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论坛观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乡村振兴需要新的制度性贡献

天眼新闻APP 2021年07月12日 报道 浏览次数:

7月11日,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振兴”分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说,消除贫困、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在于完善制度,需要消除不平等的制度供给,提供新的制度性贡献。

据悉,李小云是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名誉院长,由于其在扶贫、农村发展和公益领域的成就,曾获2011年全国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以及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

本次论坛上,李小云带来了“河边实验:乡村振兴启示”的演讲。李小云介绍了自己从2015年起,扎根云南西双版纳河边村,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在河边村的6年生活,让李小云明白了一个道理:“扶贫的核心是完善制度,而不是去改造当地村民。贫困并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无法消除不平等的制度供给。所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某种意义上,需要提供新的制度性贡献。”

随后,李小云介绍了在河边村探索的新扶贫模式:“2013年,勐腊小云助贫中心注册成立,开启了我们探索政府主导、大学及公益组织参与、农民为主体的扶贫模式。”

“河边实验:乡村振兴启示”主题演讲

李小云认为,消除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发育新业态产业,通过打造“瑶族妈妈的客房”以及“河边论坛”等方式,构建复合型产业体系,把年轻人留下来;二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设儿童活动中心,实施学龄前儿童教育计划,探索儿童营养改善措施;三是提升村庄治理能力,以瑶族文化为特色,发展民宿等旅游产业,改善当地人居环境。
  李小云说,如今欣欣向荣的河边村给了自己源源不断的力量,相信:“我们守望乡愁,但无法忍受落后;我们渴望发展,但无法接受那令人窒息的现代。把自己的村庄建设好,不是给别人看的。那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

编辑 徐然

编审 田旻佳 施昱凌

天眼新闻APP2021年7月13日

注:天眼APP是贵州日报社设计的针对贵州本地打造的掌上手机新闻app。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