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两优一先”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一)

新闻中心一室 2021年07月05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进一步激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旗帜,勇担使命,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经二级党组织推荐、资格审查、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小组评审、校内公示、第2021-2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授予沈建忠等101名党员“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新闻中心现将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予以刊发。

于舒洋,生物学院教授。于舒洋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始终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支部活动、科研教学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疫情期间,发表“抗击疫情,老师与你们同在”的主题文章,被教育部网站转载并推荐,获得高度评价。在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专项课题。2019-2020年期间,以通讯作者发表或接受了共9篇SCI论文,包括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Elife, CMI, Protein Cell, Theranostics, FASEB J等国际权威杂志。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并受邀在中国血液生理学大会上做学术报告。在教学方面,担任本科生核心课程“遗传学”的课程主讲人,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与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相结合,受到学生的高度赞扬。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7名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学位,其中3人次获得北京市、校级优秀毕业生。培养3人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院长奖学金,6人获得专项奖学金。指导1名本科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名本科生获得了国家创新创业项目。

于舒洋同志在党建、科研、教学和育人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

马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系教学主任。长期以来,马钦同志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守党的章程、严格履行党员义务;工作中不断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探索“三全育人”教学模式。

马钦同志担任系教学主任期间,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上保持足够的耐心与细心。积极准备201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申报、2020年专业工程认证进校考查工作。连续几个月的周末、节假日都留在工作岗位上,高质量地提交了专业申报材料,圆满地完成了上述工作。

马钦同志在科研教学方面努力创新,连续几年年度考核优秀(前20%)。在作物表型、智慧养殖领域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第1发明人授权专利13项,转让2项,研制设备推广50余套;积极开展教授工作站推动相关科研成果实施转化。教学工作上获省部级教学奖5项,企业师资培训奖2项;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5项,参编教材2部,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北京市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20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马钦同志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马宪玲担任涿州教学实验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实验场党务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出色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遵规守纪和联系群众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从事党务工作以来,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基本政策、党规党纪等,努力弥补自身不足,不断增长业务能力,为做好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面对实验场党委办公室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任劳任怨、有条不紊,加班加点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平时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饱满的热情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尽职付出,努力使教学实验场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生机。

王颖现任校办产业党委副书记、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自任职以来,她以踏实、勤勉、干净、干事的作风在同行业及同事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初任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时,为使自己尽快熟悉业务,她每天除了处理公司日常事务,其他时间都用在了恶补企业管理知识上,专心学习、虚心求教。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资产经营公司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校属企业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中,经营班子集体表现出凝心聚力、精诚团结的优秀团队品质。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学校和产业党委领导下,她带领资产经营公司经营班子,挑起最危险的处置组重任,不惧风险,逆向而行,是校办产业疫情防控的责任人和主力军,产业系统不仅实现了及时复工复产,且做到了人员零感染。

2020年,高校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全面推开,政治任务当前,她勇敢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又一次成为执行重大任务的排头兵。她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在学校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办产业党委的直接领导下,采用“一企一策一组”的工作模式,精心设计69家企业的处置方案,压实工作责任,较好地推进了改革工作。

踏实、勤勉、干净、干事,这是王颖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更是她对初心使命的理解和诠释。

王显国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现任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党委委员、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会主席、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主讲的《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本科课程入选中国农业大学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业课思政教育、网络在线课程等校级教改项目。担任教育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牧草种子学》副主编,负责编写的教材被国内20余所高校采用。“牧草种子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项目”获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申报的学生实习基地入选首批十个“校级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获2014年度校级优秀教师称号。

扎根生产一线,社会服务成绩斐然:作为技术专家参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苜蓿生产基地建设规划,现场指导苜蓿生产,表现突出,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发函表彰。主持“科尔沁沙地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科研项目期间,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为推动中国草都的苜蓿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相关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光明日报(头版)等媒体报道。

踏实奉献,服务学科与学院建设:担任草业科技学院分工会主席,在推动草业学院分工会基本制度建设与团队建设方面取得成效。协助院长完成“十三五”学院工作总结,“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学科动态监测数据填报等学科管理工作;协管学院院地合作,成绩显著。

王鲁燕,现任图书馆副馆长,兼任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王鲁燕同志能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理想信念坚定,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模范遵守和执行党章及党的各项纪律,坚持原则,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在党员和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王鲁燕同志注重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坚持围绕图书馆的中心工作,始终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有较强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创造性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为完成历时10年建成的新图书馆搬迁工作,从2018年起,组织完成了东、西两馆所有馆藏纸质图书(近170万册)管理模式的转换工作,为新馆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2019年,负责100余万册纸质资源的搬迁及整理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平稳地完成了搬迁任务,保证了2019年8月21日新馆运行,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王鲁燕同志担任图书馆东馆教工党支部书记23年,能够围绕学校党建中心工作,积极履行基层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落实有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条例,不断提高支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在组织活动中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支部内部讲民主、讲正气、讲团结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担任支部书记期间,支部多次荣获我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邢雨凝现任团委党支部副书记、社团团工委书记。2016 年7 月入职校团委以来,她真抓实干、任劳任怨,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精神完成各项工作,充分展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一是在重大活动中担当奉献。担任国庆70 周年广场合唱专班负责人,组织师生圆满完成表演任务,获市级荣誉与表彰;担任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赛事服务副经理,出色完成“相约北京”测试活动各项工作;在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活动中担任广场专班负责人,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在社团改革中攻关克难。牵头起草学生社团各项改革文件与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改革成果受到团市委、团中央的关注与报道,2020年入选团中央优秀工作案例并广泛印发。

三是在实践育人中载誉而归。连续五年打造“稼穑之路”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多次牵头承办团中央、团市委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连续两年获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作为答辩人代表学校参与第三、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两次斩获国家级银奖;2020年作为指导教师带队参加首都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获一等奖。

四是在文化建设中硕果累累。在“五四”系列活动、一二九合唱比赛等重大文艺活动中担任总指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五是在理论研究中成绩出色。学习经典,开展调查,在多个期刊发表与青年工作相关的理论文章,并将理论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

巩志忠生物学院教授。巩志忠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学院开展的各项活动。

在担任生物学院院长期间,踏实肯干,兢兢业业,求真务实,能够准确地把握学院发展大方向,自觉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落实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围绕一流生物学科建设全面统筹学院工作,努力促进生物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带领学院不断进步。担任学院党委组织委员期间,巩志忠教授认真履职,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入党工作,加强对党外高知的联系与发展工作,重点与学院45岁以下引进人才逐一谈话,帮助党外高知剖析自我、明确责任使命、提高政治觉悟。累计谈话近50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工作中,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承担《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授课工作,指导研究生20余人,主持2项校级教改项目,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际、国家级、北京市奖项,得到同行和学生的认可。他担任试验191班的班主任,关心关爱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他在课堂教授过程中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教育,结合自己到过多个国家的经历,在课堂上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

同时,巩志忠作为植物学会副会长,利用自身优势与专长积极开展科学普及,积极在中小学围绕转基因作物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累计受众三千余人次。为人坦诚、作风正派、坚持原则,连续四年师德考核优秀。

朱奎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始终怀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拼搏精神,激发学生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着力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师德师风。身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基础兽医学系教工第二党支部一员,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爱农人才。踏实做好教学工作,主讲及参讲《药学概论》等五门课程;指导多名本科生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计划;指导(含合作指导)研究生以封面等形式在专业领域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30余篇,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交流80余人次,获北京市及校级优秀毕业生3人,入选“博新计划”1人。

三是立足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需求。围绕耐药病原菌高效治疗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发现并确证抗菌新靶点磷脂酰甘油,发现并命名抗生素bacaucin,首次提出并合成广谱抗菌增效剂;发展宿主导向的抗菌治疗策略,揭示宿主细胞介导抗菌药物耐受性的形成机制,解析条件致病菌共感染分子机制,丰富宿主导向抗菌药物研发的理论基础;为抗菌药物的理性设计、定向改造和新兽药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朱作峰农学院植物遗传育种与种子科学系教授。朱作峰同志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遵守党的章程和各项纪律,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该同志长期从事栽培稻起源与演化研究,近年来在栽培稻平行驯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分离了多个控制水稻重要驯化性状(落粒性、穗型、株型、粒重等)的关键基因,揭示了这些基因的分子调控机理,不仅为探索水稻平行驯化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栽培稻分子育种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创制了一批优异育种新材料。相关研究结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 和 Plant Journal 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于201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该同志担任学校“知名教授科普宣讲团”成员以来,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在青岛、潍坊、海淀区等多个中小学开展稻作文化科普知识讲座,为弘扬我国传统农业文明贡献力量。

朱殿春涿州教学实验场职工医院院长、职工医院党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

朱殿春同志担任涿州教学实验场党委委员、职工医院党支部书记、职工医院院长。自任职以来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业绩,务实的作风得到了实验场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作为党支部书记,提高政治站位,抓实党支部建设,带领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党课、党日活动等方式加强学习,将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党员政治素养,效果明显。作为职工医院院长,以党支部战斗堡垒为支撑,促进职工业务能力提升,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始终把800多名职工的健康放在首位,对待病人如亲人,杜绝医疗不正之风,做到一视同仁,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始终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良好完成实验场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随时接受地方卫生部门调配,参与全员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等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实验场全体职工筑起一道安全健康的坚固防护墙。

伍越人文与发展学院专职辅导员,分团委常务副书记。伍越同志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好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作为专职辅导员,认真开展本科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资助帮扶和日常管理工作,从学生出发,关注特殊群体,积极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高质量完成学院校友工作、关工委工作、高考招生工作等,多方面发展、全方位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负责全体学生健康状况日常上报、高风险区域摸查、健康统计和流调跟踪等工作,在疫情爆发之初,关心留校师生健康,自发筹集防疫物资运至学校;指导学生开展抗击疫情特色活动,一对一联系留鄂同学,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2021年以来,该同志承担学院党务秘书工作,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师生党支部“学党史、跟党走”,累计上报新闻30余条;认真完成党建先进校迎评等重要工作的各项任务,细致开展党员组织发展、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同时,该同志积极参与建党100周年国家重大活动,为党献礼。作为学院宣传员,认真完成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传递人发声音。担任党支部委员,积极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刘贤工学院农业工程系副教授,工学院工会主席。

一是思想政治与党务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身正为范,积极主动践行教书育人新理念,较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007-2012年,相继担任工学院农工教工1支部组织委员、书记,获评校级“先进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二是教书育人:作为本科和研究生五门课程负责人,超额保质完成教学任务;担任班主任10年,获评校级“班主任标兵”,所指导班级1次获北京市高校示范班集体,2次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独立指导研究生25人,所指导博士生分别1 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获校级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项。

三是科技创新:主要从事农业生物质工程领域学术研究,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项,累计承担经费1000余万元;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授权国家专利6项,技术转让1项;研发了生物质特性光学/光谱学表征分析新技术,主持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项;创建了澜湄国家饲料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入选外交部2021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成果展”。

四是社会服务:科研成果积极服务国内企业和行业,同时应用于湄公河国家,有效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农民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刘芮宁现任国际学院专职组织员。入职以来,连续三年民主评议党员结果优秀,2019年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

在日常工作中,她恪尽职守、辛勤付出,高质量完成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工作;积极完成学院新闻宣传、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等相关工作;在她的积极组织和协助下,学院各党支部成绩斐然,获得过学校“样板党支部”、“优秀基层党组织”、“十佳主题党日”等荣誉。

积极开展工作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牵头“双百行动计划”项目,策划实施并完成《北京京郊旅游新型业态培育发展机制调研》;申报承担了《关于人文社科类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的特殊规律的思考》课题,成果入选《中国农业大学党建研究成果文集》。

担任国际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为全校六个学院本科生授课;作为班主任,积极开展心理、学业、生活指导等工作,所带班级获学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疫情期间,负责学院海外学生疫情统计报送工作,主动引导党支部建立“互联网+党建”的师生共建模式,创新开展“同心抗疫,党旗飘扬”系列活动,带领支部“四个一”活动登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赴京郊开展“红色1+1”等特色活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投身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中。

刘国世,2015年以来担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教职工党支部副书记、副系主任,2020年11月以来担任动物繁殖与发育科学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

课程思政促进教学,发挥“双带头人”作用。刘国世教授在2020年底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来访的“全覆盖 双提升”师生共建党支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思会”主题党日活动上作主题报告;2020年以来,他在抗生殖衰老方向获得1项首创科研成果,发表在《Aging Cell》(IF: 7.565,JCR一区);主持课程思政项目2项,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建立项重点项目1项,院级虚拟仿真项目(后补助)1项;研究生获得院级优秀博士论文1人,优秀毕业生3人。

带领研究生共建党支部,搭建科研实践育人平台。带领支部党员联合研究生党支部创建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季“师生‘零距离’导学畅谈会”,并获得研究生思想教育党建重点项目1项;聚焦学科领域的热点难点,搭建“繁研荟”学术交流平台。

迎接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开展红色观影、走访革命遗址等主题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开展以“喜迎建党百年 擘画时代蓝图 开启牛年征程”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献礼建党一百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网上学习《榜样5》等先进典型,践行伟大抗疫精神。

号召师生共学党史、办实事知院史。带领支部党员继续为动科师生开展防疫物质的供给工作;以学党史为契机,联合“领头羊计划”公众号开展优秀校友先进事迹系列展。

积极与兄弟院校支部共建对接基层,党建引领促学科产业发展。积极与烟台研究院、鲁东大学等兄弟院校支部对接,解决了烟台专项研究生缺少开展科研的硬件设施问题;与企业基层支部对接,建立国内首个羊科技小院-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羊产业科技小院,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齐莹2014年至今,先后担任校医院直属支部党务秘书、党支部组织委员、党小组组长等职务,认真履行党员日常管理职责,积极发展新党员,担任校医院分工会主席,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群团工作。

在抗疫工作中,齐莹同志始终坚守在一线,吃苦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在党员和群众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和带动同志们投身于抗疫的各项工作之中。在抗疫初期,她刚刚返乡,放弃了与家人欢度春节,毅然回到北京,投入到关于返京人员、密接人员的管理、消毒、信息统计上报等工作中。复工复学后,参与各项方案制定,人员培训等工作,管理每日发热人员至今四百余人,核酸采样工作百余人次。今年春节前,接到新冠疫苗接种任务,立即全身投入到接种方案、场地布置、流程、冷链、应急等工作中。实施中,负责疫苗管理工作,始终坚守岗位,凌晨收苗、入库,共两种2万余支疫苗保质保量经手收发。 她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不论是疫情初期的攻坚阶段,还是防控常态化后,一直顾大局讲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获得了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齐莹长期在基层从事传染病病人的管理、流调、采样、疫情处置等工作,每年管理传染病病例百余例。任防保科科长以来,带领同志们承担了学校及辖区预防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工作。

齐莹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在国庆70周年征文中获二等奖,为游行方队师生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保障。担任分工会主席以来,积极团结同志,组织丰富的活动,提升职工的凝聚力。

孙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孙钰同志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教育活动,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强、勇于担当重任,在不同工作岗位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服务大局、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借调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组的各项任务。线上线下、尽职尽责,认真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学生服务管理工作。守正出新、为校争光,努力完成借调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工作任务。开拓创新、全心奉献,积极服务学校平谷校区筹建和区校战略合作。

在学校党组织和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下,孙钰同志先后顺利完成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稿撰写和会务组织等借调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借调任务,完成“24365校园招聘活动”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该同志曾在资源与环境学院就业队伍和毕业生代表的就业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团队共同顺利完成平谷区与学校战略合作2020年工作任务,区校战略合作开局良好。

杜凤沛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我校首批领军教授和教学名师。现任理学院副院长、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大学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及中国化学会农业化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药应用与发展协会农药制剂与助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药学学报》《现代农药》常务编委、《大学化学》编委等社会职务。

杜凤沛教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持教科融合、理农结合,培养出了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创新性化学人才。因在教书育人、师德建设等方面突出表面,于2013年受邀在中国农业大学“重托·使命”师德论坛作典型汇报,并作为首都教育界代表受邀参加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的春节团拜会。杜凤沛教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采用启发、讨论、研究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师由主角向导演转变,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在校内外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负责筹建了我校第一个实验教学中心,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转变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集研讨资源、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网上选课、辅导和答疑等为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于2019年在中国大学慕课和智慧树上线“物理化学”课程,得到广泛关注。在教学之余,杜凤沛教授负责组建国内唯一的高效绿色农药助剂研究团队,通过各学科交叉融合,为高效绿色农药助剂、制剂的研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法,为提高农药剂量传输效率、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提供调控新策略,于2016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项研究实现成果转化,得到行业内广泛认可。

李子忠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教授。自2009年以来,该同志扎根东北,开始了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主要成员之一,他积极参与建立各类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平台,2011年参与筹建了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2013年参与筹建“梨树教授工作站”并担任科技特派员,2018年参与筹建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黑土地农业现代化研究院”,2019年协助建设了“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十多年来,他在东北玉米增产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体系,苜蓿-玉米、玉米-大豆轮作农田行尺度调控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水土流失、资源利用影响规律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杂志发表相关论文20篇,培养研究生16人,其中3名博士生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同时,他积极通过“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联盟”参加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指导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党支部,并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党支部副书记,通过党建引领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各项工作。该同志先后多次受到梨树县政府的表彰,2021年荣获中国农业大学校级代表性科研成果与重大社会服务贡献“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奖励。

李春顶,现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贸易系主任。

李春顶同志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党员,始终坚持扎根在科研、团队和学生中间,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点滴行动中履行自己的职责,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一、牢记宗旨,与时俱进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自觉地跟党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遵纪守法,使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善于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科研工作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开行等课题数十项,并且撰写内参报告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多次获得批示。在学术研究方面,以独立、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

三、朴实无华,两袖清风存正气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学问。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是李大钊的一句格言,也恰是李春顶同志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保明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现任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主任。

带领团队开展协同创新与重点科技攻关,形成畜禽福利化健康养殖工艺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装备等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自主研发中国特色的蛋鸡和肉鸡叠层笼养、离地栖架立体散养、综合环境监测与调控、鸡场环境净化等核心技术与设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被广泛应用。2019年获ASABE亨利·吉斯建筑与环境奖,成为该奖项设立60年来首位亚洲获奖学者。

作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科研一线奋斗38年,培养100余名研究生,积极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成果研讨与人才培养,牵头成立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究中心;发起和创建“全国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首个双创人才培养示范样板;开展技术帮扶的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份,用科技和教育助力产业扶贫40年;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畜禽养殖机械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意见编制、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等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来信表扬。

李洪文,工学院教授。他工作近30年,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服务“三农”事业作为个人努力方向,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农业机械化科研与教学工作,获得2020年度“全国创新争先奖”。

一是学习理论经典,强化思想武装。坚持多渠道、多方式,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致力于国家耕地保护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科研中开拓进取、创新争优,在免少耕播种技术、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小麦机械化生产等方面贡献突出,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装备的发展。

三是加强科研转化,助力农机企业技术提升;通过在华北、东北、西北的长期跟踪试验,提出适应于不同区域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注重与时俱进,传承先进科学知识。在科研中将总结、凝练知识理论,并融入教材编撰与科普宣传中,主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科普书累计发行40多万册。

五是立德树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融合贯通、传授知识,培养的硕、博研究生多在农机化领域工作,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贡献力量。

杨培岭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杨培岭同志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筑牢理想信念为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立德树人,以课程思政推进理想信念与知农爱农教育,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努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升。坚持守正创新,致力于化控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设备研发、劣质水灌溉关键技术以及生态灌区建设模式的科学研究,为提高我国农业节水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EI收录110篇,将论文写在祖国的最需要的大地上。坚持心系三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科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胜利,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训30000多人次,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累计推广总面积达86000hm2。

入党40年来,始终以自己的真情、智慧和汗水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模样。

杨婉若,现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职辅导员,学院办公室党支部宣传委员。她是共产党员,一颗红心向着党,坚守初心莫敢忘!她有三个身份,她是院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思想引领、活动驱动,深入推动育人资源供给侧改革,形成育人合力,强化青年强农兴农使命与知农爱农情怀,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她是党务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凝聚党员师生,通过党的宣传工作,在加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营造红色文化生态等几个方面做出了长足的探索和努力,加强了全体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她是学院工会委员,致力于学院“家文化”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营造温暖和谐的学院氛围,将学院文化与全员育人结合起来,织就一张育人的和谐的网络。

杨婉若同志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工作以来,数年如一日,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并乐在其中。用耐心、平和的心境,热情、友善的态度,真诚、细致的工作赢得了广大党员、师生的尊重、信任和喜爱,特色工作和理论文章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杂志”“中国青年网”报道转载。

束景丹,现任体育与艺术教学部主任兼直属党支部委员。坚持理论武装,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自身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不断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锤炼自身的政治能力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带领着本单位全体同志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和学校部署安排,主动谋划体育与艺术教学改革,为学校体育、美育教育教学方案的制定建言献策。深入本单位基层,了解党员、群众的需求,在条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尽可能的支持和帮助;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引导、教育和训练,为打造一支素养高、业务强的队伍奠定人才基础;积极引领本单位乃至全国农业高校的体育课程思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农业人才服务。作为直属支部纪检委员,积极履行党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肖志刚后勤保障处综合办公室职员,后勤机关支部组织委员。

一、担任支部委员,积极开展支部工作

自2019年3月起至今担任后勤机关支部委员,负责后勤机关支部日常活动和会议组织、支部手册填写等,协助支部书记做好支部各项支部工作。

二、履职有担当,有效开展师生宣传工作

1.积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讲好后勤故事,打造后勤宣传品牌。担任后勤保障处宣传员,做好后勤新闻撰写、宣传协调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完成日常宣传任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摊子大、涉及服务面广,学校师生员工的服务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推动搭建“后勤服务”企业号和“CAU后勤小生”公众号两个交流平台。

2.管理学生助管团队,践行服务育人理念。深入挖掘学生资源,推动组建校园学生服务中心(“CAU后勤小生”学生队伍),队伍包含本科生、研究生等层面学生群体,队伍规模稳定在50余人。

三、扎实开展日常工作,为民办实事

1.加强爱国卫生运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助推动我校爱国卫生运动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以改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向绿色发展、减量发展、健康发展。2.推进智慧后勤建设。建设完成后勤OA管理系统、后勤报修管理系统等,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员工少跑腿。



责任编辑:马文哲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