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建党100周年征文 | 高校红色基因形成过程与育人途径探讨——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

北京教育 2021年02月1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作者:张 艳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室

摘 要:高校坚定“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对办学史上红色基因的挖掘与传承弘扬。高校红色基因凝结着一辈辈师生跟党走和为国为民接续奋斗的宝贵精神。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红色基因形成、积淀与传承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就如何将高校红色基因融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具体意见。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育人工作中要传承红色基因,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青年,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关键词:红色基因;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体系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高校成为引领先进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其中北京高校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建设、早期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高校特有的追求理想信念、不怕牺牲、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文化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精神得到了延续和传承,高校师生为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富强,在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高校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融入和引领高校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高校文化特色的红色基因。

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和高校党组织的创建,是高校红色基因形成的源头活水

早在1917年11月,李大钊同志进入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馆长,就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河。在李大钊同志的影响下,一批北京高校开启了红色历史进程。其中,中国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农大)就是这样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校,历经百年风云,始终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紧密相连。在历次的爱国运动中,农大师生始终勇敢地站在运动的前列,为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大师生就以国家兴亡为担当,积极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先后有15位青年骨干为革命壮烈牺牲。

     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高校历史性地担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播特殊阵地的使命。1919年,在“五四”运动前夕,为了唤起民众,李大钊同志在北京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农大前身,以下简称北京农专)的学生积极参与组织了农林讲演团,深入农村开展讲演活动。北京农专是“五四”运动发起单位之一,广大师生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之后第二年,李大钊同志组织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各学校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培养骨干、发展组织。1921年,在邓中夏同志的指导下,北京农专成立了以杨开智同志为组长的“社会主义研究小组”。

北京高校包括北京农专在内较早地创建党团组织,成为红色战斗堡垒。1921年至1925年,中共北京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党支部有15个,其中9个为高校党支部。从北京农专来看,1922年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农专支部;1924年1月,根据中共北京地委通知,将全体团员吸收为共产党员,成立党支部,北京农专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在此期间,组织农业革新社作为团支部的外围团体,吸收进步青年,推动学校的改革运动、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通过办农民夜校,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提高农民政治觉悟,在农村发展农民参加革命组织。在“二·七”大罢工后,北京农专团支部通过农业革新社向广大农民和师生进行宣传,组织募捐,从政治上和经济上积极给予支持。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北京农专党支部积极动员、组织参加校内外政治斗争,许多党团员先后到全国各地从事革命工作,为全国革命输送了一批干部,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不少同志在斗争中英勇牺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北京农专学生林孔唐同志不幸牺牲。1926年下半年,北京农专党员发展到50人左右,大革命时期的农大党支部是坚强的革命组织。

广大师生长期跟党走的革命斗争实践为高校积淀下了深厚的红色基因

在革命斗争期间,一批批高校师生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严峻的环境下,坚定信念,不怕牺牲,为了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以农大为例,根据战争形势需要,利用专业知识为党培养农业人才、发展生产、建设边区,为抗战和解放战争服务。

第一,直接参加革命斗争,在战火中得到历练。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京农专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以下简称北平农学院),党的领导人李大钊等同志被杀害后,张作霖军阀政府对北平农学院党组织进行了破坏,北平农学院一批党员及学生骨干被捕,使北平农学院党的力量遭受挫折,但党支部保存了下来。随着白色恐怖不断加剧,北平农学院党支部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继续组织进步学生运动,北平农学院学生几次遭到逮捕,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支部党员仍秘密组织读书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农学院广大学生参加“一二·九”和“一二·一六”的斗争,并在平津学生联合会的具体领导下,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工农,从事抗日救国的宣传,推动群众抗日斗争。“七·七”事变爆发前后,北平农学院党支部的同志陆续离开学校,去延安革命根据地、去抗日前线或留在“白区”坚持斗争。

第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教育成为红色高校孕育红色基因的重要实践。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院于1949年9月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前身是北方大学农学院(1948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了华北大学),更早的溯源则是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农业系)。延安自然科学院于1940年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第一所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941年,成立生物系,乐天宇同志担任系主任。乐天宇同志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农业大学支部第一任书记、中国共产党北京农业大学支部第一任书记。从建系开始,历经四年多的时间,乐天宇同志带领师生,培养自然科学技术人才,为建设抗日根据地服务。为配合边区大生产,增加自卫战争中的物资供应及在土改后农村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为战争服务,为边区经济建设服务。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是华北大学农学院的特点,“教育、研究、生产”三位一体是华北大学农学院始终如一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在这个办学思想和方针的引领下,华北大学农学院师生谱写了动人的奋斗篇章。

一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教育,师生把为国担当化为教学、科研、生产的生动实践,使红色基因在血脉中生根发芽。为推动生产事业,协助经济建设,解决物质困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师生多次进入山区、农村实地现场考察,向中央提出开发南泥湾的建议。乐天宇同志带领生物系学员陪同王首道同志和朱德同志两次去南泥湾考察,积极参与开垦南泥湾。经过无数人辛勤的开荒耕种,将昔日的“烂泥湾”改造成了“陕北的江南”。

二是由于战争和国民党的封锁,军民生活必需的食糖来源断绝,为解决食糖急需和发展糖业生产的要求,开创糖业的生产研究工作,设立糖业专修科。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辅助糖农发展经济、发展解放区糖业生产,设立农村教育工作站,组织糖业合作社。1948年冬,收获甜菜40万斤,制砂糖2万斤,蜜糖1万余斤。这不仅解决了对食糖的需求,而且推广了制糖技术,为农民创造了财富,还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营糖厂培养了第一批骨干力量。

三是立足边区实际,发展畜牧兽医事业。边区畜牧业在日伪时期遭到严重破坏,耕畜缺乏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同时解放战争不断扩大,超负荷使役牲畜造成病畜不断增加。为发展边区兽医事业,华北大学农学院设立兽医专修科,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由一个兽医院发展到18个兽医工作站,各站诊治家畜累计数十万头次以上,为解放区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以及解放军的马政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红色基因不断得到传承与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是高校红色基因进一步传承与提高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高校师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为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校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爱国、奉献、科学、为民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了师生奋斗的精神脊梁,如农大70多年来师生亲历的几个事例:

     第一,传承和提升了爱国精神,坚定办好“人民的农大”。1949年9月,根据中央指示组建新的北京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农大),这所高校在旧中国就为“三农”奋斗,为了国家民族曾转战延安、太行山。如今,一所崭新的“人民的农大”应运而生,作为“人民的农大”的一员,广大师生欢欣鼓舞。早在1951年至1953年,北农大李连捷教授和一批专家随解放军两次进藏,凭着对新中国的忠诚,历尽艰险,毅然打开了青藏高原农牧业考察的大门。新中国成立后,北农大师生继承老一辈革命传统,秉承家国情怀,致力于科技强国,以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为己任,无私奉献、砥砺前行,破解农业科技难题、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奋斗在农业科研一线。

     第二,为新中国的事业无私奉献,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20世纪60年代,北京农业大学以蔡旭教授为代表的广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深入京郊各区县积极投身小麦生产科技奋战,终于获得北京百万亩冬小麦亩产300斤的历史性突破,1965年总产达到三点七亿斤,为1961年的三倍多,史称“小麦会战”[1]。在为北京小麦生产奋战的过程中,蔡旭教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人民也没有忘记从旧社会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面食,到敞开肚皮吃面食的历史性变迁。

    第三,在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上接力攻关,树立起自主创新的科技丰碑。20世纪70年代初,为解决饱受旱、涝、碱、咸综合危害的曲周县盐碱地的治理问题,石元春、辛德惠等教师带领课题组进驻河北曲周县北部盐碱地中心,建立“治碱实验站”,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完成了曲周北部28万亩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任务。广大师生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到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黄土高原、北方旱涝和南方红黄壤五大区域,为我国区域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彻底扭转我国南粮北调格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1993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的“两弹一星”。

     第四,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走出扎根大地、立德树人的办学道路。辛德惠院士是20世纪50年代留苏的“洋博士”,从1973年第一次到曲周,到1999年因病去世,他在曲周工作了26年。他把自己最宝贵的一生献给了农业,献给了曲周大地。多年来,农大师生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淡泊名利、鞠躬尽瘁、忘我工作、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言行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21世纪以来,农大学生党支部深入全国各地农村开展“红色1+1”科技帮扶、“百名博士老区行”活动,师生们在全国建设了一百多个“科技小院”,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问做到老百姓心坎中。

把高校红色基因融入到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新时代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要求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高校红色基因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将红色基因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关于如何发挥高校红色基因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要充分认识红色基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的主体,首先要对高校红色基因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达成共识,形成同频共振。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对本校的红色文化进行挖掘,积极宣传,让这种精神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产生共鸣,要让广大教师对这种精神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对自己产生一种鞭策,认识到这是校园文化的精髓,要在内心深处产生要让学生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的推动力。在实践教育中,广大教师要把红色基因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内容。作为一所具有百年革命传统的农业高校,红色文化精神已经融入到了学校的历史,这些身边榜样的力量,会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要把红色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个完整的红色教育资源体系。单一片面的课堂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需求。高校要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创建优秀的育人环境,使红色教育在大学生的生命中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农大有很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类别包括:一是红色故事。例如:档案校史馆的农大英烈传记、人物事迹展览、师生口耳相传的农大人故事。二是红色教育基地。包括京郊圆明园3·18烈士墓、12·9运动纪念广场、卢沟桥乡北京第一农村党支部纪念馆(由1924年北京农专党支部协助创建)、曲周实验站、校园里的老一辈农大人物塑像等。三是学科文化。例如:农学、园艺、植保、兽医等学科专业,这些学科在农大百余年发展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四是服务三农的红色活动资料。例如:“红色1+1”品牌活动、精准扶贫先进事迹、援疆援藏人物案例等。五是乡村振兴基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上百个野外台站、教授工作站等。这些资源目前以点的形式散落各处,需要一条主线把它们串联起来。只有把资源整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育人方法上注重和时代的衔接与融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追求自我,自信心强,不迷信权威,富有怀疑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虽然接收新知识能力强,但是不会对某种观念盲目认同,喜欢和教师平等交流,通过争论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2]。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已经很难起到有效作用,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实践,创新工作方法,把传统红色精神与当代话语体系相衔接,讲好身边榜样的故事。

参考文献:

[1]北京农业大学校史资料征集小组.北京农业大学校史(1949—1987)[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9.

[2]范起东,范翔宇.“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研究[J].人民论坛,2011(24):154-155.

《北京教育》(高教)2021年2期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