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养分原位监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及其装备”通过课题综合绩效评价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1年09月1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本网讯  911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养分原位监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及其装备”课题绩效评价会议在我校金码会议中心举行。绩效评价专家组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祥照研究员、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韩振中教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龚时宏研究员、浙江大学何勇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黄绍文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尚庆茂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王建东研究员组成。项目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莲莲高级会计师、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主管张慧等出席会议。课题绩效评价由专家组组长高祥照研究员主持。

 

张慧代表项目主管部门对四年来项目执行情况给予高度认可,强调绩效评价是检验项目实施效果的最终端口,对自评价报告、科技报告、审计报告的撰写要求、提交时间等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专家组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成果对技术研发的创新度、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关联度、成果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三个方面,对成果凝练进行严格把关。

 

我校科研院基地管理处处长郝智慧、水院副院长肖若富分别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对与会领导、专家及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对专家的指导与各课题研究人员的付出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示学校作为项目依托单位对综合绩效评价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各课题认真对待专家组提出的宝贵建议,为项目顺利验收打下良好基础。

 

该项目共设8个课题,依次为“养分快速诊断与氮素智能化原位监测技术”、“大田作物精准灌溉施肥控制技术与装备”、“设施作物精准灌溉施肥制技术与装备”、“肥料-水源-装备适配技术及调控装备”、“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经济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和“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从课题研究内容和任务、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重点成果及研究亮点、示范推广情况、经费执行情况、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和汇报。

 

我校严海军教授主持了课题二“大田作物精准灌溉施肥控制技术与装备”,提出了基于柱塞式注肥泵的精准施肥技术、圆形喷灌机变量灌溉施肥技术等大田作物高效施肥技术3项;研发了泵注式施肥装置、储施一体机等大田作物施肥装置5套和圆形喷灌机变量灌溉施肥控制与管理系统1套;申请发明专利21项,其中授权7项;发表SCI/EI论文19篇;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建立数据库5个。研究成果入选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和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4项;成果转化2项。 

我校李云开教授主持了课题四“肥料-水源-装备适配技术及调控装备”,提出了肥料-水源-装备互馈选择技术、肥料改性与生产工艺优化技术、系统运行优化调控技术等微灌水肥一体化系统适配性调控技术5项;研发了自清洗网式过滤器、分形流道灌水器等8种装备/产品;申请发明专利13项(含PCT国际专利3项),其中授权7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EI论文18篇;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研发的系列灌水器产品和系列水溶性肥料已经实现产业化,获肥料产品登记证6个。研究成果入选国家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1项、水利先进实用技术1项。

 

专家组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了对各课题的绩效评价专家组意见,一致认为各课题全面完成了预定任务和考核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顺利通过绩效评价。同时,专家们对如何进一步凝练成果并做好项目验收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

 

项目首席严海军教授强调,各课题将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凝练成果、完善报告,为最后项目验收总结作好充分准备。

项目各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等70余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欧阳永志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