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百年大党的100个故事: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前线客户端 2021年08月13日 报道 浏览次数:

解放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旧中国留下了一个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和市场混乱的烂摊子。与此同时,国内外各方势力也都在关注着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稳定市场、管理经济的能力。为了稳定经济形势,巩固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战线上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当时,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全国金融中心,上海的经济和金融状况十分恶劣。国民党统治时期产生的恶性通货膨胀仍然在持续,不法商贩和投机分子利用囤积的银元、黄金和外币扰乱市场和金融秩序,试图将人民币排除在市场之外。这些不法分子的投机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币信誉,还造成了物价的飞涨。短时间内,粮食和煤炭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迅速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剧增,生产秩序遭到破坏,经济形势出现了明显动荡。

上海街头挤兑黄金的人群

为稳定市场,控制物价,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党中央决定首先打一场“银元之战”。华东财委拨发10万银元向市场抛售,但效果并不明显。时任中财委主任的陈云清醒地认识到:正常的抛售方法已经难以应对上海的金融形势,必须要采取其他方法。在中央的支持下,陈云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打击银元使人民币占领阵地的指示》,决定以强硬手段打击不法投机行为。

1949年6月上旬,“银元之战”正式打响。上海军管会发布命令禁止外币、金银币的流动,同时取缔黑市,打击各类投机活动。6月10日上午,军管会包围并查封了当时作为银元投机中心的上海证券大楼,逮捕200多名不法投机分子,沉重打击了银元投机浪潮。与此同时,政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监督,打击地下钱庄。在各种措施的共同作用下,银元价格暴跌,人民币迅速占领了市场,党和人民政府在“银元之战”中获得胜利。

学生游行反对银元投机

“银元之战”后,投机势力又开始将目标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妄图用“两白一黑”(两白指大米和棉花,一黑指煤炭)击败共产党。在这些投机势力的推动下,粮食、棉纱和煤炭等物资的价格迅速上涨,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进一步稳定物价、遏制通货膨胀,党中央决定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开展一场“米棉之战”。随后,在以陈云为首的中财委的统一部署下,人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调集粮食、棉布和煤炭等商品,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将其投入市场。11月中下旬,人民政府从东北地区每日调运1000万吨粮食进入关内。此外,棉花、纱布和油料等商品也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大城市。11月25日,在市场物价处在高峰时,中央政府下令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大规模抛售物资。于是,粮、布等商品的价格在几日内迅速下跌,囤积大量货物的投资商纷纷破产倒闭,投机分子遭到毁灭性打击。“米棉之战”最终得以胜利结束。

运送物资至上海码头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后,新中国的经济形势趋于平稳,物价回落,市场秩序也得到了维护。这两次斗争的胜利为随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两次斗争中,党和新中国政府积累了丰富经验,提升了管理和建设经济的能力,对之后统一全国财经具有重要意义。

“粮油之战”和“米棉之战”的胜利结束了自抗战以来连续多年使人民深受其害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局面,为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两大战役”和统一财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财政经济战线上第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毛泽东高度评价这个胜利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国内外质疑中国共产党能否管好经济的人们也不得不对此表示钦佩。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是坚强有力的,在经济上也是完全有办法的。

作者简介:岳博伟,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前线客户端2021年8月13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