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如何通过课堂向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科技网 2021年06月2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在这一教学模块中,涵盖农林牧副渔、食穿住用医(中草药)的“大农业”及推动中国农业文化传承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通过跨学科专家从植物保护、动物医学、畜牧养殖、疾病防控、水利工程、食品营养等视角进行解读,为留学生提供一个既有历史纵深、又有学科广度的多样化“思想实验室”。

比如,在介绍中国现代农业的尖端科技与医药发展现状时,国家新世纪人才、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教授介绍了中国低空小容积无人机农药施用技术推动实现的智能农场,能够实现农作物、果树和杂草用药的飘移控制。临床兽医学细胞生物学专家、动物医学院韩博教授从国家乳业安全的角度,分享了奶牛围产期、枯水期、生长期和犊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病防控措施。

在介绍中国的畜牧业与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技术路径时,国家***青年拔尖人才、“牛精英计划”(Elite Cattlemen Program)发起人、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曹志军教授与留学生分享中国的畜牧文化,介绍奶牛养殖如何通过与饲料、兽药、畜舍设计、物流运输等行业的有机联系,更好地实现协作与可持续发展。变化环境下多尺度水碳循环模拟与应用专家、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牛俊教授介绍了中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生产率的战略。作物生态与农作学专家、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阜教授和尹晓刚副教授介绍了农业农村部在全球环境基金(GEF)和世界银行(WB)资助下开展的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博士后、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杨栋副教授从食品制造业现代化的视角,为留学生讲述了中国之所以能够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的重要原因。

在24学时、1.5个学分的在线课堂上,十几位专家在多年积累的深厚专业学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抽取出适合非洲留学生的某项中国经验,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呈现,为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历史上的农业大国、未来的农业强国,提供更为多元的观察视角和难得的学习机会。

二、 中国活经验与非洲科技创新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首批留学生无法参与跨学科导师团队的田野实践,但专家们结合多年来的扎根研究,精心备课、悉心讲授、精准答疑,极大地开阔了留学生的中国视野,也使原本虚拟的在线课堂充满了真实感与互动感。在何雄奎教授《中国的智慧农场》问答环节,来自加纳的斯万斌(Swabir A. Musah)将其在本土农田推广无人机的情况,通过课前制作幻灯片的方式向授课专家和同学们展示,希望能够让专家了解当地情况和挑战,从而给出如临其境的“现场”指导,将中国的“活”经验带到非洲百姓中。

在杨栋副教授《中国传统食品制造的工业化》互动环节,来自马拉维的丹尼斯(Dennis C. Nyirenda)介绍说,与中国以水稻和小麦制成的丰富主食相比,非洲大多国家的食品主要还是以维系基本生活的简餐为主,Nsima(恩西马)是东部非洲常见的主食,主要由玉米、木薯和高粱粉制成,其制作工艺和用餐礼仪已于2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拉维的水稻产量仅为粮食产量的7.5%,且多见于河岸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获得高产水稻品种的难度较大。洛姆地区有两种传统的储粮技法:一是以柱子和高粱秆搭成高脚桌置于火炉上方的热储机制(Msanja),用于储藏小米、高粱、无壳坚果、豆类和玉米种子;二是通过煮制晾晒将菜叶和瓜子存储入罐(Mtsuko)的干储机制(Mfutso)。瓜子可以用于在花生短缺的时候炒菜,也可以烤制磨粉之后加入蔬菜调味。中非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可以在双方地方知识和技法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产量、营养、热量和味道方面相互借鉴、寻求合作。

三、 课程启发助力中非新合作

在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将于年内在塞内加尔召开之际,留学生们基于课上学到的内容,通过与非洲国家当地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推动中非友好合作的若干建议。未来,若可推动结合非洲本地经验的建设性意见在中非合作中落地,或可进一步促进双方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一) 不断总结发展型国家的共性

对于政府在发展型国家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坦桑尼亚的莎伦(Sharon S. Kishenyi)表示,西方民主福利国家的先进制度在非洲行不通,中国以脱贫攻坚、粮食安全、农村发展、创新创业、工业化等方面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其国家构建的合理性。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而是给出多种可供选择的经验,帮助非洲国家进行社会各项事业的能力建设。中非合作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能够促进非洲国家全面发展,有效利用各类资源,因此势在必行。在她看来,任何国家都应当有强有力的政府,这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 基于本地经验因地确定重点

在减贫与促进南南合作的探讨中,加纳的萨姆尔·阿桑特(Samuel Asante)提到,加纳在殖民地统治时期、大会人民党(CPP)执政时期、阿昌庞上将军政时期,均采取过以农业改革为重点的减贫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比不高、农业集约化程度不足,是当前农业发展动力缺失的关键原因。可可种植园和克邦(Kpong)低地水稻的显著增产成效即是力证。通过引入农业机械、改良作物种子、合理施肥杀虫、提高灌溉效率,克邦的低地稻田生产率一度达到了亚洲国家水平。这说明,若能在资金支持、道路交通、存储设施、数据信息、农技(机)推广、土地制度等方面满足相似条件,加纳农业的很多具体领域,如家禽和鱼类饲料、可可和牛油树加工等,可作为减贫和南南合作的重点领域。

(三) 探索产业化的成本节约路径

在采用无人机建设智慧农场方面,坦桑尼亚的史蒂文(Steven A. Seme)认为,非洲很多国家的农户在喷洒农药时并不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PPE),并且对于农药喷洒及其对生物的危害性副作用缺乏了解,农业推广员在这方面的知识传播作用也不可小觑。无人机可以节省劳力、减少伤亡,若能以非洲消费者付得起的价格提供,将会造福百姓。若能将无人机产业整体引入非洲,可以节约交通运输和生产设计成本。与此同时,中方可以向坦桑尼亚和其他非洲国家进行无人机技术转移和专业培训。未来,还可以通过与欧盟国家联合攻关,研究如何最大化地减少农药污染,防控健康和环境风险。20年后,中国的生态现代化农业将可以实现大部分农耕劳作均由机器人完成,有机农业的发展也将使农田告别杀虫剂。中国在农业农村部设置了农药管理司,对相关行业进行统筹管理。坦桑尼亚可从中国借鉴经验,力求在农药管理方面取得进步。

(四) 针对具体国别特点精准施策

在气候智慧型农业(CSA)方面,来自塞拉利昂的爱德华(Edward Von Villa)建议:塞拉利昂需要增建具有向农户预告可信天气预报能力的气象站,提升灌溉效率、提高公民对气候变化、水利储备和农业资源管理方面的认知;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塞拉利昂农业研究所和恩加拉大学分享庄稼育种和土地耕种的先进经验,并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种子银行;一些短期作物品种,特别是对于干湿环境均有较强适应力的花生,有较大的耕种潜力,值得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修建基础设施(乡村支线公路有助于抵御大雨造成的洪灾)、社会服务、农业机械化,控制人口增长,加速非洲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新冠疫情虽阻隔了非洲国际学生来华的脚步,但却无法阻断亚非两个大陆的师生情。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在沿线地区走实、走深,取决于发展经验的分享是否切中需求、落地生根。以高等教育南南合作的方式促进“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和国际理解,有助于各方在双向互动中发掘新的发展知识增长点,在发挥中国前沿学科优势和输送援外专家的多年合作历史基础上,不断帮助全球南方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通过接地气、见成效的实际行动,水到渠成地扩大朋友圈。在后疫情时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混合教学及学生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将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中国在多个学科、行业和领域的发展经验,凝练中非合作及全球南方就SDG目标实现可能衍生的联结点,为提升高校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郦莉 供稿

中国科技网2021年6月2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