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新时代,涉农高校科技创新面临新挑战

人民网 2020年07月3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高校“双一流”建设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人民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林露)“新时代,涉农高校的科技创新面临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新理念、新举措。”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通过科技创新兴农强农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农大主持开展的“黄淮海盐碱地综合治理大会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孙其信认为,作为涉农高校,打好强农兴农的科技创新攻坚战与持久战,既要有“顶天”的魄力,勇于探索国际最前沿、最关键、最难突破的农业科学问题,又要有“立地”的情怀,致力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亿万农民的福祉,用之于民、惠之于民。

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时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孙其信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说,200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就来到梨树从事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信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与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一起研发并创建出以玉米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将积极联合国内专业优势力量,助力打赢东北黑土地保卫战,并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黑土地保护的队伍中来。

“新时代,涉农高校的科技创新面临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新理念、新举措。” 孙其信认为,在创新方向上,要突破传统惯性和研究尺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在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动植物绿色生产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球农业和国际发展等重大课题上,超前谋划、精准布局,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创新水平上,要强化上游基础研究,促进中游关键技术研发,推进下游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力争取得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重大成果,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源头产出和供给。在创新投入上,要改变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与农业农村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特点不相适应等问题,优先补齐三农科技创新短板。

加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人才培养

中国农业大学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正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孙其信告诉人民网记者,依托学科优势,中国农大正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依托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农业工程、作物学等“双一流”建设学科,设立“科技小院”“牛精英”“卓越临床兽医”等改革专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典范。

“我们探索通过‘科技小院’建设,深度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孙其信介绍说,学校依托全国23个省市建立的127个科技小院,累计服务农户超过20000户,覆盖45个作物体系。科技小院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有效结合,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建设者长期扎根基层,零费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服务农户及生产组织。

孙其信告诉人民网记者,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农大通过持续开展社会实践,助力学子深入乡村了解民情、增长才干。目前,中国农大正在引导广大农科学子积极投身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脱贫攻坚·青春建功”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践育人平台,组织学生深入产业一线、田间地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感悟农业农村农民发生的实际变化,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与此同时,学校还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开展广大学生躬身实践的鲜活故事和事迹,涵养农大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三农”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

人民网2020年7月30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