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百年大党的100个故事: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前线客户端 2021年10月2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探索浩瀚宇宙与和平利用太空的崭新纪元。

“东方红一号”卫星

研制中国自己的卫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梦想。1957年10月和11月,苏联先后成功发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在此之后,中国迅速掀起了宣传讨论卫星的热潮。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对卫星的意义和用途展开热烈探讨,同时建议中国政府开展卫星研制工作。1958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一点卫星。”随后,卫星项目成功立项并被列为1958年第一重要的科研任务,称“581”任务。

“581”任务确立后,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随即展开。在当时,受落后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卫星研制工作基本上是从零开始,没有相关资料参考和技术支撑。面对重重困难,科研工作者们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面对理论困难,他们就到图书馆查找,到工厂调研计算,反复论证并向工人请教;面对制造困难,他们协同多个单位,数年攻关;面对装配困难,他们找到废弃厂房,自己搭屋顶,用芦苇糊墙壁,用借来的电线与水泵,自己改建厂房。最终,他们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研究实体,进行了诸多关键性的试验,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装配问题,为卫星的最终研制成功和顺利升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4年,影响卫星全面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地面空间环境模拟系统和运载火箭技术得到解决。中国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全面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的各项条件终于成熟。1965年8月,中央正式批准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并将之前的“581”任务更名为“651”任务。此后,中国的人造卫星工作正式转入工程研制阶段。1966年5月,根据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的建议,该卫星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67年初,卫星播放《东方红》乐曲作为连续信号的方案得到确认。至1970年,相关技术难题被一一突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和组装工作基本完成。卫星发射升空终于被提上日程。

“东方红一号”卫星乐音装置

1970年4月24日21时,“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1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轨道,并用无线电波从太空发送《东方红》乐曲至地球,卫星发射任务胜利完成。4月25日下午,新华社向全世界播报:“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离地球最近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25日20时30分,卫星经过北京上空。欢呼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天安门广场,在天空中搜寻那颗闪耀的“星星”。在随后20天的工作时间中,“东方红一号”卫星不间断地向地球发送《东方红》乐曲的无线电信号,同时将探测到的相关数据传回地面。5月14日,“东方红一号”停止发射信号,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观看“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群众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航天技术领域实现多项历史性突破,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并为此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梦想,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与发射,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并直接推动了“两弹一星”精神的塑造。此后,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主要内容的“两弹一星”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国人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0多年前,中国的“东方红一号”还只能工作20天,只能播放简单的乐音。5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和神剑腾飞等重大工程任务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天大国。从“东方红一号”实现零的突破,到如今的“群星璀璨”和“遨游太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举世瞩目,世所罕见。

半个世纪后,作为中国航天发展史里程碑的“东方红一号”,虽早已停止工作,却仍然在轨运行。它漂浮在浩瀚的太空中,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仿佛在默默注视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那曾经由它播送的熟悉旋律,仿佛还在宇宙的深处激荡、回响。

作者简介: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岳博伟,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前线客户端2021年10月2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