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百年大党的100个故事: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前线客户端 2021年11月1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好看着好高兴,坐在稻穗底下乘凉。”这个禾下乘凉梦的主人公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运用与推广的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图源于网络)

袁隆平,1930年出生,江西省德安县人。身处战争时期,年少的袁隆平跟随父母颠沛流离,辗转江西、湖北和湖南等地,各地饿殍遍地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袁隆平幼小的心灵,也初步确立了他的农学梦。高中毕业后,他不顾父母反对,进入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1953年,袁隆平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他又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进行红薯育种研究教学。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逢三年严重困难,农民饿倒在路边或是田埂边的情景再一次刺痛了袁隆平。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工作,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

水稻育种工作并非易事,但袁隆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普遍认为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所以推论这株水稻为天然杂交水稻。次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这棵“鹤立鸡群”的植株就是是天然杂交稻。1965年,袁隆平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的播种中,成功繁殖出1~2代。这项研究得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的结果,彻底推翻了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传统经典理论学说。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由此,袁隆平率先在理论上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在攻克“三系法”配套难关之后,袁隆平继续探索杂交水稻,致力于将杂交水稻的成果推广到全国。1975年,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自翌年起,杂交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大幅度提高,其成果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1985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97年,他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产杂交水稻形态模式和选育技术路线,开始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通过攻关研究,该研究于2000年实现了第一期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的指标,比现有高产杂交稻每亩增产50公斤左右。2006年,为更好地运用和推广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袁隆平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到2012年,该项目共计在50个县市区实施,面积为882.2万亩,增产稻谷达9.62亿公斤。其水稻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不仅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突出的贡献,还就“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纪问题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袁隆平(左二)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图源于新华社)

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的另外一个梦想。他曾说:“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为此,袁隆平曾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30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和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10多次。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袁隆平也因此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先后获得联合国“科学奖”“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世界粮食奖”和“马哈蒂尔科学奖”等多项荣誉表彰。

2012年袁隆平获“马哈蒂尔科学奖”的场景(图源于新华社)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在与家人告别时,他念念不忘的始终是田里的杂交水稻。

缅怀袁隆平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真实写照。为让无数人远离饥饿,这位稻田守望者几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攻关不止。数年前,中国的水稻产量每亩仅为250公斤左右,饿殍遍野的景象刺痛人心。近年来,水稻的双季亩产超过了1500公斤,国无饥馁让人满心欢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纪念袁隆平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让圆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

作者简介:刘梦演,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

前线客户端2021年11月11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