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这个地方了不起,我们每吃两颗鸡蛋,就有一颗源自这里

新闻中心二室 潘彩清 学生记者杨镜琪 2021年10月2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你知道吗?在中国,人们每吃2颗鸡蛋,就有1颗来自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峪口禽业”)培育的京系列蛋鸡。作为北京市第一批菜篮子工程,峪口禽业已有40余年的历史,1999年开始蛋鸡自主育种,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出5个蛋鸡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加快了蛋鸡品种国产化进程,从源头保证了我国家禽种业安全。


在距离北京市区东北八十多公里处,北京平谷区的山沟里,隐藏着中国蛋鸡最核心的纯系种源。从地图上看,这个种鸡场的周围大多是山地,看起来就像是与世隔绝的“秘密基地”。和普通的鸡舍不同,这里的每只种鸡都住宿的是豪华单人间,不仅每个房间都有房号,每只鸡都有身份证号,哪只鸡下的蛋一目了然。

峪口禽业目前拥有7万只蛋鸡纯系原种,根据1:24万倍的产业放大效应,完全能够覆盖中国十亿只蛋鸡的养殖规模。

峪口禽业家禽研究院院长吴桂琴是我校校友,她介绍道:“实现蛋鸡的自主育种,对于老百姓餐桌的意义在于种源可控,有底气在国际上竞争,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并且我们针对的是中国消费者、生产者、制种者多元化需求,量身定制的蛋鸡品种,打造中国蛋鸡第一品牌。”

这里的肉鸡享受五不打扰五星服务的十大福利,无抗养殖更安全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峪口禽业经过不断探索尝试,提出了“完善蛋鸡,发展肉鸡产业”的公司战略,计划到2030年培育京系列蛋鸡十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培育沃德系列肉鸡四个品种,国内市场占三分之一。

峪口禽业充分发挥了种业科技创新的优势,提出为肉鸡提供10大福利的理念,提供适宜的料、水、光、温、风等条件,通过立体笼养,实现鸡、粪分离,达到不易生病的目的。在小鸡出雏1日龄时进行免疫,养殖过程中采取不打针、不投药、不消毒、不分群、不抓鸡等措施,尽量不打扰鸡仔的生长发育,小鸡们“身心愉悦”,长大后肉质自然鲜美。

蛋鸡打赢种业翻身仗,推广全国,造福全产业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蛋鸡种业不仅不再是我国的卡脖子行业,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不可掉以轻心。”吴桂琴表示,作为生物种业领域的核心企业,峪口禽业四十年发展历程中,不忘带动农民致富的初心,牢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使命,全力打造蛋鸡行业“中国芯”,做好服务推广工作,打赢种业翻身仗。

2008年9月,峪口禽业向畜牧部门提出了申请,启动了新品种审定工作。2009年4月18日,他们自主培育的京红1号、京粉1号蛋鸡,在人民大会堂的新品种发布会上公开亮相。

自主品种推向市场后,大约1/3的养殖户开始养殖京红1号、京粉1号,约1/3的养殖户仍然坚持养殖海外品种,而剩下的养殖户选择了观望。王粒源是北京郊区的一个养殖户,2009年他选择京红1号进行养殖,在那一年,他的多个同行因为养殖进口品种的蛋鸡,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当时,不少养殖户养殖的进口品种蛋鸡,死亡淘汰率非常高,不仅得了各种传染病,而且出现了局部流血不止的现象。经过相关部门查验发现,这是一种叫做血管瘤的禽类白血病。

进口品种的海兰蛋鸡大面积暴发血管瘤,市场恐慌之下,王粒源幸运地发现,自己养殖的京红1号、京粉1号却没有任何症状。

很多养殖户开始像王粒源一样,纷纷转向养殖峪口禽业自主培育的蛋鸡品种,2009年,京红1号、京粉1号就实现了上亿只蛋鸡的销售。

王粒源说,自己目前整个养殖场投入了2000多万元,每年的盈利在200万元上下,两个品种带来的收益就相差了将近1/4。所以,这11年来,他一直养着国产的京系列蛋鸡。

吴桂琴:我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培养

这些年,以吴桂琴为代表的育种团队,聚焦研究自主知识产权蛋鸡和肉鸡品种培育,占领现代化育种技术制高点,掌握了国际先进的育种理论和技术,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国内首款蛋鸡专用基因芯片凤芯一号,率先建立蛋鸡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禽育种核心技术体系。

成功培育5个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生产性能国际领先的京系列蛋鸡新品种。随着京系列蛋鸡的不断更新,自主蛋鸡迅速扩大到占领了全国蛋鸡市场的半壁江山。进口蛋鸡的市场占比,也从2008年的80%下降到了目前的不到40%。峪口禽业成为世界三大蛋鸡育种公司之一。

1999年,吴桂琴成为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的一员,此后9年时间内,吴桂琴先后完成了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受到了农大淳朴校风的深刻影响。作为蛋鸡育种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领军人,入选北京市2013年度30家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名单。吴桂琴先后还获得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多个项荣誉。

对于这些荣誉的获得,吴桂琴表示离不开母校得培养。毕业多年,她依然与母校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且经常作为嘉宾为农大的本科生、研究生带来精彩的课程。2017年,她被聘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用育种实践为同学们传道受业解惑。2005年,吴桂琴作为百年校庆的志愿者陪伴着那时的校友,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她十分感谢农大的培养。在中国农业大学116生日之际,吴桂琴祝愿母校培养出更多人才,围绕着美好生活做出更多的成绩。作为农大校友,吴桂琴表示愿意积极响应号召,谨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衷心祝愿母校越来越好!(潘彩清摄影 吴桂琴供图)

责任编辑:姜萍萍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