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大观视线︱胸怀•辐射•哺育——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新闻中心二室 潘彩清 2021年09月29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大观视线︱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序篇

大观视线︱80万平方公里凝成的坐标——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大观视线︱铸造——走进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胸怀

初秋的沽源,薄云轻笼蓝天,细草微风阵阵,来到野外站,就能看到门口醒目的6个大字——“开放”、“创新”、“发展”。开放体现了胸怀,有能容人的胸怀,才能将自身做大做强。

开放,正是野外站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第一理念。

野外站的师生始终记得,野外站是中国农大的研究站,更是国家的、全世界的研究平台,因而,他们所应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做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己的人才,而是,将这里观测的数据和成果公开共享,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农牧业人才,对全球的农牧交错带状况改善做出自己的努力。“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的校训,也是野外站一直秉持的信念。

因而,在国内,野外站联合了东北师范大学长岭实验站、内蒙古武川实验站、宁夏黄土高原实验站、甘肃酒泉实验站和中科院植物所多伦站等实行联合开放,并与北京林业大学和中科院植物所锡林浩特草原生态野外科学研究站建立合作关系;

在国外,与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美国奶牛与牧草研究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日本草地畜产研究所以及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聘请国外专家讲学20余人次,参加并组织各种国际学术会议;

于人才培养上,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10余所高校都长期派遣学生来站。近些年,已有校内外、国内外2000余名学生到站实习。针对总体服务对象分析表明,平台参建单位以外的用户已占到50%左右,沽源站已成为草业、农业、机械、畜牧、生态环境相关领域的重要教学实验基地。

对于到站实习或开展研究的人员,实验站免费提供研究样地和实验室,与我校师生享受同样的待遇。

除了接待专家学者学生来站做科研,2010年,野外站还完成了分布式数据信息平台的布设,建立了平台数据库,在网上分享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为自己的研究论文获得数据。数据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台长期监测数据,主要包括永久样地的土壤和植被数据、气象数据、生物多样性数据等,免费向全球科研院所和研究团队提供服务;另一部分是在野外站开展的科研项目共享数据,主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支撑项目等。

由于野外站敞开大门,欢迎五湖四海的人员进行研究,并且将已有成果毫无保留的与人共享,野外站逐渐汇集了多个机构、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在此进行研究,而野外站又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统筹主管部门、建设依托单位以及科研项目,在统一规划下开展科学研究。多个学科相交汇,又会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和促进。反过来,开放也促进了野外站的发展。

加拿大学者白玉光从书上看到华北农牧交错带上的沽源野外站,认为十分典型,来到野外站开展调研。来到这里,看到朴实无华的野外站外表,白玉光曾经以为野外站虚有其名。可几天的调研下来,白玉光对王堃说,即使在北美地区,沽源野外站也是能说得上的实力雄厚的研究站,“一个研究站的水平不仅是看大楼,更重要的是要看核心实质”。临走,他问王堃,可以再带几名研究生到沽源站来做研究吗?王堃一笑,请他看站门口的6个大字,说:开放的沽源站欢迎您!

“开放的沽源站欢迎您!”“开放的中国农业大学欢迎您!”开放是农大人的传统理念,开放,是因为胸怀,是因为为“三农”服务的情怀,更是因为“解民生之多艰”的己任。

辐射

2010年,当沽源草原上的小草露出地面,面对的是不同以往的崭新的一年。这一年的5月起,沽源全县范围内开始禁牧。到了盛夏,因为少有牛羊踏足,牧草长高了,野花更繁盛,湿地的情况也明显改善。

闪电河畔,蒙古营村村民宋建国家门前有一片湿地,小时候,他常在湿地中的草地和芦苇丛中和小伙伴嬉戏,后来,人们过度放牧,湿地一度变成泥坑。“今年没有牲畜啃食草皮,往年荒芜的地皮上现在又长出了绿油油的草,花儿也开了。现在的草滩里都有花,这是往年所不能看到的。”

在农牧交错带理论研究中,存在一个“预支理论”,即草原的开垦和放牧利用不能超过30%,如果逾越了这条红线,就会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可前些年,沽源县的过度放牧、草原开垦,使得草场退化严重,风沙天气频仍,水土流失不断。作为水源地和绿色屏障,这里的生态环境也波及到了京津地区。

王堃介绍说,沽源站从建站之初,就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责,但这种服务职能是一步一步体现出来的。

沽源站自建站起就已经发现了正在面临破坏的环境,预料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此后,沽源站从科学的角度阐释了问题的严重性及解决方案,提出应使草原休养生息的建议。沽源站不仅从生态角度主张禁牧,同时还考虑到地方的经济,提出在不降低甚至提高地区经济收入的基础上,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议。为此,面对禁牧后带来的养殖困境,沽源站也给出了发展高端农业及养殖业,解决好保护生态和经济利益间矛盾的建议。

2010年,禁牧封牧政策正式出台,全县牲畜实现舍饲圈养。在县政府的严令下,全县牛羊数量从30万头砍到4万头。此后,草场植被恢复,牧草高度、密度同比连年增长,到2011年,全县牧草平均高度已经达35厘米左右,平均盖度达67.8%。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兴起。

砍掉了农民的牛羊数量,如何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县政府采纳了沽源站的建议,利用科技提高玉米秸秆饲料的单产保证舍饲圈养的饲料来源;发展蔬菜产业;引进高端养殖业。

在提供发展思路的同时,沽源站也积极为地区发展提供各种技术支撑。

原本,沽源的气候只能支撑玉米秸秆长到半人高,经过沽源站提供的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及其指导,现在已能高过人头;目前在水源地附近开展的蔬菜种植,使得该县已经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地;而在沽源站技术的吸引下,蒙牛的高端奶(特仑苏)养殖场落户沽源,为当地带来了经济创收和劳动岗位。在沽源县科研体系的支撑下,草原生态循环经济已见端倪。

在当地推广的牧草品种中,80%是由沽源站培育的。与此同时,50多项草地改良、家畜饲养、生态建设技术直接应用到这片坝上草原中。2011年,因为野外站的科学研究示范作用,沽源县还被列为全国十大科技示范县之一。同时,沽源县还荣获国家草原建设示范县,成为国家草原发展的示范模式之一。

沽源站还为公益性科研专项《不同区域草地承载力与家畜配置》、《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和《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开展提供研究平台和数据服务,同时,为沽源、丰宁等坝上4县的《天然草地封育工程》和《沽源县肉牛养殖规划》提供了专题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技术支撑。

在“农大路”的两旁,一边是天然草场,牧草参差不齐,稀疏低矮;另一边是优质牧草种植区,半米高的羊草随风摇摆。有时,附近的村民路过,看见野外站的牧草长势高,牛羊养得肥,就会过来问:“这样的草是怎么种的?”“羊怎么养才能养得那么肥呢?”

这是潜移默化的“示范,传播,影响”。在当地人的心中,野外站已成为一座标杆。

王堃认为,在服务当地的过程中,野外站也有所得。这里是科研的实践基地,是成果的推广平台,而反过来,科技成果在实践中的检验,还能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也是中国农大一直秉持的科研教学原则。

哺育

9月底,我们来到沽源站,这里已是秋季,早晚要穿棉衣;看到有10多师生坚守在这里做实验,采集样本。他们,是沽源站育人理念的经历者和承载者。

育人是沽源站的四大任务(观测、研究、示范、育人)之一。是否能够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是衡量一个野外站的重要指标。在育人方面,沽源站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

从育人方向上来看,强调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地方发展和野外站推广相结合;从育人手段上看,强调研究生跟科研课题走,按照沽源站整理研究的大方向,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小课题,不仅培养了实用性和高水平人才,更形成了沽源县科研力量的集群优势;从育人理念上看,注重培养从大地上走出来的高端科技人才,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在这种方法理念下,实验站的各类人员们,走入田间与当地农牧民无异,然而走到实验室,就成为中国农牧科研界的精英力量。(潘彩清 摄影 沽源国家野外观测站 供图)

延伸阅读:诗两首——作者 悟明

味道草原

草原有味道

走近了才闻到

那是百草的清香

透着泥土的芬芳

马儿在草原上奔跑

百灵在天空中歌唱

悠扬的牧歌哟

随风飘扬


草原有味道

走近了才闻到

那是奶茶的美味

夹着美酒的醇香

牛羊在草原上游憩

雄鹰在蓝天上翱翔

古老的马头琴哟

轻轻弹唱

 

农牧交错带之歌

向北方,向北方

燕山那边是坝上

羊儿肥,牛儿壮

白云飘过大牧场

马儿跑,鸟飞翔

野花盛开满山岗

手把肉,奶茶香

甘醇美酒烤全羊

洁白的哈达献尊客哟

高举金杯尽情唱

尽情唱!

向北方,向北方

燕山那边是坝上

麦苗青,菜花黄

人欢马叫耕种忙

田成行,林织网

农牧交错好风光

猪满圈,粮满仓

莜麦窝窝蘑菇汤

美好生活节节高哟

草原天路向远方

向远方!





责任编辑:于哲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