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中国经验赋能非洲小农

经济日报 2021年06月07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田士达

以家庭为主的小农农业是非洲农业的主体。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非洲小农是最易受损的群体,增强小农的韧性对保障非洲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日前,国际发展机构“发展创新洞见”(Diinsider)举办在线研讨会,中国农业领域的多名专家学者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如何在非洲推广中国农业经验和技术,挖掘非洲小农的发展潜力。

国际援助机构曾面向非洲小农推广过很多新品种和新技术,但许多都失败了。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唐丽霞认为,非洲小农的农事系统和生计系统中并没有相应的技术经验,农民很难将项目推广的品种或技术当作是自己生计的一部分。因此农业援助项目难以让农民建立起对技术真正的“拥有感”,“当项目结束时,一切都结束了”。

非洲小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技术?唐丽霞说,比如在坦桑尼亚,经济价值较高的大豆销路很少,而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农民中接受程度较高。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两个村子的合作项目取得成功,便是将玉米作为技术改良的载体,将新技术嵌入到农民现有的生计系统中,成为改善生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农民由此形成了对技术的“拥有感”。

非洲小农缺乏良种,产量普遍不高,同时经常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的脆弱性较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刘灶长介绍,该中心研发出的节水抗旱稻,既有水稻的高产特性,又有旱稻的节水抗旱性。依托这方面突出的技术优势,该中心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肯尼亚、乌干达和加纳的七个实验点开展实验,发现节水抗旱稻的产量较当地品种提高了30%以上,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他还表示,这种水稻不需要种植在水淹的稻田中,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几乎为零,也不容易滋生蚊虫,对非洲环境十分友好。

好的技术和品种要想取得广泛的应用效果,需要有更多小农参与,也需要在全作物生产周期进行技术指导和示范。中地海外集团与隆平高科合作进行种业研发,目前已成为尼日利亚政府的主要种子供应商。中地海外农业公司市场部经理魏康宁介绍,该公司在尼日利亚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将水稻原种提供给当地的合作社,由他们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并由公司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农资配套。目前,中地海外集团已经与尼日利亚5000多个农户合作,具备年产万吨种子的生产能力,其在尼日利亚生产的水稻原种已经占到当地市场份额的一半,商品种占当地市场份额的15%。魏康宁表示,公司不与当地农民争地,农户通过技术培训后有能力自主生产,这保证了农户就业,并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非洲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工劳动,农业机械化可以帮助挖掘非洲小农的潜力。考虑到非洲的降水、土壤条件和机械维修条件,中地海外集团引入了小型手扶拖拉机、手动脱粒机、木薯切片机等小型农机具,它们成本低且效率高,在合作园区推广后广受欢迎。谈到在非洲推广农业技术,魏康宁建议,有关企业要针对当地特点进行机械研发,同时注重市场培育和推广,提高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水平,并与其他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在整个农业开发链条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中国在非洲开展良种培育和农机推广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小农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王瑞认为,数字技术能够帮助非洲小农改善生产方式、打开产品销路。他以卢旺达的“盒马村”为例介绍,阿里巴巴在当地采取订单式生产“哈瓦那辣椒”,通过大数据远程指导辣椒种植、灌溉、施肥和采摘,并通过跨境电商销往中国。2020年,盒马鲜生在当地订购了60吨“哈瓦那辣椒”,正是有了稳定的产品供销体系,当地小农户才得以渡过疫情和灾害难关。

《经济日报》2021年6月7日4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