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站 ENGLISH

虎年向未来 | 赛会志愿者陈旭:在志愿服务的每一天都充满激情

2022年02月28日 浏览次数:

【专题】大美农大连冬奥 虎年一起向未来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陈旭是人文与发展学院2020级本科生,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担任志愿者,在1月19日举行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动员大会上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2月7日,陈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2022年1月31日凌晨,陈旭(左)和同学讨论宣传视频方案

问:你为什么要报名冬奥会志愿者?

陈旭:2008年我刚上小学,初识了北京奥运会和盛世,见证了这14年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回过头看,感慨万千,14年后,再次亲身经历冬奥,体验时代的脉搏,三生有幸,这是中国留给世界辉煌的一笔,也是你我作为中国人的无限荣光。

在知道北京申办冬奥成功的那年,我就想到要来北京上大学。因为奥运是四年一度的国际盛事,而中国如此光荣能够第二次承办奥运,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也想为这个盛大的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高中我就有了解冬奥志愿者的报名时间和途径,也以个人身份在冬奥官网进行了报名。来到农大后,当听说可以通过学校的团体注册报名冬奥志愿者时,我毫不犹豫就报名。在大学四年中如此幸运遇上2022北京冬奥,是一生仅有一次的宝贵机会。而最终有幸入选冬奥志愿者,也是圆了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从小我就痴迷各项运动的,在6岁时,父亲带我去了滑雪场,这也是我与冬季运动的第一次结缘。“我想用百分百的精力去做每一件事,无论是滑雪还是学习。但我只是想在我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而不是说要一定要超过别的谁”,这是谷爱凌说过的一句话,也和我的人生经历相当贴切。从第一次踏上滑雪场后的每一年,我都会握紧手中的滑雪杖,在雪道上加速,让板刃切进雪面,耳边响起吱嘎声。雪片透过雪镜迎面冲来,有如御风而行,身后每一道痕迹都在诉说着我的梦境,给这个世界留下我来过的证据。至于我体内的血为何永葆沸腾温热,雪山知道,我的雪板知道。正是这股热血支撑着我在得知冬奥会志愿者招募的第一刻,就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名,选择奔赴这一场特别的冰雪之约。因为,我知道,我与冰雪有个约定!

问:你在冬奥会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陈旭:在测试赛期间,我的岗位是现场技术支持助理,工作内容复杂而丰富:和联想的技术保障团队巡检场馆,维护各个场馆和办公室电脑、打印机的正常运转;跟随管理团队负责场馆内液晶屏、传输光缆等技术设备的运行保障;协助成绩处理工作人员记录赛道现场传回的冰温冰况数据;日常的办公环境消杀、技术领域宣传视频的素材收集和制作等等。在工作之余,也与同伴们和经理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冬奥会正赛期间,我的岗位是赛事服务助理,具体来说就是赛事服务宣传组。在这里,缘分让我与郝琦伟老师和七位可爱的小伙伴儿们相遇,在日升月落中,我们记录着运行支持组、通行控制组、客流管理组、引导服务组、物资与团建组、检票验票组、信息与失物招领等组的日常,记录着每一天发生的大事小情,按照文字、摄影、摄像、设计、剪辑、修图等精细分工,收集宣传素材,并按照计划及意见最终产出宣传视频图集、推送文章,阶段回顾精彩图集Plog与H5、赛事服务成果画册等。

26天,18场比赛,5000余观众 ,500G素材,46篇推送,16条视频。YSC赛事服务的的公众号从无到有,每天必推的小冰棒日记和要闻报道源源不断,视频图文成果时常见诸报端。独属于宣传组的回忆并不很多,更多的,是混合着其余七个组大大小小的工作和生活片段,虽未直接参与他们的工作,但镜头中记录的笑脸和汗珠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与此同时,也收获了一个好身体,适应了日行两万步的工作强度,摄影技术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精进。与同伴一遍遍雕琢宣传视频,一帧一帧卡点的日子成为记忆中最珍贵的存在。

问:在冬奥会测试赛和正式比赛期间,有哪些难忘的事情?

陈旭:2021年11月,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雪橇国家杯”和测试赛的志愿服务。在技术设备旁的值守站岗工作可以说是几天来印象最深的时刻。我们的工作就是保障转播设备的正常运行,身后兴奋的中国运动员和热烈的喝彩固然吸引我们,但我们的天职便是完成本职工作。保持端庄的站姿和昂扬的精神,用奉献敬业诠释志愿精神,平视面前的外国友人与他们身后的整个世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尊重,不只是因为臂上闪亮的志愿者袖标,更因为我们代表着中国农业大学,代表着中国青年,代表着中国的风采与面貌。

在回忆之中最想说的还是感谢。感谢经理们耐心的讲解,每当我们有不明白的地方,经理们专注认真的表情和细致入微的讲解深深地刻在我脑海中;感谢同行志愿者姐姐们的包容与支持,作为姐姐们的小学弟,四人中年级最低、年龄最小的“小同志”,在每天行走三万步、整理几十G素材后的劳累和困顿,都因她们温暖的微笑而一扫而空;感谢学校和场馆的带队老师和遇见的每一个人,是他们细致的工作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回到生活中来;感谢繁荣昌盛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我们这一代人得以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共前行,与人类共命运。

2021年11月21日,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屋顶步道,陈旭进行摄影素材采集时留影

问:誓师大会上你代表志愿者发言,能分享下感受吗?

陈旭:当几天前收到要在誓师大会发言的通知,我在激动和荣幸之余还是有点小懵的。中国农大有那么多优秀的志愿者同学朋友们,而我只是在测试赛和培训期间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让自己不留遗憾和问心无愧罢了,如此普通的我真的有资格作为代表发言吗?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最近有点活跃,一会儿在考试周作为元旦晚会的主持,一会儿到没去过的京城景区打卡。老师由此断定:我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写一篇发言稿吧。

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我的感受就是:倍感兴奋、倍受鼓舞、倍觉荣幸。

首先想说的还是感谢,感谢老师同学们对我前期工作的认可,给我一个机会将自己几个月来在工作内外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声情并茂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鼓舞大家奋勇向前。

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兴奋激动,是一种面对几千人主持升旗仪式都无法比拟的触动。疫情防控之下,偌大的会场并非齐齐满满,但我知道,可爱的同学们、可敬的父母老师们都会在屏幕前注视着农大学子的精神面貌。因此,我和现场每一位观众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着无数热切盼望美好未来的人们。

始于热爱,成于激情,终于责任。生逢盛世,何其有幸,感谢国家给予我们这次服务奥运的宝贵机会,感谢学校各位领导、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与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无论前路充满何种困难,我们都将以“一腔热血”的爱国心、“一往无前”的战斗力、“一片丹心”的志愿情,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问:参加冬奥会,你的感受是什么?

陈旭: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14年间发生了很多事。十四年间,我从教室课堂上、田间阡陌中用稚嫩童音朗诵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红领巾,成为了初入大学校门的蹁跹少年;十四年间,活跃在2008年奥运场馆内外、赛事安排中,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大学生奥运志愿者,或许已为人父母;十四年间,2008年曾在大街小巷、胡同弄堂,操着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义务为外国人指路的大爷,或许已是年逾古稀的蹒跚老人。然而不论年龄几何、身处何地,我们都在回望着那个属于北京的夏天,以此更加期待着这个充满生机的立春。

今年冬天,伴着《燃烧的雪花》动感的音符,冰雪运动“走进”山海关,“迈过”秦岭淮河;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期待着来自全世界的朋友;“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危和机并存。有人说东京奥运会都延期了,为什么冬奥不行?因为这是中国,因为中国行。正是因为东京奥运会办得潦草,所以我们更要完美,这是历史的任务,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重要一员的担当和使命。对个人来说,我希望用我于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有限时间里,做尽可能多意义非凡的事情,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将个人融入国家命运的大潮中,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幸福。与此同时,拿稳历史的接力棒,并用尽全力去跑好这一棒,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本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值韶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已弱冠。一座城,两段奥运情。回望2008,我记忆的浪潮沸腾翻涌;展望2022,我们再次相约。新生代与新中国将一同为世界呈现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与人类一道奔向未来。

记者:刘铮

供图:陈旭

编辑:孟祥慈

责编:李杨

分享到:
标签: