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朱启臻:共同富裕愿景下 让乡村教育回归本质

新京报客户端 2021年09月10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无教育则无人才,无人才则振兴难,乡村的衰败则难以真正扭转。”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在接受新京报访谈时表示,过去数十年中,乡村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在不断培养远离乡村的人才,加剧了乡村人才的流逝。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在未来共同富裕的愿景中,乡村教育应该回归到本质,为乡村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人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受访者供图

撤点并校,并未实现教育初衷

新京报:在今天这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愿景的时代,乡村教育承担着什么功能?

朱启臻: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也就谈不上发展。乡村教育亦是,乡村教育跟不上,乡村的发展就很难实现,甚至可能进一步衰败。但事实上,过去数十年中,城市中心的发展观念下,部分地方的乡村教育其实在节节衰退,这使得乡村的人才愈发匮乏,乡村的发展也愈加艰难。

新京报:你认为乡村教育衰退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朱启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生源的减少。随着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变成市民,或者进城务工,常住城市。很多孩子也随之进入城市。乡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少了,老师也随之减少,很多乡村学校课都开不全,即便是开全的,其质量也很难提升。为了应对这一现象,过去多年,各地都出现了普遍的撤点并校现象,把学生集中到少数学校中,很多村小因此缩小甚至消失。

新京报:撤点并校一直备受关注,也被认为是一种教育资源上移的表现,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朱启臻:撤点并校的初衷是好的,其目的是为了让乡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孩子们集中在一起,人数多了,享受的资源更多,配备的老师也多,教育质量和水平都可以得到保障。但问题是,十多年的实践中,这一初衷并未实现,反而起到了反面的效果,加剧了农民的负担,加剧了村庄的空心化。

乡村教育,未成乡村发展助力

新京报:为何提升教育质量的方法,没有起到预计的作用?

朱启臻:首先是教育质量的问题。过去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乡村学校确实条件变好了,但仅仅是平房变成了楼房,走读变成了寄宿,或者有了运动场,有了各种器材。但师资还是那些师资,甚至变得更少,教育的理念、手法等,也仍旧没有跟上。也就是说,学生们并没有因此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反而因为要寄宿,或者离家很远,带来了乡村陪读等问题,加剧了乡村的空心化。

新京报:乡村陪读确实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是否证明,乡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升?

朱启臻:对教育的重视确实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过去的乡村教育观念,是把乡村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城市人,让他们考大学,远离乡村,进入城市。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结果就是,花了许多钱,又没考上的那些孩子,心气儿早就起来了,不会再回到乡村,不管用怎样的方法,都要留在城市,哪怕生活并不如意也不回去。这些年中出现的严重用工荒、甚至农业生产中的人力匮乏,都和这一现象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乡村教育并没有成为乡村发展的助力,反而加剧了乡村人才、资金等向城市流动,十多年的撤点并校,乡村居民并没有真正得到什么好处。

反思过去,乡村教育回归乡村

新京报:乡村的孩子留在乡村才会让乡村发展吗?

朱启臻:流动是现代化的特征,人们本能地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相反,如果强求乡村的孩子留在乡村,反而是不公平。所以,想要让乡村教育回归到助力乡村发展的本质,就要为乡村居民的就业、致富等,提供许许多多切实可行的方案,让乡村对年轻人具有更好的吸引力。

新京报:当前,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质量水平差距很大,怎样才能培育足够的人才呢?

朱启臻:提升乡村教育水平,首先要明白提升的目的是什么?过去常说,城乡教育差距大,要均衡教育水平,怎样均衡呢?如果是让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一样,让孩子挤独木桥,培养更多进入985、211大学的学生,乡村的教育水平当然差很多。如果转换观念,让乡村教育培养更多可以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我们的乡村教育水平足够吗?事实上,也不够。甚至更加不够,因为过去的乡村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城里人,而不是培养成乡村人才,从这方面来说,乡村教育在帮助学生认知乡土、训练技能等方面,都远远不够。

新京报:你认为,转变乡村教育的观念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吗?

朱启臻:过去乃至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政策,都是在把乡村的孩子培养成适合城市的人才,不鼓励人留在乡村,这一点是当前亟待转变的。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乃至共同富裕过程中,人才是关键,而教育又是培育人才的途径。

未来前景:让乡村具有吸引力

新京报:转变观念之后,怎样才能让人真正留在乡村,而不是都希望进入城市呢?

朱启臻:让乡村对年轻人有吸引力,这可能是最难的事情,但也是最关键的事情,这不仅仅是教育的事情,更是一个系统化的改革,困难重重。其中,最核心的,还是我们国家所推动和提倡的,真正把农业变成有吸引力的产业,把农民变成受尊重的职业。对年轻人来说,假如在乡村可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可观的收入,有良好的保障,他们自然就会选择留在乡村,甚至吸引城市的年轻人进入乡村。这是有条件实现的,事实上,今天的农业和以往不同,机械化、智能化正在推动着农业的变革,现在的种地,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机械化耕作使得农民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这也是改革的基础。

新京报:在今天,农业中很多领域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但仍然没有留住年轻人,你认为问题在哪里?

朱启臻:这也是共同富裕所要面对的问题。即便是有机械化,即便摆脱了体力劳动,但是在很多地方,农业收入仍然很低,吸引不了人才。

新京报:怎样提高农业收入呢?

朱启臻:我一直认为,一定要更大力度培育家庭农场,当前农业收入低,和传统小农模式有关系,一家人只有几亩地、十几亩地,收入很难提升。而当家庭农场发展起来,如果一个家庭有稳定的几百亩、上千亩地,每年能够有几十万收入,当然会有人愿意去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促进家庭农场等新兴经营主体的发展,但这些政策发挥作用尚需时间,甚至还需要更多有力的政策保障。举例来说,一个家庭农场,租了1千亩地,但这1千亩地的租赁并不稳定,可能明天就被收回去了,这个家里的孩子,当然不会愿意去干农业,但假如这1千亩地可以传给下一代,下一代自然会愿意留在乡村,接受农民这个职业,用心去经营他的农场。对于乡村来说,家庭农场这样的新型经营主体,是一个发展的机会,在过去,我们错过了很多乡村发展的机会,今天不应该再错过了。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新京报客户端2021年9月10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