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集聚创新“强磁场” 激活科技“主引擎”

资阳日报 2022年11月0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 全媒体记者 徐嘉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年来,全市科技工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实施国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国家高新区“以升促建”、创新主体提质扩面、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和创新生态提升优化等重点工作,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为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力科技动能。

提质扩量

重点培育创新主体

在资阳钢管公司的生产线上有一套可视化监控设备,这套“火眼金睛”不仅可以采集设备运行参数数据,还可以针对故障精准找“漏”,减少维修人员的诊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不仅如此,为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前几年,公司的创新工作室通过技术改造,研发制造出自动补焊装备,替代了以前的手工焊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公司进一步开拓了市场。

资阳钢管公司的创新发展之路,印证了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我市建立了完善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库,实施创新主体梯次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3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18户,今年底,高新技术企业数有望突破70户,同比实现翻番,评价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有望突破220户,同比增长87%,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126亿元,同比增长13.7%。

夯基搭台

建强平台载体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强平台载体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加快创新布局,建强科创平台载体,全力推进高新区“以升促建”,扎实推进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认可实验室3个,拥有省级孵化载体3个,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拥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创新引领型国家高新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加快建设,两大创新发展主引擎加速成势。

此外,我市还与成都市共建全省首个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成资协同创新中心,借“成都经验”开展企业孵化,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引“成都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升级,帮助希晨再生等资阳企业规划设计技术路线、寻找技术突破点;按“成都标准”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帮助高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00余户;用“成都渠道”开展科技招商,促成市政府与德欧中心(DEZ)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促成重庆贝纳吉超低温液氮存储项目在高新区落地投产,引入铭森医疗等12家企业落户资阳。

聚才引智

服务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而创新的第一动力来自人才资源。四川德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养殖僵蚕的企业,一路走来,企业在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的护航把脉下,取得了系列亮眼成绩:“乐至僵蚕”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公司申请5项发明专利,在2015年版药典基础上修订2个项目、新增4个项目,参与僵蚕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

四川德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的成就是院士专家站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缩影。2016年以来,全市共成立了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4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涉及农业、医疗、装备制造、汽车产业等多个领域,柔性引进专家95名,推动企业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人才培养,为企业抢占了发展“制高点”。

聚焦现代农业

以科技活水浇灌田野

开展现场田间观摩会议14场、室内技术培训20场,向农户讲解肥料的施用以及病虫防治方法;召开安岳县柠檬业主委员会议,研究产销一体化发展……这是四川·安岳柠檬科技小院以科学技术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缩影。

四川·安岳柠檬科技小院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导,依托资阳市安岳县柠檬种植技术协会,由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建立,涉农院校专家、研究生组成的科技团直接驻扎在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对象,实现零距离科技对接,零门槛普惠服务、零费用培训推广,为安岳县柠檬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同时科技小院的建设,还将为安岳培养新型农业科技人才,为农村种养殖业的深化发展、科技创新项目的稳步推进提供技术依托,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特色产业需求,我市还将科技帮扶工作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有机结合,以育本土人才、提科技支撑、强特色产业为抓手,做深做细做实“科技下乡万里行”帮扶活动,借力服务团专家资源,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采取“服务团专家+田秀才”“理论指导+田间实践”“线上+线下”等方式,以“培养一名、带动一方”推动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以人才智力支撑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深耕青少年科技教育

培养科技后备力量

近日,雁江区三贤九义校有一群孩子频繁出现在少年科学院,在老师的指导下备战世界机器人RA科技挑战赛,这群课后沉浸在机器人世界的孩子希望能获得代表资阳参赛的机会,在这项科技赛事中大放异彩。

孩子们参与科技赛事的积极性是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效卓著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新路径,建立健全“双减”政策下科技教育的体制机制,整合市科协、市教育和体育局、市科技局等部门资源,建立了培训科技教师、评选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建立科创工作室、打造校园科技馆、组织科普游学“五位一体”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模式,以资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市长奖系列活动为载体,将科技创新类竞赛融入科技教育体系,通过以奖促赛、以赛育人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科创热情,不少学校还开创了一系列科技项目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水平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资阳日报》2022年11月1日1版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