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如何开新路

中国教育报 2022年10月24日 报道 浏览次数: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河北省曲周县前衙“科技小院”葡萄种植园内测试、记录葡萄糖分数据。牟宇 摄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未来果园”实验室进行测量大桃维生素C含量实验。 任超 摄

姜沛民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开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新时代十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来举旗定向,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来谋篇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科技、党建等工作的重要论述来全面推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大踏步跨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阶段。

切实增强开拓新路的使命感紧迫感

深刻领会办好高等农林教育使命重大。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服务“国之大者”的高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切实增强办好高等农林教育、服务“三农”事业的历史使命感。

深刻领会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来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就要求我们自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这就要求我们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从“两个大局”的高度,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切实增强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

深刻领会高等农林教育强起来时不我待。新时代,我国建成包括高等农林教育在内的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实力强起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加快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强起来和“十四五”时期加快培养涉农专业紧缺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切实强化推动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紧紧跟上强国步伐的紧迫感。

深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主动。高等农林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高等农林教育中应发挥引领作用,在打造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的高质量农林教育体系、涉农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先行先试。我们要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重大实践出发,凝心聚力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切实增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主动。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走出新路。我们要从开拓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出发,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强化农业特色,瞄准世界一流,拓展学科专业新领域,激活学校发展新动能,不断形成学校发展新格局,作出服务国家新贡献,切实担负起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开拓学校高质量发展新路的时代责任。

奋力开拓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新路

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举全校之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入选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全面开设“四史”课程。获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全国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发起“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教学改革专项,2300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改为“育人大纲”,引领农林高校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建设。

始终坚持青年正确成长道路,擦亮农大特色实践育人品牌。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三农”,搭建实践锤炼广阔舞台,建成地方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校外实验站、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三院两站一体系”社会服务体系,覆盖了全国1000多个县。其中,“科技小院”作为创新校地共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教育培养的一张名片,写进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文件,在全国推广。深入实施“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打造“百名博士老区行”“红色1+1”“假期农校”等活动品牌,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坚持前瞻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完善“新农科”育人体系。学校担任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和引领全国“新农科”建设,完成“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推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先后成立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暨农业绿色发展学院、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营养与健康系(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等,新增1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育种科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6个专业为全国首创,入选生物育种国家“强基计划”,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健全“知农爱农”育人机制。学校打造了全国首门高品质“大国三农”在线开放标杆课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和“三农”领域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大国三农”文化自信。坚持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开展新时代耕读教育,开设20多门耕读和农业特色核心通识课程,打造“延河联盟高校”涿州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进田野,扛起锄头学“真把式”,在全国率先构建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机制。

坚持全面夯实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能力。学校牵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农林类专业认证的国家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通专平衡、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十年来,学校70%以上毕业生在基层一线、农业及“农业+”行业就业,在“三农”事业广阔天地中干事创业,大展作为。

奋力开拓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新路

聚焦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不断增强科技攻坚新优势。学校坚持“超前布局、聚焦原创、交叉融合、全链协同”思路,持续加强原始创新、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转化。持续开展黑土地保护联合科技攻关,创建“梨树模式”,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器“两把剪刀”,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破解“卡脖子”难题。先后获批和建设了3个国家野外站,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十年来,学校共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8项,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力量得到锤炼。

着眼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兴起科技会战新高潮。学校坚持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一支引领全球农业绿色发展的人才队伍,不断引领全国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积极打造国家“三农”高端智库,不断推出建言献策新成果。学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建设具有中国农业大学特色、风格和气派的“三农”哲学社会科学,逐步形成了以涉农问题研究为核心、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人文社会科学布局。立足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政策需求,建立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等高端智库。打造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与农村基层党建研究高地,为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发声。

参与全球农业治理和科技创新,不断开拓国际合作新局面。学校积极参与创建并引领“世界顶尖涉农大学联盟(A5)”,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跟踪和引领世界未来农业发展的学术前沿,引领我国在“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领域的农业教育科技合作,在全球视野下开展研究和对话,在全球农业治理体系和科技创新中贡献智慧,参与构建人类农业教育命运共同体。先后建立了11个“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农业合作中心,探索推进“全球农业”一级学科知识体系建设。

除此之外,学校还聚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为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的高校。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学校还联合全国41所高校,发起“全国乡村振兴高校联盟”,协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24日第5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