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组织力是关键

农民日报 2021年01月3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陈东琼 钱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把乡村发展起来的职责和使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至关重要。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力是党组织领导、动员、整合党员群众和社会组织,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力量体现。组织力不是一种单一的力量,而是几种力量聚合并且共同作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大合力。在农村社区,组织力外化为促进产业兴旺、创建生态宜居、培育乡风文明、推进治理有效、实现生活富裕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和发展推动力。这5种力是衡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维度,也是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标准。

  坚定的政治领导力。政治领导力是组织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力,体现了党组织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以及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必须注重政治领导力建设。有了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才能更好地把党的主张、党的决定落实到基层,实现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政治领导力,就是要聚焦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党建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从根本上保证各类社会组织能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农村各项工作都能与党的主张和党的要求保持一致。

  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思想的统一,才会有行动的一致。提升思想引领力,就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补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引领党员群众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思想道德和民主法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村党员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网络学习平台等新型载体的作用,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奉献社会、建功立业的主体意识,使广大党员群众真正成为党的政策的支持者,乡村振兴的行动者。

  高效的群众组织力。群众组织力是指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文化、环境不断发展改善的能力。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和农民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关联呈现弱化趋势,党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也有所下降。提升群众组织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破解农村合作困境的重要形式,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党员的先进性可以在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农村群众的分散性则可以通过组织化得到改善。提升群众组织力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工作,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卓有成效的组织动员,在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营造乡村文化氛围、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实践中,把群众紧紧聚拢在党的周围。

  广泛的社会号召力。社会号召力是指党组织对农村群众、社会组织的影响、引导、凝聚、动员的能力,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作风等决定的。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对于动员接续推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各方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运行不规范,党员干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带领群众致富时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号召力。提升社会号召力,要把握住民心这一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和主动引领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把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做好了群众工作,回应了群众关切,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党组织就会有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引导力,社会号召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持续的发展推动力。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建设是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发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推动力,既是农村党建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就无从谈起。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实际,精心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在巩固脱贫攻坚第一线,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头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治理效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书写好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大文章。

  (作者陈东琼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钱钰系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农民日报》2021年1月30日3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