温;其次,帮扶导师根据其专业特色,为他一对一推荐了书籍,并督促他完成读书笔记,每日上交读书心得,提升阅读能力;同时,为了增进他与同学的感情,导师推荐其参加URP等项目,在提升学业能力的同时,也能和专业内同学互通有无,增进同窗之情。多管齐下,合力帮助农同学在疫情期间,也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深化育人工作离不开脚踏实地的付出,也少不了持之以恒的坚守。在完成既定计划后,学院正在逐步建设自身资源库,方便学生在学业、就业、能力提升方面更加快捷有效匹配资源;成立导师智囊团,将行之有效的经验互相借鉴,互通有无;引入精品培训课程,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已将提升导师帮扶能力提上议程,共同成长。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始仿佛一团星火,学业帮扶、就业指导、课程培训……这些举措让此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学校的关怀和导师们的助力,为学生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对着天空展翅欲翔,相信这一股力量会托举着他们,乘风破浪,愈飞愈高。

责任编辑:姜萍萍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