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这些转播镜头中的“蓝色身影”,保障冬奥会顺利进行

新京报客户端 2022年02月11日 报道 浏览次数:

在北京冬奥会电视转播画面中,经常能见到一闪而过的蓝色身影。在热情似火的观众席,他们没有专心观赛,而是站立着、时刻留心观众的需求。更多时候,他们没有出现在镜头中,而是在各个岗位上忙碌又高效地服务,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他们就是北京冬奥会的赛会志愿者。这群年轻人曾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鸟巢一代”为榜样,如今,他们正在和榜样并肩,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

■ 首钢滑雪大跳台 赛事服务志愿者主管

带领观赛观众做暖场动作为运动员加油

过了立春,北京仍是乍暖还寒,但位于首钢滑雪大跳台观众席的李瀚楼没觉得冷,身上还微微有些出汗。作为观众席志愿者的主管,他经常要从座席这头跑到那头,协调各种情况,“一动起来,身上就暖和了。”


李瀚楼提醒观众注意事项。受访者供图

在蓝天的映衬下,有“水晶高跟鞋”美誉的首钢滑雪大跳台绚丽飘逸,来到这里观赛的观众们也为它的美丽所惊叹。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志愿者李瀚楼和观众们挥手打招呼,将他们一一引入座位。“动作幅度大一些,声音也可以大一些。”他告诉首次参加服务的新志愿者不必拘束,要让观众们感受到志愿者真挚的欢迎。

上座率达到七成左右,李瀚楼舞动双臂,教了大家一套暖场动作,让观众们为运动员加油。“这是志愿者为滑雪大跳台设计的专属应援手势,左手模仿滑雪大跳台建筑的形状划两个弧度,右手摇旗呐喊。”很快,观众们的热情也被点燃,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除了常规服务,李瀚楼也要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前几天,一名观众觉得自己的座位靠近音响,担心声音太大,执意要换座位。李瀚楼赶到现场首先表示歉意,并耐心说明音响音量都经过测试不必担心,不过为了避免观众顾虑,依然提供了换到备用座席的方案。通常,志愿者在室外工作45分钟,可以到室内休息15分钟。但李瀚楼作为主管不能休息,“因为不在现场就很难处理这些状况。”

7日当天,首钢滑雪大跳台上下午都有比赛,上午观众退场之后,志愿者们开始了紧张的清场工作,他们检查座席看台的每一个角落、卫生间的每一个隔间,避免有物品遗留,同时上报座席污损情况。简短的休整之后,他们还要准备迎接下午观众的到来。当天,李瀚楼从8点半工作到下午3点半,中午只休息了20分钟。

“服务虽然辛苦,但意义非凡。”在8日上午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冠军。李瀚楼说,那一刻他百感交集。“能作为志愿者亲身经历这样的历史时刻,我很激动。同时自己为这个时刻贡献了一份微薄的力量,把观众服务好了,维持很好的观赛氛围,所以也很自豪。”

李瀚楼的服务将持续至2月15日,服务结束后,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儿,就是学习滑雪这项很“帅”的运动,体验运动员在雪上飞驰的激情。

■ 冰立方 赛事服务

在志愿梦开启的场馆传递志愿精神

得知将在冰立方服务的那一刻,来自北京大学的志愿者赵毓瑾有些激动,这里是自己志愿梦开始的地方。

十几年前,她的父母参与了冰立方的“前身”——水立方的建设工作,每次路过水立方的建设工地,她的父母都会把车速放慢,骄傲地向她介绍这个美丽的、布满气泡的大房子。“我是看着水立方从平地上‘长’起来的。”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赵毓瑾第一次作为观众走进水立方,热情的志愿者亲切的微笑、成熟又青春洋溢的气质给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奥运志愿者,用热情的服务迎接来到北京的客人们。2016年,赵毓瑾来到北京大学,线下支教、书信支教、社区清洁等志愿服务伴随了她的整个大学生活。

今年2月2日,冰立方迎来了第一场冰壶混双比赛,这也是冬奥会的第一场比赛。看到中小学生观众时,赵毓瑾仿佛看到了十四年前的自己。“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成为冬奥志愿者的另一层意义:将奥运情结与志愿精神传递下去。”

此次,赵毓瑾的服务内容是引导观众。在她看来,志愿者应该主动为观众提供服务,而不是被动地等着大家来提问。“比如比赛开场前有一个体育展示环节,播放倒计时短片,也有身着苏格兰长裙的演员进行风笛演奏,但很多观众并不知道有这样的环节。同时,还有大量观众在特许商店前排队,等着买纪念品。”此时,赵毓瑾就会主动走过去,告诉大家体育展示即将开始,如果观众们在比赛前无法排队买到纪念品,不妨看看展示环节。

“小朋友,我们把口罩一直佩戴上,好不好?”看到观众席上有小观众摘下口罩,赵毓瑾也会以轻柔、商量的语气进行防疫提醒。“我不希望给小朋友带来被老师说教的感觉,对待其他观众,志愿者也应该柔和劝导。”

在赵毓瑾看来,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团队中的一颗螺丝钉,“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展示自己,而是将自己的努力融入到团队的运行中。当冬奥会顺利进行之时,我们知道,其中的每一个时刻都蕴含着我们的力量。”

■ 多语言呼叫中心 翻译服务

不仅要翻译准确,还要了解外国文化背景

位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冬奥多语言呼叫中心,身着蓝色志愿者服装的焦淼头戴耳麦,嘴里说着一连串流利的法语。

焦淼在法语专线值守,通过翻译帮助外国朋友解决问题。受访者供图

这里远离冬奥场馆,无法目睹运动员夺金的喜悦,亦无法感受热烈的赛场氛围,但隔着一条电话线,志愿者们运用21种语言帮助来北京参加冬奥会的外国友人解决了各种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北京的温暖。

焦淼值守的是法语专线,这几天她协助酒店工作人员,帮法国朋友解决了点餐、连接WiFi等问题。2月4日下午6点半,焦淼接到一个紧急求助,一名记者采访了说法语的外国友人,想请志愿者帮忙翻译成中文,由于这条新闻需要在开幕式前播出,留给焦淼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左右。“当时现场环境嘈杂,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翻译后还请学长核对了一遍,确定无误后,我才把翻译结果交给记者。”

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们构建出了多个场景高频词汇和问题框架,并在多语言呼叫中心内部形成了共享文档,一方面作为冬奥的遗产和成果,同时也为呼叫中心以后的工作运营提供帮助。

焦淼以技术场景举例,志愿者通过电话翻译时,就遇到了工程师要铺设网线的问题。“我们学语言专业的大多数是文科生,对这类技术问题不太熟悉,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会把用到的词汇和表述记录到文档里,共享给其他语种的志愿者。”

前几天,俄语专线的志愿者遇到这样一件事儿。一位俄罗斯朋友要求其所住酒店寄存外套,不肯把外套带入休息的房间,但酒店解释没有这项服务,双方都不太理解对方。接线的志愿者很熟悉俄罗斯的文化,就解释称,俄罗斯天气寒冷,当地人的外套很厚,所以当地很多酒店会相应设置外套寄存的服务,这是文化和习俗的差异,也希望外国朋友可以理解。

焦淼说,当同学分享这个故事时,志愿者们可以格外感受到自己服务的意义。“我们不是翻译软件,也不会被翻译机器所替代,因为我们学习语言,也了解各国文化,可以借助语言的桥梁,进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 国家速滑馆 运动队联络员

协助场馆为运动员过生日并送上“冰墩墩”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不一样,它也叫大道速滑,是两人一组出发……”周沛霖笑着说,这几天,每当亲戚朋友问她有没有看短道速滑的比赛时,她都要这样“科普”一番,几乎成了速度滑冰的“宣传员”。

周沛霖是北京语言大学的研究生,在国家速滑馆,她的服务内容是担任美国队、加拿大队和捷克队的运动队联络员,与队伍的领队建立联系,帮助他们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

早在岗前培训时,周沛霖就学习了速度滑冰这项运动的规则、硬件要求等知识,掌握了相关专业名词的英语表达方式。“以前我是看冬奥会的观众,也会把速度滑冰和中国队擅长的短道速滑弄混,这次提前‘补了课’。”

正式上岗后,周沛霖带领运动员们熟悉场馆,告诉他们运动员更衣室、热身区、休息室的位置,及时通知领队时间变动等信息。她说,有的运动员很开朗,不仅和志愿者们聊天,还和大家交换奥运徽章。“如果运动员有需求,比如冰鞋维修等,也是由我与场馆相应部门取得联系。”

每日比赛中,如果周沛霖所服务的队伍中有运动员获奖,她需要及时在场心找到获奖运动员,带领他们按时抵达颁奖等候区。因此从一开始,她就有意识地熟悉运动员的长相和名字。

2月7日,场馆工作人员告诉周沛霖,当天是一名外国运动员的生日。“我们提前查询了运动员的资料,了解哪些运动员在2月比赛周期过生日。场馆也非常有心,为他们准备了礼物。”

当天晚上,周沛霖带着场馆工作人员很快找到这位运动员,送上了生日贺卡和“冰墩墩”钥匙扣。“当时这名运动员非常惊喜、开心,因为他的队友都不知道他当天过生日,他感谢了我们的温馨祝福和周到服务。”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语言服务

为中国男子雪橇“第一人”当翻译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服务时,王嘉璇得到了一次机会,为中国男子雪橇“第一人”范铎耀当翻译。

王嘉璇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尽管在“雪游龙”服务,但她没怎么看过运动员在赛道上滑行的场景。作为语言服务志愿者,她大部分时间都在语言办公室伏案,翻译奥委会的邮件和资料,需要口译时,她会前往新闻发布厅或混采区,协助记者和运动员沟通。

2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男子单人雪橇项目比赛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行。中国选手范铎耀也参加了比赛。赛后不久,王嘉璇接到通知,要为范铎耀当翻译。“看到中国的运动员当然很激动,但是我们不会现场‘追星’,而是尽可能利用专业知识高效完成服务。”

王嘉璇坦言,和做笔译相比,做口译会略微忐忑,担心听不懂外国记者的个别单词。但接下来的过程很顺利,她流利地将记者的两个问题翻译成中文告诉范铎耀,又把他的回答转换成英文进行回复。“结束后,范铎耀又马上接受了一名中国记者的采访,他向我轻轻点头,用眼神表示感谢。”

顺畅的翻译离不开充分的准备。王嘉璇说,除了在冬奥会开幕前“做足了功课”,赛事期间,志愿者们也坚持每天“打卡”。她解释说,语言服务志愿者每天都会练习听力,内容包括英语体育新闻、重点运动员资料等,确保大家对专业术语足够熟悉。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体育业务领域服务

在寒冷室外多个岗位服务,防护面罩上凝结冰晶

“冬奥志愿者的新鲜感会迅速溶解于高强度的工作中。”由储备志愿者“转正”的王皓有着这样的体会。

志愿者王皓。受访者供图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231名赛会志愿者服务于技术、场馆管理、赛事服务等多个领域。王皓是体育业务领域的志愿者,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时,这个领域的志愿者需要全程在岗,他们还要经常在寒冷的延庆户外服务。

“我们的岗位特性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我当过验证员、信息助理、赛道巡查员等多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目前负责钢架雪车起点每一名运动员出发前的衣物收集与管理工作。”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整个冬奥会期间承办两个大项、三个分项、十个小项的比赛,训练与竞赛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王皓必须在每一项训练和比赛中按时到岗,这就意味着他需要按照赛程安排工作,一旦上岗很少有时间休息。“上早班时,我一般是6点就从驻地出发。上晚班时,下班时间已经超过晚上11点半。”

除了繁重的服务内容,严峻的防疫形势和寒冷的工作条件也给志愿者们带来挑战。王皓说,由于天气寒冷,他的防护面罩上起的不是雾,而是水蒸气迅速冷凝形成的冰晶。由于防疫需要,志愿者工作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在室外工作,橡胶手套不保温,尤其用凝胶消杀时,酒精蒸发吸热再赶上冷风吹过,手指很快会被冻僵。“好在场馆和学校为志愿者准备了暖贴、防雾喷剂等物资,解决了大家工作中的小困难。”

在王皓看来,与高强度工作相伴的,是无数个难忘的幸福瞬间。“在竞赛服务中,我和运动员用眼神相互致意,说Morning、Hello,有的运动员还用汉语向我说‘谢谢’。在距离运动员最近的地方,我能观赏到他们每一个人出发的姿态和动作。我和搭档相互鼓励与支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说,在冬奥会服务的经历非常珍贵,也将成为所有志愿者的美好回忆。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新京报客户端2022年2月11日



责任编辑:刘铮
分享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