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农业劳动变迁: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 未来会彻底摆脱体力劳动吗

新京报客户端 2021年05月0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2021年4月8日,黑龙江哈尔滨城郊的一处农田里,一辆耕地机正在广袤的农田中作业,四野无人,数十亩平整的土地上,只有这一辆机器在劳作,机手告诉记者,他一人一机,每天可以翻耕数百亩地。同时间的湖南永州,一处自动化育秧基地中,三五个工人正在操作流水线机器,整个四月份,他们几个人,可以育成五六千亩稻田所需要的秧苗。

随着社会的变迁,今天的农业劳动,早已经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劳动的形态,也正在改变着农业生产的模样。在更久远的未来,农业生产中,人类是否真的能完全摆脱体力劳动呢?

哈尔滨一处农田里,耕地机正在作业。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耒”和“耜”背后的经济革命

人类可靠的农业生产,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在此之前,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显示,人们的生活来源更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这使得原始社会的人们,生活总是流动不居的,他们必须为生存而不断漂泊和迁徙,寻找自然物产更丰富的地方。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冯开文介绍,“在渔猎时代,人们的劳动效率是非常低的,尤其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人口增加,自然环境中的出产不够了,可采集、狩猎的食物越来越少了,人们需要找到新的食物来源,最早的农业出现了。”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冯开文。受访者供图

冯开文讲述一个农业史中广泛流传的故事,大约在8000年前,两河流域的人们开始注意到,经常撒尿的地方,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会开花结果,果实可以吃。“它就是小麦,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留下部分小麦种子,并种植它,来年可以收获更多的小麦。为了收获小麦,人们不再流浪,开始定居下来,最早的定居农业出现了。”

稍晚一点儿的时候,在地球另一面的中国,出现了河姆渡文化,这也是一种定居文明,考古学者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水稻,这说明,此时的人们,已经在栽培水稻了。

刀耕火种,就是这个时代的写照,有学者分析,刀耕火种,是一种半定居的农业生活方式。人们在焚烧肥沃的草地,用木棍在地上插出一个浅坑,把种子种在地里,不除草,不进行田间管理,等到收获时,用石制的镰刀收割。镰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农具,在它出现的时候,就基本上定型了,石器时代是那样形状,到现在,还是那个形状,只是材质不同而已。刀耕火种的模式是不可连作的,每年换一个地方。种过的地,等到重新长出草,再次肥沃后才会再种。

翻地工具的出现,是一次耕作方式的变化,标志性的农具“耒”和“耜”,它们都是用来翻地的,翻地意味着连作,每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劳作耕种,人们也开始真正定居下来。

江西新干县一对老夫妻在使用传统打谷机。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这就是第一次经济革命,关键的标志是定居农业,”冯开文说,“这一阶段,中西差别不大,大都发现了类似的农具,类似的劳作方式。其主要特点有两个,第一个在延续原始社会集体劳动的同时,出现了私人劳动,即个人化的劳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一块地的耕作,另一个是出现了分工,在集体劳动中,有人翻地,有人锄草,有人播种,分工出现了。”

铁犁造就“男耕女织”的田园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奴隶制逐渐崩溃,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铁器在农业中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改变了农业劳动模式,”冯开文说,“铁器是工具材质变化的一个关键点,从石器到青铜器,变化其实不大,一方面,青铜器大多用在祭祀、军事等领域,很少用来制作农具,另一方面,青铜器脆,碰到石头就碎了,并不实用,一直到铁器出现。”

从春秋战国到近代,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铁器一直都是农具的主流,没有其他材质可以替代。冯开文说,“铁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它更坚固、锋利,韧性也更好,这为畜力的使用提供了基础,在牛身上挂上石犁、青铜犁,都是不现实的,但铁犁可以。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一方面使得人类的劳动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出产的增多、新利益的出现,也导致了社会革命。我们熟知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其实都可以看做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同一时期的欧洲,大平原的地貌为铁器的使用带来更多的便利,也更大程度地发挥了铁器的作用,冯开文说,“欧洲中世纪使用马拉重犁,甚至有的用三匹马拉犁,劳动效率非常高。典型的案例,就是英国这个小国,在短时间里成了欧洲的粮仓。”

此时的劳动是什么样的呢?冯开文介绍,“家庭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者,成为稳固的劳动结构。在中国,除了一小部分自耕农之外,土地大多是地主的,人们作为佃户或长工,但他们也是家庭式的劳动。男性耕地种田,女性纺织、操持家务,也就是男耕女织的劳动模式,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现代。在欧洲,劳动的主要群体是农奴,但他们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劳动的。”

被蒸汽机打破的田园

不过,无动力机械,也就是传统农具的改良,是有上限的,不论是可以灌溉千百亩农田的翻车,还是更省力的曲辕犁、更先进的人力纺纱机,都没有打破这一上限。“两千年封建时代,总是轮回循环,和生产力难以出现质变是有关系的。”冯开文说。

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农业劳作方式,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老农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用人力或者畜力,在土地上耕作。汗滴禾下土,是农人们辛苦的写照。

工业革命之后,大机器的出现,第一次改变了这一局面,冯开文说,“就像武器从冷兵器变为热武器,农业也是,蒸汽机、水力机械的使用,改变了农业劳动的模式。人们第一次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哪怕只是部分,也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直接的结果。”

工业革命后,第一次出现了工厂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人们也从传统的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现代农业自此肇始。在中国,晚清时代也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模式,比如晚清状元张謇,人们熟悉他创办的大生纱厂,但实际上,他还创办了农业生产公司——南通农技垦殖公司。在那个时代,中国出现了很多经营地主、富农经济体等,但并不彻底,他们雇佣农民,但并没有完全把农民变成农业工人,这些农民本身还会为自己的土地耕作。当时的主流,也还是家庭生产,铁犁、翻车、镰刀也还是主要的农具。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机械化的进度才开始加快。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大量大型、中型的农机,出现在华北、东北、两湖等平原上。此时的农机,早就不是蒸汽时代的机械了。

全程机械化不只是提升效率

2020年6月,北京房山石楼镇,大片成熟的麦田中,收割机收割、脱粒一体完成,脱粒后的小麦被直接装入货车,运送到粮库中。

房山石楼镇,正在机械化收麦子。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全国,类似的场景到处都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1%。其中,小麦达到95%以上,水稻玉米分别在85%以上和90%以上。

在石楼镇,种地的村民们,已经很多年不下地干活了,从翻地到播种,到撒药,再到收获,全程由专业的服务队伍完成,他们只要付出每亩每次数十元不等的报酬即可。他们仍旧是农民,却不从事农业劳动了。

相对应的,开收割机的服务者们,成了新的劳动者,他们或者加入农机服务公司,或者自己投资购买农机,每年农忙时,开着机械,横跨上千里,甚至数千里,给分散在各地的小农户们,提供机械化服务。一辆中型的机械,每天完成数百亩麦田的收获工作。

河南南阳,麦客来收麦子。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机械化改变了劳动模式,小农户不再进行体力劳动,从事社会化服务的新时代“麦客”,同等面积的工作,劳动量也比传统的人工生产小了很多倍。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陈永生告诉记者,“机械化比传统人工作业效率提高近30倍,亩均节本增效500多元。”他说,“举例来说,靠人力种一亩水稻,从翻地到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7-8个人工,也就是1个成年劳动力持续工作7-8天,但全程机械化,可能连1个工都不到”。

陈永生介绍专为大跨度大棚设计的翻耕机。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智能种地会实现吗?

随着机械化的推进,大数据,智能设备,越来多的新技术、新产品被利用到农业生产中。更多人逐渐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在以前,曾有人觉得中国不适合机械化,因为山多平原少,但现在,很多丘陵、山地都有机械作业,因为机械小型化了,”冯开文说,“自工业革命之后,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新机器在不断被研发出来。在未来,那些原来觉得困难的事情,可能都不觉得是困难了。”

2021年4月28日,中国农科院的一处实验基地中,专门开发的农机,可以在塑料大棚中自由作业,完成机械化深翻、起垄等工作。

蔬菜,尤其是大棚蔬菜的机械化,一直都是难题,蔬菜的种类多样,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特点,标准化、机械化比粮食作物更难。

蔬菜大棚机械化是未来探索的课题。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温室大棚中温度、湿度很高,而且空间往往相对狭小,劳动非常辛苦。长期处在湿热环境中,也容易损害身体健康,造成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蔬菜的机械化也在快速推进,陈永生告诉记者,当前,部分蔬菜品种的全程机械化已经可以实现,“比如南方较多的鸡毛菜、茼蒿等茎叶类蔬菜,已经有了一些方案和相应的设备,可以实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目前正在推广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难题正在解决当中,比如规模化的问题、比如土地环境是否适宜机械化的问题,比如标准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的问题等。未来解决了这些问题,蔬菜的机械化水平,必然会有一个快速升高的阶段。”

那么,在更远的未来,农业生产中,人类是否真有可能完全摆脱体力劳动呢?冯开文觉得是有可能的,“确实,当前的机械化也有一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比如大田作物机收获时的浪费问题,比如特殊地形、环境中的机械化问题,但技术的发展很快,在未来,未必不能用技术的进步解决这个问题。”

陈永生对此更乐观,“完全摆脱体力劳动,这可能意味着连驾驶农机的人都不需要了。也就是智慧农业,完全智能化生产,人们设计好程度,设定好参数,机器就会自动采集数据,进行相对应的作业,播种、浇水、施肥、收获,都是自动的,这是有可能实现的。实际上,现在我国在很多地方,已经在做类似的尝试了,建立少人或者无人的农场,依靠智能设备来生产。当然,现在相关的技术还不成熟,但未来总是会成熟的。”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新京报客户端2021年5月1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