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大观视线|中国特色农业绿色发展跨入新征程

新闻中心三室 赵竹村 2021年08月0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绿色是农业的鲜亮底色,绿色发展是“三农”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上,农业绿色发展一步步跨入新征程。

绿色革命:回望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逐“绿”追“梦”,可谓历尽艰辛,上下求索。“绿色革命之父”、学校荣誉教授诺曼·布劳格先生,生前致力于培育和推广半矮杆小麦。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学校名誉教授袁隆平先生,一生想往“禾下乘凉梦”。学校历史上,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小麦会战”、“改土治碱 造福曲周”、“黄淮海”农业科技战役、“燕山之路”,发展“生态农村”“绿色农电”“绿色植保”“绿色食品”等,不断助推了农业绿色发展潮流。

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见证了“绿色革命”的风起云涌。曲周实验站始于1973年,正是世界上以粮食增产技术创新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绿色革命”蓬勃兴起的年代。也正是这一年,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又提出第二次绿色革命。进入21世纪,新的绿色革命才初见端倪。

“双高”创建:说到、做到了农户的心坎里

20世纪90年代起,“双高”的概念逐步进入农业发展视野。农业“双高”即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直击农业绿色发展的要害问题,也是第一次“绿色革命”未能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何才能踩好“双高”的跷跷板呢?中国农业大学依托曲周实验站扎根“三农”一线的师生们,凭着“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四零”法宝,终于撬动了“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相协调”综合创新的支点。

2009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曲周白寨乡挂牌。师生们毅然在白寨扎下根来,在村子里创造性地建立了第一个“科技小院”,为实现作物高产高效,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以“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方式,一举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参与到了技术创新中来。目前,“科技小院”模式得以全国推广、全球实践。 

      

“双高”创建示范表彰奖励与田间地头培训活动(新闻中心历史报道,郭忠摄影)

尽管综合“双高”技术模式比较复杂,涉及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土壤改良和培肥技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等,但是由于农业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使得综合“双高”技术模式落地见效,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当年,曲周县共计14个村建立了“科技小院”,“双高”创建示范面积很快达到万亩以上。其中,范李庄村12户村民的50亩农田,打破地块地界,实现化零为整的统一科学管理,赢得了增产增效大丰收。农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欢迎“双高”创建示范,夸赞“双高”技术既说到、更做到了大家的心坎里。有的农民还编了顺口溜:“校园无栏天为墙,田间变成大课堂。育人本领天天长,解愁分忧大栋梁。”

可以说,农业绿色发展只要以亿万农民群众为中心,就能够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能够焕发出农业技术创新的无尽活力,不断走出中国特色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融合创新:新的绿色革命催生创新系统工程

2011年3月28日,陈新平、崔振岭、张福锁等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研究论文《保障粮食安全的土壤—作物综合管理体系》,提供了“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的成功案例,揭示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双高”协同管理之道。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体系和绿色发展融合创新呼之欲出。

党的十八大后,2013年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案号“0001号”提案,就是的九三学社中央《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建议》。这个“一号提案”关乎国计民生,备受关注。

2016年9月8日,张福锁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上,发表研究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阐述了“扎根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一起创新,实现县域尺度大幅度增产增效的方法和路径”,为全面实现绿色增产增效提供了理论、技术和实现途径。

2018年7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暨农业绿色发展学院揭牌成立。随后,组建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创建了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高精尖学科,搭建起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和农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和方法体系创新,特别是创新绿色生产技术模式,以科技支撑助力绿色发展。

2019年4月25日“县域农业绿色发展策略与实现途径”项目启动研讨会(新闻中心欧阳永志摄影)

近年来,学校在曲周县聚力聚智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着重破解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多学科交叉创新”“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全域落地实现”等重大课题。这些实践及研究表明,农业全产业链融合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以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农牧结合:在更大范围内创新农业绿色发展

2019年7月1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家农业农村部“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牧繁农育,把广袤牧区和农业发展联系起来,拓宽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千百年来,横跨东北、华北、西北沿线的8个省(区)的农牧交错带,在自身农牧业发展中不时遇到如何正确处理农牧关系的问题。农、牧相互结合,就会形成发展优势。农、牧一旦割裂,势必制约发展。

实际上,中国农业大学一辈辈学者深受祖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影响,长期关注牧业、牧区、牧民发展,在“种养结合、绿色发展”方面,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优势。因地制宜、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循环利用,成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在依托曲周实验站的研究工作中,师生们也较早取得“现代农牧结合生产技术”的关键成果。

为了培养我国畜牧业未来领军人才,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与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等共同创立了“牛精英”计划。“牛精英”十年磨一剑,以“始于优秀、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将畜牧业未来领军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产业需求双向对接,打造成为我国首个覆盖全国80%农业高校畜牧学科的学生培养平台。

  

青年学生参加“牛精英”项目活动(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供图)

西藏扎囊,是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大县。为助力扎囊县现代农牧业和循环农业绿色发展,2017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西藏扎囊教授工作站成立。教授工作站将绿色脱贫攻坚方案送至雪域高原最后一公里,指导协助建设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园区,创新了牧区产业驱动的脱贫攻坚模式。

在祖国大地上,从东北到海南,从西藏高原到黄淮海平原,从农区到牧区,学校广大师生服务农业绿色发展的野外实验站、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建对子、实践基地等,数以百计,星罗棋布,展现出一幅千军万马奋力干事创业的生动地图。

绿水青山:“大国三农”绿色发展的坚定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天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对全国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是中央反复强调“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生态保护重地。2004年,在甘肃武威,学校正式建立石羊河实验站。这是石羊河流域唯一一个重点研究节水的野外科学实验站。十多年来,康绍忠教授团队扎根石羊河流域,用汗水“留住每一滴水”,终于探索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节水发展新路。

  

师生们在石羊河实验站开展主题活动(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供图)

2017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成立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全面建设和发展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整治工程、土地信息技术等学科方向。学院师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致力于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坚守吉林梨树实验站,打造黑土地保护的“战斗堡垒”。在河南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后,迅速成立科技攻关小组,第一时间完成了河南洪涝淹没农田空间分布图和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分析报告。

2018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成立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着力培养草业创新拔尖和行业领军人才,服务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发展。特别是,多年来,学校建有河北沽源国家野外草地站,以研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生产问题为目标,系统研究地质地貌、气候、土地利用方式等的过渡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着眼新时代绿色发展,学校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组织编制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科技创新建议书》,项目被纳入国家“十四五”科技项目部署范畴。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部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等。以融合创新为内在动力,中国特色农业绿色发展已跨入了新征程。

责任编辑:何志勇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