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百年大党的100个故事:塞罕坝精神

前线客户端 2022年01月18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在河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仅仅在60年前,这里还是风沙肆虐、寸草难生的荒原。60年间,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书写了震撼人心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创造了伟大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是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据史料记载,塞罕坝曾经是一个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但是,到清朝末年,清政府为了填补国库砍伐了大量树木并开展大规模开围放垦,极大地破坏了塞罕坝的生态环境。抗战时期,日军的掠夺性采伐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塞罕坝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新中国成立时,塞罕坝的树木已被采伐殆尽,土地快速沙化,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遏制沙地南侵的步伐,同时保障京津冀地区城市环境和华北地区资源安全,党和政府决定在塞罕坝建立一道风沙屏障。1962年,国家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在党中央的领导和部署下,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127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毅然奔赴塞罕坝,和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年轻创业队伍,由此拉开了塞罕坝造林绿化的历史帷幕。

昔日荒凉的塞罕坝

当时,在塞罕坝地区进行林场建设困难重重。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荒山秃岭,全年风沙,冬季气温常常达到零下三四十度。与此同时,林场工人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塞罕坝没有足够的粮食和房屋,吃住条件很差。当时的林场工作人员陈彦娴回忆道:“那时,我们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同时,塞罕坝的土层薄、土壤贫瘠,给机械造林带来巨大困难。在付出艰苦努力后,林场工作人员初期种植的几千亩树的成活率却不足8%。最终,1962年和1963年两年的造林工作均以失败告终。一时间,当地能否种成树成为笼罩在塞罕坝人心头的重要疑问。

面对巨大的困难,塞罕坝人并没有退缩。1964年春,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组织了120人的技术创新团队,在马蹄坑进行了机械造林大会战。他和林场领导一起带头坚守在最艰苦的岗位,抢着干最脏最累的活。一天下来,所有人都灰头土脸,根本无法分辨。在王尚海的带领下,全体林场工人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成功打赢了这场大会战。最终,他们共栽植落叶松516多亩,开创了国内机械栽植针叶林的先河,并实现了90%以上的成活率。这场会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塞罕坝人。此后,塞罕坝的造林事业迅速发展,最多时1年造林8万亩。终于,塞罕坝这个原本“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披上了绿装,有了新的模样。

尚海纪念林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造林事业中,与绿色林场同时被树立起来的,还有高耸入云的塞罕坝精神。几十年前,塞罕坝的开拓者们牢记造林使命,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和艰苦奋斗,用生命呵护着绿色,用理想信念铸就了中国北疆绿色发展的人间奇迹。几十年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牢记着这份初心与使命,继续着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也传承和发展着塞罕坝的奋斗精神。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将塞罕坝精神定义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孕育的重要精神成果。如今,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塞罕坝精神在激励新时代伟大奋斗和构建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几十年来,在塞罕坝精神的指引下,一代代塞罕坝人接续奋斗,传承着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和红色精神。其中,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刘军和王娟夫妻二人是新一代塞罕坝人的典型代表。他们住在林场深处不见人烟的“望海楼”,常年与寂寞为伍。白天,他们每15分钟要通报一次林区火情,重点时期夜间每1小时通报一次。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竟已持续了20多年。与他们同样坚守坚在塞罕坝的,还有80后青年于士涛。大学毕业后,他和妻子放弃在北京的舒适生活,一起扎根在塞罕坝。他说:“我们将紧握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奋力前行。”靠着塞罕坝人的坚持和努力,2017年以来,塞罕坝在石质山坡上攻坚造林面积达到10.1万亩,造林成活率也十分高。塞罕坝林场的场长陈智卿曾说:“我们将走好新时代塞罕坝新的长征路,苦干实干,把塞罕坝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再谱绿色发展新篇章。”一代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通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荒漠中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永不褪色的生态篇章。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几十年以来,塞罕坝人正是靠着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塞罕坝精神,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在中国北疆构建起了一道绿色的生命屏障,并在人们的心中构筑起了一道红色的精神之碑。面向未来,塞罕坝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们艰苦奋斗、直面挑战,努力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创造更大的生态奇迹。

(作者简介: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研究员;约尔古丽,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前线客户端2022年1月18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