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小技术大丰收”书写中非基层合作典范——中国农业大学推进中坦农业合作纪实

农民日报 2021年02月0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胡明宝

“小技术大丰收”项目最佳农技推广员奖品发放现场。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供图

  新年伊始,对坦桑尼亚农业科技推广员托马斯·皮特来说充满了惊喜。在中坦合作“小技术大丰收”项目中,他被评为了“最佳农业推广员”,并得到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他高兴地说:“这是我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员的至高荣誉,我将更加努力为农户推广项目技术。”

  托马斯·皮特参与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实施的玉米增产项目。1月13日,为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在我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的支持下,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非五国行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发布之际,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坦桑尼亚苏科因农业大学共同举办了中坦合作“小技术大丰收”玉米增产项目的线上交流会。交流会奖励了在本项目中扎根基层、服务非洲农民、提高当地民生的10名最佳农业推广员。

  “硬”技术推动中坦现代农业发展

  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帮助坦桑尼亚设计了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方案,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的精耕细作模式,帮助坦桑尼亚的示范村提高了约2倍至3倍产量,现在已有1000多户农民采用,并扩大到坦桑尼亚的10多个村庄。

  “玉米密植增产技术”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产量的典型案例,也是非洲能够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可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项目自实施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和坦桑尼亚苏科因农业大学、莫罗戈罗省政府共同组建联合研究团队,调研并分析了当地现实情况,基于资本缺乏和雨养农业的现实条件,开发出了不用或少用化肥,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等方式来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当地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为向农户教授农业技术的主体,与当地团队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推广方案,然后走到基层,包村包户教会当地人,成为项目的主动推动者和贡献者。

  据莫罗戈罗省省级行政秘书埃曼努埃尔·卡洛贝洛介绍,玉米增产项目已经在当地取得很大成就:一是使更多农户开始使用改良的种子;二是加强了农业推广员与农户之间的沟通联系;三是促进当地苏科因农业大学的技术推广服务质量;四是为当地政府、高校人员去中国参观学习提供了机会。

  “农业是莫罗戈罗省的重要产业,大部分农村人口依赖农业而生活,其中玉米是该省的第二大作物,因此中国农业大学选择玉米作为项目针对作物是非常适宜的,并且这一项目给参与的农户带来了明显增收,应推广到更多推广员和农户中去。”莫罗戈罗省长罗塔·奥勒·萨纳雷表示:“本次交流会所颁发的奖项是奖励给努力工作的农业推广员,而坦桑尼亚重要的发展途径是人们勤奋、努力地工作,今天的努力必然会收获明天的回报。”

  “软”机制助力中坦合作提质升级

  中国农业大学的玉米增产项目是“硬”的农业技术与“软”的治理机制的结合体。在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硬”技术同时,项目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以当地政府为主体的项目团队来实施,而非中方专家长期驻村。在项目设计、执行过程中,项目注重强化当地政府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干部和各级农业推广员的作用,与中方项目专家一起工作,制定每年的工作计划、示范户选择标准、组织项目各项活动实施及监督检查、进行项目的评估奖励等。

  这些项目中的“软”机制大大提升了效率以及参与项目的地方政府官员的自主能力。正如《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中提到,我国的国际发展合作重视消除贫困和粮食安全,中国通过援建农村设施、分享农业经验和开展技术转移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能力、减少贫困、改善民生。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治理能力,分享治理经验,不断丰富援助内容、创新援助方式,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帮助提升治理能力、规划水平和行业发展能力。中国农业大学玉米增产项目“硬”技术与“软”机制的结合反映了我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所倡导的多样的合作模式。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王克说:“很高兴看到这个项目不仅扩大了玉米产量,而且进一步改善了当地许多人的生活条件,希望中国农业大学和莫罗戈罗省的合作能进一步加强,让更多的中国农业经验能被分享,让更多的当地人受益,也希望这一项目成果能够推广到坦桑尼亚其他地区,树立良好合作典范,为坦桑尼亚改善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服务。”

  以农为媒书写中非基层合作典范

  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进行的玉米增产项目是我国在新时代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的宏观背景下,在非洲国家深化南南合作的成功微观实践,是中非之间传统友谊和相互支持的缩影。

  农业是改变坦桑尼亚经济格局的优先领域之一,约80%的人口从事农业。而在中国,农业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中国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王克大使表示,中方愿与坦方分享在农业发展、粮食安全、扶贫等方面的经验。

  在农业合作方面,坦桑尼亚是中国的好伙伴,莫罗戈罗省作为坦桑尼亚的农业基地之一,更是在中坦农业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和中坦南南合作中积累了提供培训方面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表示,前不久,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问了坦桑尼亚,以加强两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双边关系。这也是中国外交官员自1991年以来连续31年赴非洲进行首次年度正式访问的传统延续。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的玉米增产项目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仍然以微信、邮件、“云会议”等形式继续推进,向项目示范户分发种子、与当地项目团队随时保持工作的跟进、由当地主导向农户示范种植技术、线上表彰优秀推广员等如期、灵活进行的项目工作,正是对中非双方共同克服困难、坚持密切沟通、继续深化合作优良传统的秉承与坚持。

  据悉,中国农业大学与坦桑尼亚从中央到地方有着广泛的合作,特别是与莫罗戈罗省有深入的合作,与苏科因农业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也已经合作了近10年。社区为基础的减贫学习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苏科因农业大学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小技术大丰收”都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建立了相互理解和信任,树立了牢固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在未来开展更全面的合作。

  “2021年是落实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达成的决议的最后一年。今年,我们将共同抗击疫情,实现经济复苏,推进中非‘一带一路’的共同建设,促进更紧密的中非共同体建设。”杜太生说。

《农民日报》2021年2月2日3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